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记录特区四十年壮丽画卷 《摄影师马卡镜头下的汕头》摄影展向你讲述城市变化发展
摄影展现场柯晓摄
马卡镜头里的汕头变化
9月27日,《个人观看与城市记忆——摄影师马卡镜头下的汕头》摄影展在汕头焕想艺术空间展览馆举行开幕仪式,展出由汕头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马卡创作的120幅精彩摄影作品。马卡生于汕头,长于汕头,对家乡充满感情,展览作品以影像记录的方式全方位展示汕头经济特区发展40年来的巨变,饱含着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摄影艺术的不懈追求。
新旧影像作品首次对外发布
“这既是我的情怀,也是我的责任。如果通过我的影像能让更多人了解汕头发展轨迹以及这个城市的记忆,并深深爱上这个城市,这就是我的荣幸,也是这个展览的意义。”在影展开幕式上,谈起摄影创作,马卡对于生养自己的家乡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故土情结。
受父亲热爱摄影的影响,马卡1975年便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自此开启了一辈子和摄影打交道的光影记录。马卡热爱家乡汕头,一直把记录汕头城市变迁视为己任。1985年,马卡到汕头经济特区宣传部新闻科担任摄影记者,得益于工作的便利,他在一线见证了汕头经济特区的成长。此前,摄影技术还没有发展到无人机拍摄,马卡曾多次乘坐直升机航拍汕头,为汕头留下了建设初期不少老照片,包括整个城区的高空俯瞰照片。后来,他又使用无人机拍摄同一景物,把影像作品前后对比,直观地记录汕头建设变化的风貌。此次展览,是马卡对多年来汕头新旧照片进行全面整理后首次对外发布,作品令人震撼。
记者看到,本次展出的摄影作品由沧海桑田、历时刻痕、小公园记、俯瞰汕头和百姓生活四个主题组成,题材广泛,人文、风景、民俗等面面俱全,有新旧影像的对比记录从1989年至今,几十年来汕头的繁荣巨变;有以新闻工作者的触角,定格汕头这道独特风景重要的瞬间;有以俯瞰的视觉,记录着中国大陆唯一一个拥有内海湾的城市,见证着汕头日新月异的变化。作品中,汕头老市区、东海岸、时代广场、海滨路、南澳大桥等汕头人熟悉的景点均纳入其中,全方位多角度让人感受汕头发展的变化。
为汕头发展留下文献影像资料
从年少时接触相机开始,马卡便注意记录身边的点滴变化,城市像一道不断变化的风景,在马卡的镜头中定格永恒瞬间。40年来,家乡是马卡摄影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马卡是40年来潮汕摄影史上一位绕不过的摄影家,他拍摄的作品为汕头的发展留下了具有文献意义的影像。”展览开幕式上,焕想艺术空间艺术总监蔡焕松说,马卡从事与摄影相关的工作,一直坚持记录潮汕的大城小事、大街小巷以及百姓生活。从胶片到数码相机,再到无人机的拍摄,都一直在探索和前进。独特视角,让人立体地感受到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史和独特魅力。
在40多年的摄影创作过程中,马卡的足迹遍布汕头的每一处,镜头揽括大风景、小角落,汕头经济特区城市发展40年来的建设风貌,几乎都能从他的镜头里找到节点,家乡发展的点点滴滴,几乎都能在忠实的影像中寻得一番佐证。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陈培秋认为,马卡的作品记录了汕头城市变迁,为汕头的发展留下珍贵的影像档案和共同记忆。
责任感源于对家乡殷切的情感
“策展初期,我们把马卡40年来的作品拿出一部分,重点表现汕头的变化,有了总体的思路,策展工作就变得容易得多。” 策展人洪于乔告诉记者,这个展览,只是马卡的摄影作品浩瀚图海的一粟,然而马卡对自己的作品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虽然图量很多,但思路清晰,最后共精选出120张精品展出。
“40年来汕头的各种变化,也是汕头经济特区成长的历程。”洪于乔认为,马卡摄影作品涉猎的题材之广、记录手法之多,不难窥见一个有责任感的摄影师对家乡殷切的情感,记录了城市动态的变化,更是记录了一段历史。
蔡焕松在展览上说到,“一个人为生你养你的家乡拍几张好照片不难,难的是40年锲而不舍坚持一直为家乡拍好照片,最后汇成一幅具有文献意义的图像”。如今,在马卡的微信朋友圈,每天总会发布精彩摄影作品与朋友分享,源于对家乡殷切的情感,他一直在创作路上。
摄影师会慢慢老去,但摄影师拍摄的有时代意义的好作品,却不会消失,甚至会永久流传下来。汕头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在马卡对家乡的守候中一一展现,他以独特的镜头展示了独特的汕头、独特的家乡之美。本报记者 陈文惠
新闻推荐
潮剧《绣虎》精彩片段亮相小公园 “戏亭印象”国庆专场“压轴戏”受市民游客热捧
《绣虎》片段演出现场7日晚,“戏亭印象”国庆专场活动的“压轴戏”潮剧《绣虎》片段在小公园精彩上演,第29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