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 在莱芜半岛养殖紫菜 来自福建漳州六鳌的工人们,用汗水浇筑收获

汕头日报 2020-10-09 00:39

竹子上细小的黑点就是紫菜苗

福建女工们天天都在晒“日光浴”

每天都要来回运送大量的竹架

秋风起,天渐凉。熟悉本地海产的汕头人,都知道每年12月份至农历春节前,是紫菜上市的时间,而其中的佼佼者,又以莱芜紫菜和南澳紫菜最受欢迎,特别是食客们津津乐道的“头茬紫菜”,更是欲得者众。眼下正是紫菜养殖期,今年的状况怎样?国庆节黄金周期间,记者来到莱芜半岛采访最近的紫菜养殖情况。

长长的南澳大桥上,满载着兴高采烈游客的各地进岛车辆排成长龙;而在附近的小码头上,养殖户王兄和他的雇工们满头大汗,已经在这里连续忙碌了大半个月。自从农历秋分前3至7天左右,他们将附满紫菜孢子的竹架下到附近指定的海域后,每天上午他们都忙着将大量的竹架拉上岸,晾晒后下午再送回海里。经过这样不断反复的过程,让紫菜苗在秋日强烈的阳光下进行足够的光合作用,促进生长。

早上9时许,海风凛冽下,记者在码头上看到运载竹架的驳船不断穿梭往来,一卷卷的竹架被吊机吊上岸后,工人再用农用车迅速送往附近没有营业的海滨泳场晾晒。下午,他们再将这个过程反过来,把已经晾晒干透的竹架一一收集,运回海中投放。

在海滨泳场宽阔的停车场上,10多名女工随车奔跑着,快速地将每卷长达几十米的竹架从车上放下、展开、晾晒、翻覆。为了防晒,这些女工们都全部头戴斗笠,围着围脖,全身上下只露出双手和两只眼睛。交谈中记者发现她们说的普通话口音很重,王兄介绍说,今年他的工场雇有20多名工人,全部来自福建漳州六鳌半岛。

“现在这个过程叫浸苗,附在贝壳里的紫菜孢子从福建运到莱芜采苗后,转到竹架网片后下海,在海中8至15天这个阶段为出苗期。反复捞晒主要是为了提高出苗率,要促使小苗早生、快长、齐全、少掉苗。每天都要捞起-晾晒-放回海中,这分为头苗、中苗和尾苗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捞起的间隔时间不一样,总共大概要一个月左右,等紫菜长到两三寸长时,就不用捞晒了,在海里一直生长到收割期。”家在澄海坝头的王兄,在莱芜半岛养殖紫菜已有近30年的时间,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经验十分丰富。他告诉记者,今年自己投资养殖了大约四五十亩水域面积的紫菜;而附近与他一样的养殖户还有20多家,估计养殖总面积在5000亩左右。

“这段时间很累,每天早上都是四五点就得起来,上午打捞晾晒竹架,下午再送回海里,一直忙到傍晚。”王兄说,由于海上起风,现在没办法带记者出海看现场。每串由两条绳子串连的竹架长达几十米,放入海里后为保证潮流畅通和船只行走、达到养殖高产和保持优质,所以每排竹架间的间隔都需要保持在30米左右,这样四五十亩水域面积的紫菜苗投放总长度就达到约3公里。在烈日和狂风下,反复拉起、投放沉重的竹架,既要保证人身安全又要保证作业质量,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但王兄说,没有这样的过程,就没有莱芜紫菜的可口。莱芜紫菜吃起来柔脆适中,味道清甜鲜口、营养丰富,原因除了因为生长环境位于南澳岛、莱芜半岛之间的韩江支流出海口,水质良好、半咸淡外,与养殖户的用心养殖也有很大关系。

小小一片紫菜,拿在手里轻若无物,但养殖过程中却怕风、怕雨、怕鱼吃,也怕海水污染,所以需要花很多心血。记者得知,工场里这些来自漳州六鳌半岛的工人们,男工、女工每月的工资分别为7500元和4500元,另外吃住全包。养殖户养殖紫菜所投的巨资中,人工费用占了很大一部分。王兄等养殖户说,因为前期培育的紫菜孢子来自漳州六鳌一带,当地人既能吃苦又有养殖经验,所以他们都选择聘请六鳌附近的雇工。他们中一些人都是夫妻同来,有的甚至还带了孩子。这些工人来到澄海后,每年中至少有几个月时间从事紫菜养殖,剩余时间许多人也不回去了,就在附近另找工作,时间一长就几乎在澄海安下了家,这也无形中为当地增加了经验丰富的外来劳动力。

本报记者 陈 敏 文/摄

新闻推荐

患者伤重需立即转院 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紧急启动直升机救援

10月4日9时许,21岁的林先生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骑行电动车过程中,不慎与面包车相撞。由于伤势较重,肇事司机第一时间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