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韩师,从何而来?

南方日报 2020-09-17 06:11

上世纪80年代的韩师西区。

惠潮嘉师范学堂时期的校门。

1939年,韩师迁往揭阳县智勇乡古沟村办学。

韩山师范专科学校时期的校门。

如今的韩师东区校门。

如今的韩师西区校门。

铭刻韩师历史的校史碑廊。

湘子桥头,韩江东岸,9月的韩山师范学院(下称“韩师”)在经历了大半年的沉寂后终于迎来了学生。在这个以师范生作为主要组成的学校里,随处可见“为人师表”的标语。自1903年的惠潮嘉师范学堂起,韩山脚下的这所学校已经走过百年的风霜岁月,还在滋养着一代代的师范学子。

百年韩师,从何而来?韩师的百年,也是中国巨变的百年,战乱频仍、朝代更迭、体制变革。但以“师范”为名,以韩山为依,是韩师从未变过的坚持,也是百年校史延续的根基。

策划:达海军

撰文:苏仕日肖燕菁

图片由韩师提供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现在的韩师本部就在韩山之麓,紧邻着韩文公祠。819年,韩愈被贬至潮州任刺史,开启潮州兴学育才之风,备受百姓拥戴致山水皆姓韩。韩愈离开后,“潮人以思韩之故,而有庙祀,而有书院,扁以韩山。”韩师追溯的历史可以延至宋元祐五年(1090)的韩山书院,而以“师范”之名则在百年。

光绪二十八年(1902),经历了甲午海战与庚子国难,风雨飘摇的清王朝试图抓住最后一丝机会,将目光转向“中体西用”,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以期借由新学变革教育,其中提出:“中学堂内应附设师范学堂,以造小学堂教习之人才”。次年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了师范学堂的组织形式。

新学之风并非骤然而起,潮州吹得还要更早些。远离京师,当时的粤东沿海丘陵平原区,是当时经济繁荣、人口密集的地区。韩江流域经济区繁盛一时,潮州作为府城当之无愧成为粤东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早在《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前,兴办新学的主张在潮州已有实践。爱国志士丘逢甲受当时潮州知府聘请,到韩山书院掌教担任山长,认为科举必废,除讲课外兼讲科学,以满腔热情投入教学。

当时风气未开的岭东没有给丘逢甲的远见以优待,遇到极大阻力的他在1897年离开了韩山书院。7年后,在当时惠潮嘉分巡道褚成博与潮州乡绅柯树荣、蔡桂清的襄助下,韩山书院改建为新式师范学堂,称“惠潮嘉师范学堂”,设简易师范科,后增完全师范科。

与惠潮嘉师范学堂同一时间兴办的学堂不在少数。专于中国史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黄倚兰在《近代广东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历史地理学分析》中曾统计,1905年至1911年间,广东各地兴办的师范学堂和师范讲习所共59所,新式学堂在1907年已有1500余所。但惠潮嘉师范学堂的背后,是教育资源丰富的潮州府及其所在的惠潮嘉道。黄倚兰在上文中统计道,1908年全省六道中,惠潮嘉道以113601两的学堂经费居全省之冠,高于广州府所在的广肇罗道,论各类学堂数量潮州府则以433所排名第一。

民国初创后,惠潮嘉师范学堂改名为广东省立惠潮梅师范学校,后又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由省教育厅任命,省属的性质延续至今。民国时期的韩师,沿袭了韩山书院的名声,又有饶宗颐、王显诏、詹安泰等名师,教学政治、体育、数学、经济等新兴学科,吸引了惠潮嘉道的诸多学子前来求学,办学“著有声绩”。

“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尤为重要”,参与制定癸卯学制的张之洞数次强调。当时儒学昌盛的潮州,在崇文重教的氛围中迎来这样一所“教授教师”的新式学堂,不是石破天惊的壮举,却也大胆地迈出了近代师范教育在粤东正式的第一步。

