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古装潮剧重返舞台 40年,陈衍庭博采众长精制“头盔”

汕头日报 2020-08-26 22:02

潮剧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剧剧装盔头(俗称“头盔”)是传统戏剧角色身份象征,演员登上舞台,观众就能从他们的扮相中知道身份。作为潮剧盔头传承人,40多年来,陈衍庭潜心研究,博采众长,渐渐成为这个行当的知名艺人,如今这项独特技艺已传授给大女儿陈敏、小女儿陈洁,让他倍感欣慰。

“上小学时,我经常到剧装厂的橱窗前看工人制作剧装。”陈衍庭承袭家传,自小跟随父亲陈其盛从事潮剧剧装盔头及工艺制品的制作。自1973年,陈衍庭便随父学艺,开始从事木偶的制作。改革开放之初,古装潮剧陆续重返舞台,需要大批古装戏服,陈家父子开始从木偶转向潮剧剧装盔头制作。

“潮剧盔头手工技艺创作生涯就是潮剧发展的历程。”陈衍庭介绍,潮剧盔头的制作技艺与潮剧一样,在潮汕地区流传已有580多年之久,所有盔头的样式都是根据剧情的需要制作。陈衍庭熟悉潮剧各个行当的特点,不断创新盔帽品种。凭着对这门技艺的热爱与坚守,不断创新盔帽品种,技艺逐渐炉火纯青。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0以来,由他制作的潮剧剧装盔头品种从传统的60多个发展至现在多达几百个品种,制作的潮剧盔头有冠、幞、巾、盔4大类,作品造型准确、工艺精细、用料考究、穿戴舒适,为潮剧表演增光添彩,同时为潮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报记者 陈文惠

新闻推荐

汕头亚青会 相约2021年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汕头紧锣密鼓做好准备工作迎亚青

第三届亚青会花落汕头庆祝场面(资料图)火热的体育氛围(资料图)文/羊城晚报记者蚁璐雅实习生韩妙銮潮汕大地负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