“汕头手信”佛手果 把潮人精神带向世界

汕头日报 2021-01-17 00:55

成熟的金佛手颜色金黄,它的芳香可以消除异味,净化室内空气

车子刚刚驶入汕头市濠江区东陇村,一股全然不同于沿途村貌的“新农村”气息扑面而来,在东陇村入口处,“东陇佛手村”佛手果标志显眼可见,墙面绘着“佛手”主题的装饰画,修葺一新、干净整洁的村内道路两旁植有佛手,再有几个月它们将挂果飘香……浓浓的佛手文化氛围萦绕着东陇村,一派欣欣向荣。

记者了解到,一个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的佛手种植产业园落地东陇。在产业园里,记者见到了汕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手果制作技艺”传承人,宋福手(广东)农业有限公司、汕头市万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王绵生,听他讲述“佛手”的故事。

千年好物

连接游子故乡的纽带

王绵生出生在制佛手世家,“我们家从我的爷爷辈就开始做佛手果,把佛手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可以说是我的使命。”佛手谐音“福寿”,在唐代的《本草拾遗》、宋代的《本草图经》和明代的《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这说明佛手在我国的应用有至少1200年的历史。”王绵生说。

佛手为观赏、药食两用的名贵药材。据王绵生介绍,状如人手的佛手果有观赏价值,成熟的金佛手颜色金黄,它的芳香可以消除异味,净化室内空气;佛手全身是宝,均可入药,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疏肝健脾和胃等功效;用佛手的叶、花、果泡茶浸酒饮用或制成食品食用,有理气健脾、化痰止咳、舒筋活血之功效。

成品佛手果是汕头特产食品之一,口感柔糯,味道甘香醇正,深受潮汕人及海内外潮人的喜爱。直到现在,王绵生仍承袭着祖上流传下来的佛手果腌制技艺:选料、腌盐、晒干、炊熟,再将其放入多种药食同源中药材的汁液中浸泡,再晒干。“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多次,整个周期耗时需三年以上,”王绵生说,“浸泡过中药汁液的佛手果是我的佛手与众不同之处,也是华人华侨念念不忘的挂牵,每到生疏之地水土不服时,吃一点来自家乡的佛手果就能"药到病除"。潮汕人历来以佛手果保健养生、馈赠亲友,它可以说是连接汕头游子和故乡的重要纽带和文化见证。”

汕头手信

送给世界的鮀城礼物

2019年1月,“佛手果制作技艺”被评为汕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手不只是佛手,它还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从2016年开始,王绵生在佛手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着力深耕挖掘“佛手文化”。

在佛手产业园的产品展示厅里,记者看到一个个用精美的竹编花篮装着的佛手果。“用竹编花篮装汕头手信"佛手果",是对于"汕头"地域的印象强化,”王绵生说,“竹编花篮旧时非常常见,农民们到田间劳作时装午饭的容器是它,潮人过番讨生活装甜粿的是它,女儿结婚装着随嫁礼品的也是它……竹编花篮,老华侨们看到都会懂,它就是故乡手信的象征。”

王绵生的客户有不少是潮商和华侨,“每次回国,他们都习惯给亲戚或者客户朋友带上一些佛手果,汕头手信正通过广大海外潮汕人,更大范围地走向世界,成为传播汕头精神和城市文化的亮丽名片。”

为了满足人们送礼和养生的需要,王绵生在传统产品基础上再创新产品,开拓了全新的生产模式,研制出了十余种佛手果的衍生产品:佛手米茶、佛手酒、佛手文玩、佛手十六香、佛手闻香(电子闻香炉及车载闻香炉),佛手“哈哧”平安壶等,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来访的国内外友好人士、嘉宾、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的送礼佳品。

“希望在政府、行业和众多企业共同努力下,进一步打响佛手文化品牌,让更多国际友人通过佛手这一种汕头手信,了解汕头城市文化底蕴,不断提高侨乡汕头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王绵生说。

新闻推荐

申勇强同志简历

申勇强,男,1967年9月生,湖南衡阳人,汉族,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医学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