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鱼菜齐”,丰收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品品“菜中之王”吧 水墨白菜的别样风华
菜根香 (国画)萧朗 作
白菜萝卜(扇面))齐白石 作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同一片天空,一千个画家就会有一千种色彩;同一条河流,一千个画家就会有一千个流向;同一座高山,一千个画家就会有一千种巍峨。
汕头日报“艺苑”今起推出“同题异趣”栏目,梳理艺术家在“同题”创作领域的不同风格和面貌。古今观照,中外比对,相映成趣,“同题异趣”为您呈现艺术师承、嬗变、碰撞、融合的火花。敬请关注,期待您的来稿。
来稿请发邮箱 lwhstgd@126.com
“九月鱼菜齐”,潮汕俗语中的九月,指的是农历。眼下正值金秋,鱼菜齐,瓜果香,田间地头收获的果实争相上市,农贸市场琳琅满目,丰收的喜悦在农民心头荡漾。
齐白石的“白菜之问”
考古学家在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一个陶罐,里面有已经炭化的白菜籽,说明白菜栽培历史起码有六七千年。时至今日,大白菜的消费量在我国居各类蔬菜之首。当年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幅写意的大白菜图,画面上点缀着鲜红的辣椒,并题:“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于是,“菜中之王”不胫而走。
大写意:寥寥数笔以少胜多
说起齐白石老人,大家都知道他画虾堪称画坛一绝,其实,齐先生还擅长画白菜,民间流传着这么个故事:
客居北平的齐白石一天听到外面有吆喝卖大白菜的,他坐不住了,想:“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呀!”铁栅屋外一个汉子正守着一车白菜,脖子筋抻得老长的。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戴一个小圆眼镜,正看着他一车白菜出神。这卖菜汉子见来了客人忙招呼道:“老先生!你要称几斤?称给得高高的。”齐老先生从后面摸出一卷纸说:“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么?”这汉子一听,勃然大怒:“大北风天有这么消遣人的吗?想得倒美!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换我一车白菜!”一顿咆哮,弄得老先生摸不着南北,灰溜溜地走了,从铁栅屋的大门侧身钻进去时说了一句话:“哎,真是有辱斯文!”
坊间传闻道尽了画家“北漂”初期未为人识的窘迫局促。齐白石早年在湖南时,自己栽培果树,种植瓜豆蔬菜,一年四季吃的水果蔬菜,几乎都是自己劳动所获。他一生喜画白菜,并以画面洋溢的“蔬笋气”为荣。他的白菜大写意作品,习惯几笔淡墨挥写出菜叶,再用较浓的墨勾出叶筋,然后以几笔淡墨画出菜头和菜根须,一颗青鲜的白菜便出现在眼前,可谓寥寥数笔以少胜多。
小写意:家常满足感溢出了画面
吴昌硕、张大千、王雪涛、孙其峰,许多国画名家都曾经以白菜为绘画对象,为何?窃以为,白菜有宽大的绿色菜叶和白色菜帮,脆绿、嫩白的色彩对比鲜明,还有菜叶层层包裹层次丰富,比较容易入画。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传统长于将日常所见之物,寄寓深层的精神内涵。白菜古名菘菜,这个名字很独特,古人看到冬天白菜也能生长,有松树的风格,所以叫“菘”。青白菜谐“清白”之音,我们在国画作品中的题款可知一二:“清白传世”“吃遍美味佳肴无数,唯有萝卜白菜滋味最长”“他日显扬,毋忘斯味”,其中寄意远远超越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
相对于大写意,小写意对物象观察细腻,讲究捕捉生命的瞬间生动和个性变化。画家萧朗(1917-2010)这幅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菜根香》,创作于1989年。一颗大白菜,三个大蒜,一只纺织娘灵动顾盼,有滋有味的家常满足感溢出了画面,让人心生喜悦。萧朗早年曾得到齐白石教益,但他凭着坚韧的自我审美意识,挣脱了概念化、陈陈相因的水墨程式,形成了自家的笔墨面目。《菜根香》中,画家摇曳多姿的行笔,刻画了大白菜鲜嫩饱满的造型特征,并赋予它丰富的色彩效果,色中有墨,墨色欲浓还淡,滋味欲说还休,真真逸趣横生。把一颗普普通通的大白菜画得如此不平凡, 萧朗先生无愧于被誉为“中国小写意花鸟画扛鼎者”。
白菜为蔬之王,老百姓对白菜有特殊的感情,艺术家当然也不例外,接地气的国画家不约而同地以白菜为题材,创作出了风格迥异妙趣横生的画作,水墨白菜的别样风华值得我们一品再品。
新闻推荐
在11月5日召开的企业家和基层代表座谈会上,与会企业家代表和基层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围绕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