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初创阶段招商引资克服重重困难,陈楚镇忆当年 “借鸡下蛋”画出最美图画

汕头日报 2020-08-01 01:30

引子

汕头经济特区初创阶段,建设者面对种种困难,尤其是资金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制订了各项措施和对策,如“四个一片”、“借鸡下蛋”、“筑巢引凤”等,充分发挥了特区“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

曾负责对外招商工作的陈楚镇每当提起当年创建时的情况时,他总是自豪地、动情地说:“创建经济特区,我们这代人躬逢其盛,真是感到非常荣幸!”

档案

人物:陈楚镇,退休前历任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特区管委会副秘书长、龙湖区副区长等职务。

时间:2020年7月

地点:龙湖区

口述:陈楚镇

记录:谢初勤

口述

当年就是在一张白纸画画

我是1984年来到经济特区的。当初创建特区时,我们面对的情形真的就像一张白纸:满目的荒丘野岭,遍地的沟壑纵横;没电没水没设施,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我们有的,就是一叠从设计院拿出来的图纸而已。尽管这样,我们并不感到灰心丧气,相反,一帮人在一起,制订方案、规划负责、研究工程、落实项目。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根据制订的总体规划以及分期实施的方针,首先制订出“筑巢引凤”的实施方案,即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特区的投资硬环境。当然,话易说、事难办,管委会的人认真算着进出的每一笔账:没有电力,按最低要求计,建一座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需投资2亿元;按批复特区初期建设面积1.6平方公里加工区的“五通一平”,大概也需2亿元。另外,其他配套设施及基础工程,也需要一笔可观的数目。而实际上,自1982年开始,特区每年能拿到的、实际可利用的资金,只有汕头市向省财政包干后分成回拨,并由省指定给特区专门使用的640万元。

资金缺口就像一个无形的黑洞,一时间好像怎样填都填不满。而建设又必须加快步伐,“五通一平”哪样不是急着要办的事?管委会工作人员办公可以随便挤在小房子里,几个班子合用一间办公室;吃可以在沙地上搭个竹棚,或蹲或站着就解决了;开会可以席地而坐;睡觉可以在竹棚或厕所旁或什么不是露天的地方,搭把椅子躺下就行;喝水可以自带、上班可以步行、搬运可以肩挑手提。自己的辛苦尽可忽略不计,可是,要想吸引人家过来投资办厂,总不能让人家没水没电没房子,也跟你一样“打地铺”、“摆地摊”吧?

紧、急、快、上……一时间,管委会所有的人恨不得自己拥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一个人可以变成几个人。但是不管你怎么变,资金的短缺却是谁也变不出来的事实。谁又能变出钱来?预算要钱!工程要钱!工人要钱!材料要钱!水要钱!电要钱!铺路要钱!通讯要钱!一切都离不开钱!而且,这些都不是小钱。上边所有任何一项都不是每年这区区的640万能够解决的。修一条从市区直通特区的道路,就花掉省拨的一年专项资金的一大半,还有其他各种日渐迫近、急切需求上马的项目呢?

“四个一片”就是当年管委会根据特定情况而定下的权宜之计。为什么叫权宜之计呢?那是没有办法而迫不得已逼出来的办法。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资一片、获益一片的“四个一片”,说白了,就是一点点地凑起来,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

一次令人难忘的签约

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正大“万客隆”准备进军内地,引进的竞争非常激烈,包括广州、深圳等城市都在争,并且他们优势明显。但汕头特区一直没有放弃。我记得有一天,我们得知消息,正大集团董事长正在深圳,我马上想尽办法打电话找到了他,跟他说,汕头可是你家乡,你的商场要是在别的地方落户,那我们可很难跟汕头人民交代啊。董事长听了一笑,在那边回电说:现在是几个地方都有意向,我是哪个都不好得罪呀。接着,他给我出的主意是,如果谁能捷足先登,就跟谁签,商场就落户那。我当场立马回应:那么我下午就到你那里。如果在今晚12点之前我还没到,你跟别人签了,不算失约。但在此之前这段时间,如果有人找你,你就算跑去哪里躲藏,也要顶到今晚12点。董事长在那边听我电话后,哈哈大笑,满口答应。我立即带好材料,和经发局长连同司机一共3人,立即驱车赶赴深圳。当时,国道很不好走,我们马不停蹄,片刻不敢耽搁,到了深圳,已是夜里11点,也顾不上吃饭了,直接奔董事长下榻酒店。或者是董事长心中早有打算,或者是被我们的诚意和承诺打动了,反正当时他二话不说,就把合约给签了。

签完字之后,董事长给我安排了房间,让我休息一个晚上才回去,他准备在第二天抽时间设宴招待我。我跟他说,汕头那边还在等我的消息,我必须马上回去。我对董事长说,吃饭的事就等到你到了汕头,我再补请。并恳请他,汕头正在发展时期,希望他多多发挥侨领带头作用,发动更多的海外侨胞回家乡考察、投资,共同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董事长听后,爽快地答应了。

董事长果不食言。后来,在他的搭桥牵线下,不少外商选择落户汕头。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1982年3月,特区在平整土地的同时,第一根厂房的桩终于打进了荒芜的沙滩,从此宣告龙湖工业区正式动工兴建,到1983年8月,第一栋通用厂房竣工。1984年,汕头正大康地饲料厂领取了汕头的001号外资企业营业执照。随后,香港客商独资的奋威玩具厂开工投产,泰国正大汕头地毯厂也从市区搬入龙湖工业区投入生产。第一栋厂房从动工到投产,前后只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接着第二、三栋通用厂房也相继建成。紧接着,我们紧锣密鼓地引进了香港锦龙制衣、亿兴塑料首饰、澳门华达宝陶瓷等厂家进来投产开工……

汕头经济特区自从1984年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创办至1991年底,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特区共批准开办的合资合作企业、独资企业超过1200家,这些企业分布于周边各县的发外加工点2500多个,发外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从而带动城区及周边村镇的工业、农业、加工业、商贸及基础建设、教育、文化等一大批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些经由特区培养出来的民营企业、非公有企业,就像喷发的火花,星星点点地散布在龙湖、汕头城区、省内外乃至国外,他们现在依然作为特区的一份子,为汕头及地方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我当年在特区负责招商引资这一方面,的确是领悟到“拼命”的精神,用现在流行的话语来说,那就是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归根结底,就是一股杀出一条血路来、勇挑重担和万众一心的奋斗精神;就是凭着“一张白纸好画最美最壮丽的图画”的执著与期盼;就是凭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见识和胆略。

汕头经济特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所体现的正是这一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开拓与创新。

新闻推荐

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教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国人的信仰源头与力量源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符合当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