动荡岁月文明曙光

文明的烛火勉强透过陈年的腐木照出一丝光亮,风雨交加又使其微弱。格局动荡,思潮碰撞,内忧外患,对于教育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1917年底至1922年初,潮州一直战火延绵,军队数次进驻惠潮嘉师范学堂,校舍变为军营。地方秩序不定,省政府拨款补助难以下发,原本作为重要经济来源的佃租也因天灾而难以收回。1917年,广东省教育经费仅有41.3万元,占总支出的1.03%,是民国时期广东教育经费占总支出比例最低的一年。《广东代表团上教育部书》中写道,“虽奉令开课,然多有学生而无教员,有教员而无学生,或数人而成一班,竟日未上一堂。”

1922年8月2日,潮汕地区遭遇史无前例的台风袭击,史称“八二”风灾,人员死亡数达3.45万,建筑物倒塌无数,损失异常惨重。有当事人回忆,“民国十一年八月二日飓灾,本校楼舍多半倒塌,风雨无庇,弦诵将辍。广东省教育委员会特委派乃斌来校视事,所见之处,满目荒凉,几无完室。”原先的校长自知复校无力,辞职未返,时年27岁的方乃斌临危上任。

民国初期,政局未定,省政府财政不稳,依赖无望,方乃斌亲撰《劝捐韩山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建筑校舍启》。启文中道,“所望热心教育之家,资财丰裕之户,解囊捐赠,大笔标题,俾韩山省立二师学校复其旧观,再睹新制,庶莘莘学子,共沾长者之仁。渺渺鄙怀,克慰观成之愿,是为启。”

之后方乃斌又到南洋募捐,最终募得银元5万余元,建教室、宿舍、图书馆、音乐亭,扩充班数,扩大办学规模,名师汇聚。在方乃斌的努力下,1922年的风灾不仅没有导致二师停办,且至1926年在校师生的数量比1922年增加一倍之多。

另一位在危难关头挽救韩师的关键人物是李育藩。韩师图书馆研究馆员陈俊华研究韩师历史,她认为“李育藩对于韩师是居功至伟的,非常值得去纪念他”。

李育藩上任的1936年,中日关系日渐紧张,李育藩一上任就加强军训,后又将图书装箱运往潮安存放以保万全。1939年初,各地中小学陆续迁往内地安全地带。4月中旬,李育藩也开始寻找安全地带,考察迁校场所,最终择定揭阳县古沟村未用之房屋及祠堂为临时校址。

李育藩在迁校前的公开信中交代了搬迁原因与地点,表示“本校当仰体政府作育人才至意,负责妥为管教保护,以期无负贵家长殷殷期望焉。谨布区区,诸希垂察!”随后安排4肚帆船10艘运送图书仪器,师生多数步行至揭阳古沟。当年6月汕头沦陷,韩师在1个月前完成迁校。

抗战全面爆发后,各地停办中学增多,金山中学与汕头女中因新迁校址沦陷向韩师求助,李育藩上报后获准接受155名失学金中学生就读。之后韩师因迁校及时且地点合适,而未被战事波及,收容澄海中学、金山中学等被迫停办的初、高中生,成为完整的中等学校。在此后韩师借势发展,成为抗战中广东部重要的学校。

广东高等学堂、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徐闻县立简师、中山县立简师……这些曾经伴随着期待出现的学校,或因教学经费不足、战乱暴动,或因合并改制,最终都在历史的尘烟中消散。韩师无法脱身于时代,但有人给时代以期许,给动荡岁月一点文明的曙光。

勤教力学为人师表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校名几经更改,校址数经迁移,校园也不断扩大,但关于韩师的记忆,经久不衰的是一代代从这里走出的人。

韩师党委宣传部部长卢裕钊向来人讲起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与韩师的故事,“抗战期间,韩师保留了粤东基础教育的种子,黄旭华就是在那时候来韩师就读的。他本来在汕头聿怀中学,后来停学,韩师迁到揭阳古沟,他爱学习就过去。”黄旭华至今认自己是韩师的学生,韩师也保留有他的学籍,“我没书读的时候是韩师给我书读。”他说。

