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在“央美”开展看艺术大家“到前线去”的艺术人生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创建者之一、广州美术学院的首任院长,他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他的版画《到前线去》、油画《开镣》《前夜》等,皆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作品,他是著名艺术家、教育家胡一川。
11月18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与广州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通过展示500余件珍贵的作品、手稿,以及前期收集、整理的大量口述史和文献资料,来纪念致敬这位深刻影响了中国20世纪美术走向的大家。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巧蓉
许多历史文献首次公开
本次展览分为五个板块,聚焦胡一川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和艺术历程,从胡一川的口述史、美术作品、美育文献、人生抉择等方面进行切入,多角度展现胡一川“勇敢地跑到时代的前头当旗手”的人生追求,其中许多重要历史文献经胡一川研究所近年挖掘整理,是首次公开展出。
作为一名革命美术家,胡一川不仅把艺术看成兴趣和职业,更把它服务于自己的理想。在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中,胡一川用笔与刀号召人民到前线去;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奔赴延安,带领鲁艺木刻工作团组织抗战宣传,不惧生命危险,坚守在前线记录军民英勇奋战的场景;他不辱使命,担负起美术学院繁重的行政与教育工作,为国家培育了一代代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到前线去”,可谓胡一川一生的鲜明写照。
没有留学的经历
但在艺术上具有国际视野
在艺术上,胡一川有着高度纯粹的一面,他勇于探索各种风格的可能性。在杭州国立艺专时期,他学习油画、素描;在上海和延安,他转向专攻版画;从北京辗转到武汉、广州,再次回归油画创作;晚年在绘画之余,还创作了许多书法作品。
他以饱满的激情、鲜明的爱憎、强烈的人道情怀与粗犷、浑厚的气韵笔力,创作了大量富有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的木刻作品,成为我国新兴木刻运动史上重要的开拓者和艺术家。
他的油画艺术,无论人物或风景,都襟怀坦荡,质朴挚诚,在单纯、浑穆、粗壮中透彻着文质相映的魄力。尤其是简洁的构图、酣畅的笔意、鲜明的主题、丰富而高度概括的色彩语言,浸渍着沉雄博大的非凡气度,在当代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胡一川的版画《到前线去》《牛犋变工队》等作品和油画《开镣》《挖地道》《南海油田》等已列入新中国美术的经典性作品。他的美术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艺术家。
“胡一川研究的当代价值,还在于他给予了青年学子在艺术探索道路上重要的启示。应该看到的是,虽然胡一川没有留洋学习的经历,但他在艺术上具有国际视野,并且能够站在中国立场上思考问题。他始终坚守本土,融合中西方的艺术资源,来应对20世纪绘画民族化这一美术史的重要课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说道。
新闻推荐
▉丁建庭小康路上,手握一门技能是何等重要,陈达江的致富故事给出了答案。在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岛,随着几年前南澳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