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潮兴”坚守传统工艺与特区共成长 40年,一门四个非遗传承人
民以食为天。特区40年,寻常百姓感受最真切的就是米袋子、菜篮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家户户会做粿”“时节做时粿”的传统逐渐消失。但仍有人坚持用古法制美食,坚守食物传统工艺,“老潮兴”就是其中一家。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一家,竟出了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在业内乃至潮菜江湖,都是绝无仅有的。
老潮兴是汕头人都知道的老字号粿品店,由郑锦辉和妻子郑少君创立。郑少君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夫妇俩人来汕头“闯天下”,当时在小公园的老潮兴街(即标准巷)附近开起“马路店”,因此得名“老潮兴”。
郑锦辉和郑少君有食品加工厂,然而他们并没有使用机器加工,仍坚持手工制作各类粿品。郑锦辉说,因为在同等原料的基础上,如果使用机器,口感肯定比纯手工的差。纯手工可控性强,虽然制作花的时间长,产品量少,但可以保持最纯正的潮汕味道,就足够了!
2012年,郑锦辉入选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郑少君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技艺,代代传承。他们传艺授徒,培养了一批批粿品制作的青年专业人才,有郑冠楠、郑冠虹、吴东色、吴桃红、张苏心等。其中,郑冠楠、郑冠虹是他们的孩子,也分别拿到市级和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粿品在潮汕饮食文化中历史悠久,祭祀、祈福,“时节做时粿”,亦是潮汕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潮兴粿品结合潮汕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制作手法精制而成,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积极创新”,郑少君说,40年来,“粿”承载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幸福的具象反映。粿品不但畅销本地,更走出汕头,走向全国。
一家四名非遗传承人,凝成一股力,将潮式粿品制作技艺传承推广,也将潮汕美食文化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陈文兰
新闻推荐
亚青会主场馆雄姿初现。陈史摄礐石大桥。方淦明摄以前的海滨路。柯晓摄如今的海滨路。方淦明摄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