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人、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应龙:华侨试验区要有全球“大格局”
■特区启示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这句话描述的是海外潮汕籍华侨群体的庞大。从汕头经济特区创办之初,海外侨胞便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以侨智侨资有力推动了汕头经济特区的成长。
华侨在汕头经济特区发展历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怎样抓住机遇推动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如何用好用活侨资侨力,推动汕头深度融入“双区”建设?南方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汕头人、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应龙。作为一位从事华侨华人史、侨务工作研究近40年的资深学者,他对家乡的发展有着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华侨试验区是聚集海内外华侨华人资源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汕头实现新一轮发展的主引擎之一。”张应龙认为,建设华侨试验区一定要有“大侨务”的理念,把全球华侨华人群体纳入合作、服务的对象,绝不能囿于本地的“小格局”。
华侨在汕头经济特区发展中功不可没
南方日报:丰富的华侨资源是汕头经济特区的优势所在,过去40年广大潮汕籍侨胞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张应龙:汕头经济特区的创新发展,华侨功不可没。他们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汕头经济特区成立后,一批又一批立志回报家乡的潮汕籍华侨回来投资兴业,数千家侨资企业极大带动了汕头经济社会发展。除了直接投资外,他们还通过侨批等方式,资助其家乡的亲属创办企业,帮助汕头的民营企业发展渐成“燎原之势”。
潮商遍布世界,尤其在东南亚居多。他们用自己的商业网络,帮助汕头的玩具、内衣等商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逐步搭建起汕头在海外的外贸网络,为推动汕头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很多华侨捐资在汕头兴办公益事业,包括建学校、修桥铺路等,推动了当地教育等民生事业的发展,提升了汕头的社会文明水平。从经济角度来讲,此举也减少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让汕头能够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华侨把所在国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法治精神带到汕头,为汕头经济特区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智力支撑。
华侨试验区要打响品牌
南方日报:今年省政府出台24条政策,支持华侨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您认为华侨试验区接下来该如何加快建设,真正发挥其作用?
张应龙:首先必须坚持一个理念:华侨试验区要跳出汕头,要有面向全球的“大格局”。华侨试验区虽然设在汕头,但它联系、服务的群体不仅限于潮汕籍华侨华人,而是全世界、不同祖籍地的华侨华人群体。
华侨试验区得“吆喝”起来,打响自己的品牌。要全面打造华侨试验区的对外形象,拥有叫得响的口号,打造一目了然、具有特色的标识,创新文化产品生产。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国内外先进理念的引进和消化,如借鉴前海、横琴、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进而推动经济管理制度和社会管理方式的改革,使华侨试验区能够为汕头乃至中国的改革提供可复制的范本。
南方日报:侨情的变化也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
张应龙:是的。我在海外调研时发现,年轻的华裔新生代由于语言和生活经验问题,在情感上对祖籍国比较疏远。开展华文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对华文教育的需求很大,可推动和整合汕头大学、韩山师范学院等大学的教育资源,争取国家支持设立华文教育基地,培养华文教育师资,向东南亚等地派出华文教师,满足海外华侨华人学习中文的需求。
汕头融入“双区”建设要打好“侨牌”
南方日报:接下来汕头该如何用好用活侨力,推动自身深度融入“双区”建设?
张应龙:我认为,汕头要融入“双区”建设,推进与深圳的深度协作,关键还是要用扎实的举措打好“侨牌”。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有不少潮汕籍华侨华人和潮商,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的联系,比如在汕头定期举办华侨华人文化节或者创办国际性论坛等,用一种常态化的机制,增强他们与汕头的交流沟通,尽力解决华侨华人遇到的难题,促进双方更好开展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大湾区潮商的联系,可借深汕深度协作的机遇,承接深圳的溢出效应,如和腾讯、宝能等企业多多开展合作,并借此带动更多潮商关注汕头,参与汕头新一轮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王聪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柔燕)记者从市税务局获悉,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市税务部门把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减轻企业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