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许川如先生
极度酷热的7月19日,我们前往澄海参加许川如先生的送别会,回来的路上,心绪难平,与川如先生相关的往事一一浮上脑海,回忆纷至沓来……
认识川如先生已近半个世纪。没记错的话应是1974年,在饶平文化馆第一次见到他,他随汕头地区美术创作组集中在文化馆搞创作。那时我是下乡饶平樟溪公社的知青,恰好被借到文化馆协助宣传工作,于是有幸认识了领队陈望老师和许川如等多位师长。那时川如先生正在构思创作两幅套色木刻,其中一幅是后来声名大振的《甜遍江南》,还有一幅是与我产生共鸣的反映知青生活的《雨露滋润禾苗壮》。
漫长的岁月里,因为画画与川如先生已十分稔熟,他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有趣的人、快乐的人、表情丰富的人、热爱生活且对艺术无比真诚的人!这几天,总忆起他的音容笑貌,他谈起版画时的神采飞扬历历在目。他又是一个极平易的人,后来当了澄海市副市长,大家对他的称谓从“许老师”“川如兄”跳跃成“许市”。他依然如初,谈起他钟爱的收藏,那些瓷器啊木雕啊石狮子啊,立即眉飞色舞,这时的“许市”,就像个童心未泯的顽童。
说到童心,思绪回到上世纪70年代,川如先生在澄海工艺一厂搞设计,而我刚在工艺美校毕业,在汕头一家工艺厂任设计员,算是同行,于是我多次去澄海川如先生处拜访取经。有时和中学同学一起去,是奔他们厂设计的“彩娃”(也称绣童)而去,那些仅七八厘米大的工艺陈设品“彩娃”,身着各民族服饰,五彩斑斓,可爱之至,每次我们都满载而归。那时川如先生着迷于画速写,他给我们看用美工笔画的乡村速写,榕树、土墙、村舍、山野……乡土气息扑面而来,那时我刚回城两三年,这些充满生机的潮汕农村速写引发我对度过六个寒暑的乡村的思念。这些速写都成为他日后创作中国画的重要素材。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川如先生的收藏也吸引我们多次前往澄海。那时他的居室已得以改观,他设计了玻璃陈列柜安放从民间各处搜集来的宝贝,主要是古瓷和民间瓷器及木雕。一谈到收藏,他便兴奋起来,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印象最深的是几次随他到澄城一处小巷寻宝,小巷深处老屋中有一个卖古董的小老头,川如先生凭慧眼在他那淘到不少好东东。记得有一次省美协的画家来澄海,川如先生兴致勃勃带领大家穿街走巷,那次我也买到两件年代颇远的瓷器,保存至今。2000年后在他画室又看到日益增多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是他花心血四处收集来的,背后有着精彩的故事,汕头电视台还为此拍摄了电视专题。现在回过头看他的国画作品,很多灵感都是来自他的收藏。美术家收藏民间艺术品,为的是从中汲取营养,乡土文化滋养了画家的心灵,这在他几十年的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川如先生的创作有几个方面,其一是影响最广的版画,他是澄海版画之乡的一面旗帜,多年来引导了几代版画作者,成果丰硕,有目共睹,他本人的版画不仅数量多,也获得很多奖项和声誉,代表作《甜遍江南》曾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中国美术巡回展”,后又入选中国百年版画展。其二他对速写的热爱令人折服,同行出去采风,每次都看到他埋头速写的身影。而他的速写也是具有个人特色的一项创作。川如先生后期创作以国画为主,数量庞大,大致有风光类、静物类以及写意花鸟类,他用细腻的写实语言、丰富的色彩营造出心中的美好形象。他坚持自己的绘画理念,不走变形和抽象路径,常常把所喜欢的青花瓷和碑帖等融入画中,颇具匠心。川如先生还有一个嗜好,喜欢琢磨作品标题,尤为注重标题的文采和内涵,这也成了他的另一特色。
那天在朋友圈看到许川如先生突然辞世的消息,大为震惊,回想起年初他刚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了《润物细无声》大型个人画展,全方位展示上述几方面创作。那天几百公里外家乡的许多同行、学生和亲友到场祝贺观展,气氛热烈。几十年来我对川如先生的作品已非常熟悉,但当站在展厅里还是被震撼到,那么多的作品,跨越半个多世纪一下子涌现在观众面前,我感到观众在读画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读这位老画家一生的心路历程。画展中有多幅作品系画家七十多高龄时所作,但是笔下没有丝毫暮气,呈现出健康向上生机勃勃的状态,令人感佩。我看到很多感人的场面,比如川如先生看到比他年长的著名版画家郑爽教授坐着轮椅到来,看到有眼疾的著名雕塑家、澄海老乡唐大禧老师在夫人陪同下到来,他激动无比,紧紧握手,开怀畅谈。老画家对艺术无比热诚的自然流露感染了在场的我们。我对川如先生说,我以为对您的版画很了解,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没看过的,看到这些画非常亲切,有如时光倒流。我话音刚落,看到他眼睛发亮,非常开心,马上要打开话匣子,但刚好有人找他而未能展开。那天川如先生太兴奋了,但也太累了,因为他本身是个患有糖尿病的年近耄耋的老者。
在展厅的陈列柜里,看到一块年代久远的木刻原版,这块木板是有来历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画家经济拮据,只能节省材料,每次刻出一幅木刻,印出来拿去报纸发表,一旦见报留下报纸,这块木板就刨光刻上新作,一直把木板刻得很薄。这就是上一辈老画家走过的路,形成了他们身上素朴的品质,他们到老了虽身患疾病却还在热情地创作,在真诚的表达中构建他们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许川如先生走得太匆忙了,留给我们深深的遗憾。从画展回来,我们就在计划过年后到澄海他府上拜访,好好聊聊在广州还没聊开的版画的故事。没想到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疫情阻隔了脚步,直到最近,刚在打算哪天去澄海,却已再无机会!许川如先生长我十几岁,称呼可称兄也可称老师,可我们后来都习惯于称他“许市”,很顺口也带点幽默,一想到“许市”,那个始终乐呵呵的形象便在眼前。谨以此文向这位一辈子孜孜以求在艺术上不断探索的老师致敬。怀念您,许市!
新闻推荐
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陈桂真毅然参加持续35天的全封闭备勤执勤工作,在居家隔离期间突发心源性猝死,永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