1975年,越南潮籍华人周鲁被授予国家最高荣誉“国家抗战英雄勋章”和“国家烈士证书”。周鲁为越南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将他生命的后期奉献在南洋异乡,但他革命生涯的启蒙是在青年时期的韩师。1925年,出身殷实人家的周鲁进入当时已经革命暗流涌动的韩师,接受新式教育与革命思想的启蒙,见证国民军东征与潮汕七日红。在从韩师毕业后,周鲁加入共产党,开始了热血而颠沛的一生。

爱国实业家陈伟南在15岁时考上了当时名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的韩师,那是詹安泰、王显诏还在的韩师,陈伟南受益良多。当年在校生年纪最小的他时常在山顶的树下望着不远处的湘子桥,南下北上的船只来来往往。毕业后陈伟南没有成为乡村教师,而是去了更远的码头,搭上了前往香港的货船。

历史学博士陈嘉顺在《生存与交易——李育藩治校与西迁前的韩师》,记录了时为饶平南山公校校长的林绍翰对当时广东省长李汉魂到校演说的回忆,“李汉魂慷慨激昂的演说太激励人心了!"枪在我们的肩膀,血在我们的胸膛,我们要捍卫祖国,我们要齐赴沙场……"这就是我们当时唱的歌。那样的勇气啊,才20多岁的青年们就把天下当成是自己的。”

陈俊华从北京大学等不少高校的图书馆复印回韩师当年自办的校刊。“中国教育之病症与其补救之术”“怎样做一个非常时期的小学教师”“怎样做一九三六年的中国人”……稚嫩而鲜活的选题,充满热情与勇气的文字,从校刊中,可见一个关切国家命运、担忧国民未来的校园风气与时代面貌。有学生在校刊记录自己迷茫期的困顿,也有人发表对学校的见解,认为“韩山确是可以读书的地方”。

韩师的杰出校友、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曾于上世纪30年代在韩师任教。他在韩师建校90周年之际,欣然题写“勤教力学,为人师表”,这8个大字亦成为韩师的校训。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师说》历经千年犹响。一所以“师范”为立身之本的学校从韩山书院脱胎,并在百年间延续不断地传道、授业、解惑,并为粤东培养出最早一批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业的现代教师。如今,在粤东的教师或有半数来自韩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模、南粤优秀教师不在少数。

国家级特色专业及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6个省级科研平台、4个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资助科研平台……暑意在韩园已至最浓,秋风渐起。10月“新生”将至,聚焦“新师范”“新工科”的韩师,面临着时代的新要求。百年前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今又何尝不是。

■观察

大学与城市:

共荣共生共进退

翻开韩师的千百年发展历史,不难看出这样的一个规律:当潮州得到相对较好的发展机遇时,韩师也迎来相应的辉煌;当潮州相对落后时,韩师发展的步伐也慢了下来。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解读系列“潮州密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潮州并非外人所谓的保守。相反在近代史上,潮州曾是开放兼容并蓄、先进思想在此激荡、革命志士辈出的一片热土。也是在开放、激荡的时刻,在潮州诞生的韩师,走出了诸如中山大学第一任校长邹鲁、著名哲学家陈唯实、国际摄影大师陈复礼、旅港爱国实业家陈伟南、马来西亚实业家林进华、泰国实业家陈汉士、台湾地区著名书法教育家陈其铨等名人大咖。国学大师饶宗颐、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亦在彼时与韩师有着不解之缘。

大学与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审视潮州与韩师的发展历程,或是放眼更广阔的世界,互促互进、共荣共生是当代大学与城市关系的主旋律。诚然,知名学府多建在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城市中。但所谓共荣共生,对于中小城市和驻扎其中的大学而言,更应有携手并进的共同理念。

