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师潘鹤与特区城市雕塑 李小澄

汕头日报 2020-12-06 01:31

自我完善

珠海渔女

开荒牛

潘鹤是一位艺术大师, 与世界艺术大师罗丹一样,在雕塑与水彩艺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大师的品质在于,不但在艺术上,而且在思想与哲学方面具有引领潮流的高度。上世纪80年代,潘鹤提出“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 “社会主义是城市雕塑的最佳土壤”等观点。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来临,如何构筑表现特区精神象征的图腾,成为艺术家必须面对的课题,潘鹤先后为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创作城雕。

坐落于深圳市政府门前的《开荒牛》,作为反映深圳特区城市精神的作品,潘鹤取“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意,用这件雕塑反映特区开拓者甘当牛马、为后人作开路先锋的精神,成为记录时代的不朽杰作。

珠海特区城市地标——《珠海渔女》,潘鹤引用神话传说,大胆提出了“先有雕塑后有城”的见解,在香炉湾畔竖立起《珠海渔女》。当时,雕塑周边还只是海滩与灌木,而后,珠海就像神话一般变成了一颗滨海明珠。

1987年,继深圳、珠海之后,潘鹤着手为汕头特区创作。潘鹤反复比较了汕头特区与其他两特区的不同发展状况,从启迪和哲理的高度,切入主题,寻找艺术语言。在大师的眼中,汕头是曾经的“海滨邹鲁”,在启开特区建设之前,已是广东第二城市,是已走了一段“开埠”历程的著名侨乡。潘鹤认为,不满足于既有现状,寻找发展机遇,不断追求新起点的思想高度,必须成为汕头城雕的精神内核。

潘鹤触摸到了创作灵感爆发点,从而创作出作品《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是一种文明和现代的观念,是取得既定成绩,又想奋发前进的人们最需要的精神食粮。如果说,《开荒牛》《珠海渔女》是对“一张白纸绘蓝图”创业者所唱的赞歌;那么,《自我完善》就是对“百尺竿头,更上一步”的建设者作出的哲理性启迪。

《自我完善》表现一个女人体,用锤子和凿子敲打自己,上半身已脱颖而出,下半身还在石头里,寓意不要满足现状,不断完善自己,获得新的发展。

潘鹤一生有100多件城雕作品,1994年广州雕塑公园落成,精选了潘鹤两件代表作,一件是创作于50年代的《艰苦岁月》,另一件是创作于80年代的《自我完善》。《自我完善》与《艰苦岁月》被称为新中国雕塑艺术的里程碑而载入新中国雕塑史。

后来,深圳市将《自我完善》安置于莲花山中,与当年的《开荒牛》形成姐妹篇。深圳人将潘鹤创作的《艰苦岁月》《开荒牛》和《自我完善》雕塑树立在深圳市并演绎为深圳发展的三个阶段。《艰苦岁月》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过去,《开荒牛》表现的是一种“拓荒”精神。现在深圳发展了,仍然要“自我完善”,不断发展。

今年11月22日,潘鹤先生离我们而去,他是一位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长者,是岭南这方水土所养育的艺术大家,正如主流媒体所报道的: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以一系列富有哲理,风格鲜明的经典作品为百年中国作了史诗式的表现。幸运的是,在潘鹤史诗式的雕塑中,有一件是为汕头而作。几十年过去了,《自我完善》原创小样,还静静地放置在绿化丛中让市民观赏。

城市雕塑是一门公共艺术,大师引领式的精神高度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市民的审美习惯磨合。世界上著名城雕的形成有时要经过几十年或上百年的周折,才最终为社会所认同。近现代著名雕塑家罗丹、摩尔的公共雕塑作品都不乏此例。我们期望让大师产生《自我完善》灵感的原发地——汕头,能继续进步,不断发展。

新闻推荐

汕头市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 个人最高可贷40万

本报讯(记者周敏)为贯彻落实汕头市“人才新政”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为汕头市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