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如何走出“人走艺失”困境 汕头市探索非遗走向大众化路径,将打造非遗项目集聚区
“戏亭印象”惠民演出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剧、潮州音乐作为主要演出内容。
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音乐经常登上演出舞台,广受市民喜爱。
外砂织席技艺传承人参加展示活动。
今年举办的线上“非遗购物节”活动,抖音“直播带货”首次与汕头市非遗传承人“牵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汕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民间文化艺术品种多样,目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省级非遗项目39项、市级非遗项目102项。国家级项目数量占全省国家级项目总数的七分之一,在全省名列第四;现有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86人,其中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58人,在全省名列第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人。近年来,汕头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非遗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基本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汕头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但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汕头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仍面临着“部分非遗项目日渐式微”、“非遗传承人人走艺失”等问题和困难,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仍然任重道远。
部分非遗项目日渐式微
记者采访获悉,近年来,汕头市加大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有些非遗项目实现了良好的传承发展。但是,也有一些项目因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等原因而徘徊在濒危边缘。例如传统技艺类别中的外砂织席技艺,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难以获得大众的喜爱,传统舞蹈类别中的深澳麒麟舞虽然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而麒麟的制作技艺却面临无人传承的困境。如何让这部分非遗项目恢复往日荣光,让传统艺术走向大众,让非遗项目获得保护和传承,仍是难以回避的一大难题。
“织席辛苦费时利润低,用草席的人也越来越少,我也在考虑用文字记录下工序,让这门手艺能让后人知道。”据外砂织席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楚鑫介绍,外砂织席技艺是一项纯手工的民间传统技艺,一般采用十道工序,分别是破草、晒草、压直、择草、布绠、规席、印花、蒸汽、推实、修剪。十道工序,环环相扣,道道考究。2015年,外砂织席技艺入选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外砂镇范围内,陈楚鑫师傅的织席技术全面,工艺细腻,保持传统的原材料,产品质量上乘,整个技艺保留原生态。然而,由于手工织席工艺劳动强度大,工艺繁琐,且成本高,利润微薄,加上受现代床上用品冲击,现在几乎没人愿意学这门技艺。许多老师傅已经渐渐退出这一行当,而年轻一辈也几乎无人愿意接手。如今在外砂镇织席的手工艺人已经越来越少,这门技艺正处于日渐式微的境况。
多措并举拓展发展空间
“传统技艺可考虑走文创产品的道路,例如潮剧盔头制作技艺传承人尝试制作迷你的盔头摆件,在老妈宫戏台和非遗文创产业孵化中心展销,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也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对非遗项目了解颇深的市民曾先生告诉记者,非遗保护除了需要政府帮扶,也需要传承人改变观念进行“自救”,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很容易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被遗弃。传统技艺需要被保护传承,也需要创新发展,脱离时代、远离大众的非遗项目最终很可能成为历史。
“近年来,在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非遗项目跟不上时代快速发展的脚步,所以需要从政府层面把它们保护起来。”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非遗科四级主任科员董颖杰表示。据悉,在政府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下,汕头市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和基地建设为重点,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国家、省、市、区(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出台《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扶持办法》,从制度层面对汕头市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给予经费补助和工作扶持。2015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的汕头市非遗展示馆,展出汕头市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和规模在省内均居前列,迄今为止共接待参观人数逾百万人次。此外,根据项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民间力量投资建设非遗设施的积极性,涌现出潮剧艺术博物馆、王芝文陶瓷微书艺术馆、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等一批非遗展示平台,有力地维护和拓展了非遗的生存发展空间。各种以非遗为主题的宣传展示活动,也营造了全民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
非遗传承人“人走艺失”
同全国各地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难题一样,传承人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成为难以回避的现状。
据统计,目前汕头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省级非遗项目39项、市级非遗项目102项。国家级项目数量占全省国家级项目总数的七分之一,在全省名列第四;现有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86人,其中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58人,在全省名列第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人。汕头市目前5名国家级传承人的平均年龄71岁;58名省级以上传承人的平均年龄66岁;186名市级以上传承人的平均年龄54岁。汕头市186位传承人中,80周岁以上传承人8位,75周岁以上传承人23位,70周岁以上传承人36位。截至2020年6月,汕头市原有8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有3位离世;原有66位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中有8位离世,导致个别项目传承现状不容乐观,陷于人走艺失的尴尬境地。
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
如何直面现实,解决人走艺失的难题?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健全传承机制,在当下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抢救性记录”是利用数字多媒体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技艺,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遗留下宝贵资料。“记录不是指简单地拍摄技艺视频,是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时间、精力,由专业团队制作符合相关要求的视频、图文资料。”据市文化馆副馆长陈少冰介绍,“抢救性记录”工作对制作团队和非遗传承人都有着较高要求,首先制作团队需要有一定的非遗知识,拍摄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技艺,而是要全面记录传承人的日常生活等细节,耗费时间长;其次,由于不少非遗传承人长期专注于技艺而缺乏文化知识,口头表达能力较弱,面对镜头时容易紧张,甚至拒绝拍摄,这给“抢救性记录”工作形成了阻碍。
面对这一难题,市文化馆利用长期开设的非遗讲坛平台,邀请非遗传承人走上讲台,开设讲座,直面观众。通过引导、培训帮助传承人梳理知识体系、提升表达能力、增强文化自信。此外,一批传承人也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进行现场教学和演出,宣传展示非遗项目,发掘适合传承非遗技艺的青年人才。同时,促进非遗跨界融合发展。汕头文化艺术学校响应号召,在2019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中,展示了原创潮韵体操《画眉跳架》。该节目以重新改编的潮州音乐《画眉跳架》作为音乐、选取英歌舞、钱鼓舞等非遗元素,融入健身、体操的运动规律,是推进广播体操本土化、彰显地方特色的一次创新尝试。
本版撰文/摄影本报记者 林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德鹏)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全国试行,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