生于城市的大学,或多或少带着这座城市的气质、品位和精神。韩师生于潮州,潮州这座城市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文化结构,必然影响着韩师这所高等学府的学科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和模式。这在韩师对自己的定位中也可窥见一斑:“师范性、应用性、地方性、开放性”,它所要聚焦的党建、新师范、新工科、潮汕文化、陶瓷与非物质文化等五大领域,也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毋庸置疑,潮州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历程,在有形无形之中影响着韩师的发展。韩师也用自己的方式滋养潮州乃至粤东,在培育了系列名人名师之外,为粤东输出了大量的基础教育教师,共建了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潮州分中心(陶瓷材料、食品科学与技术),建设了中国潮州菜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城市中的大学功能,在更大格局为所在城市甚至是周边城市群服务,吸引更多力量参与到城市的经济社会建设的大潮中,这既是学校也是地方政府应该加以考量的。

无论这所大学是城市所属的大学,还是省属、央属驻地大学,城市与大学之间都要有互动、互补、互育、互哺、互塑,这样才能共生共荣共进退。

这样的交互需要更直接的联系,需要更直接的转化。笔者了解到,不少教授学者的研究课题确实是以地方的产业经济、非遗文化为题,成文之后却束之高阁,并没有走向地方、走向民间、走向企业。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企业、手艺人也应更主动地走进高校点题,一起解题。

大学对城市最深刻的塑造,在于无形的滋养和引领——开放课堂、讲座、图书馆、艺术馆、实验室等,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来引导行业和城市发展。相对地方行业而言,学院的体量虽小,但可以搅动、推动整个行业生态发展。高校要发挥引领和推动行业发展的作用,真正发挥积淀百年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作用。

交互,这必然要求大学与城市应在一个框架系统内发展。摒弃归属和行政的壁垒,真正互动起来,这样才能产生1+1>2的效果,才有共荣之道,才能携手再创辉煌。

韩山师范学院时间轴

1903年

惠潮嘉分巡道褚成博与潮州乡绅共倡新学,将韩山书院改建为师范学堂,称“惠潮嘉师范学堂”,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批效仿西方教育制度培养师资的新式学堂之一。

1911年

辛亥革命胜利,惠潮嘉师范学堂改名为“广东省惠潮梅师范学校”。

1921年10月

惠潮梅师范学校奉省令改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二师时期学校规模不断得到扩展,方乃斌校长在“八二风灾”后领导校园重建。

1935年

二师奉省教育厅令,改校名为“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韩山”入校名沿用至今,叶青天继任校长,期间修中山纪念堂和图书馆。

1939年

潮州沦陷,校长李玉藩带领韩师举校迁往原揭阳县古沟村乡尾寨。又扩容招收高、初中生,成为完整的中等学校。

1944年

因战火燃近,韩师在时任校长陈传文的带领下辗转迁往地处大北山区的原揭阳县灰寨乡下舆村。

1946年

抗战胜利后,韩师搬回潮州原址韩山,中学部移交金山中学。

1958年

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名为“汕头韩山师范专科学校”,面向惠潮梅地区招生。

1963年秋

师专停办,返办为中师和教师进修学校。

1978年

经国务院批准,复办师专,校名称“韩山师范专科学校”。

1993年12月

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称“韩山师范学院”。

1995年4月17日

韩山师范学院正式挂牌。

2003年10月20日

韩师举行建校100周年庆典活动。

2008年12月

潮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合作成立市、校共建的“潮学研究院”。

2018年12月

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1月23日

中国共产党韩山师范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提出坚持聚焦“党建、新师范、新工科、潮汕文化、陶瓷与非物质文化”。

2019年4月3日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潮州分中心在韩师陶瓷工业研究所举行揭牌。

2020年6月24日

“中国潮州菜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在韩师揭牌落成。韩师烹饪与酒店管理学院烹饪专业是国内唯一以培养潮州菜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本科专业。

新闻推荐

抓好责任落实 强化常态长效管理 市领导带队督导澄海区创文工作

本报讯(记者蔡晓丹)9月13日晚,市长郑剑戈带队赴澄海区检查督导创文工作,采取随机选点的方式,对城区主次干道、农贸市场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