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工夫茶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郑惠丰把盏话茗 改革开放让茶业迅猛发展
少年学艺,中年有成,随着年龄的增大技艺也愈加高深,荣誉随之而来,这是汕头工夫茶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郑惠丰的茶味人生。从1983年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毕业,郑惠丰30几年如一日深耕于茶叶研制事业,他一路见证了汕头人饮茶习惯的变迁,见证了工夫茶艺的传承创新,也见证了潮汕茶业的发展。
“我的人生有幸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一路走来,有跌宕起伏,有艰难险阻,就像一泡茶,有苦涩,也有回甘。”作为茶艺国家级技能大师,郑惠丰聊起自己的制茶、评茶生涯,既感慨历史的因缘际会,更感恩于特区建立带来的美好生活。
从没钱喝茶到家家户户有茶具
天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许多潮汕“老茶客”,会毫不犹豫地把原本列为末位的茶“晋升”到第一位。每天早起,饮上两杯工夫茶,一天的劳碌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
谈起工夫茶,汕头工夫茶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郑惠丰如数家珍,事茶30多年的他,回忆起自己曾经的经历,还是不免感慨。“我小的时候,茶叶还是奢侈品”,郑惠丰说,改革开放之前,很多汕头人家里没有工夫茶具。当年郑惠丰居住的那个大院有二十来户人家,只有他家有工夫茶具。彼时,普通人家并未能随意饮茶。“有重要客人来了,才去借套茶具,买一泡茶来冲”,郑惠丰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有茶生活是难得的享受。
汕头刚成立特区不久,越来越多的侨胞侨商回家乡投资发展,工夫茶具开始走进普通百姓家。郑惠丰记得,也是在当时,茶叶被调整为三类产品,允许市场自由流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日益美好,工夫茶走进了更多普通人的生活中。以茶为食,慢慢形成了习惯,以至于一些人在一天中少喝一泡茶就浑身不自在,出差在外办事或旅游,行囊中也背上轻便型的工夫茶具。
“汕头人喜欢饭后全家围在一起,烹茗闲坐,啜饮聊天,其乐融融”,郑惠丰说,不管什么场合,只要拿出工夫茶具,立刻就能汇聚人气,心绪渐渐清朗,仿佛时光也慢了下来。
上世纪90年代工夫茶已蔚然普及
今年60岁的郑惠丰是乌龙茶精制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被多家高校和茶叶企业聘为客座教授和技术总监。2013年,国家人社部授予郑惠丰“国家级技能大师(茶艺)”荣誉称号。
谈起制茶的心路历程,郑惠丰打开了话匣子。1979年,郑惠丰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很简单,他喜欢喝茶。毕业后,他分配到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制茶技艺很简陋,都是很传统的手工生产”,郑惠丰还记得,当年市面上糖专店里卖的茶叶都是用灰黄方形纸独立包装的,放在玻璃坛子里有5分“红孩儿”、6分三号混合和8分红袍。
上世纪九十年代,茶业发展进入快车道。郑惠丰回忆称,当时好茶根本不愁销路,一到收茶季,自有顾客找上门,好茶一直处于脱销状态。
如今,郑惠丰每年依然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在茶山或者评茶室。“每年茶青不同,制茶的温度、时机也不尽相同,需要时时跟进”,他说,自己制茶已有30余载,一走到生产车间,闻到茶香,人就感觉精力充沛。
最让郑惠丰高兴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跟着学习制茶、评茶。“以前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大多来自原产地,它是个生计”,郑惠丰说,现在很多爱茶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它是个生活方式,这就是茶文化的力量!
茶铺密集曾成街头一道风景线
潮汕人向以“焖茶饭”著称,“茶”可与一日三餐的“大米”相提并论,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郑惠丰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除了大型连锁茶铺遍地开花外,越来越多的茶铺“依傍”住宅小区设立,茶铺多过米铺,成为颇具汕头特色的一道风景线。
在大街小巷,只要稍有“人烟”的地方,“茶”字招牌总是不时可见,有的小区附近的茶铺可谓多如牛毛,不到1公里的地方,就有近10家茶叶店。“茶行业的勃兴造福了茶商、茶农,也造福了饮茶人”,郑惠丰说,茶对大众生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潮汕,有不少像他这样爱茶的人,从玩茶、喝茶,到以茶为业,追随茶产业的成长,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匠心就是对初心的坚守!回首个人的成长经历,郑惠丰可谓思绪万千,他庆幸自己生逢其时,成为特区建设的见证者、受益者。“饮茶对潮汕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为了解渴或待客”,郑惠丰说,它是潮汕人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是连接海内外潮汕人亲情纽带。而他,将继续坚定不移的做好工夫茶文化的守望者。本报记者 陈文兰 文/摄
新闻推荐
从教育项目的“毕老师”到网络金融的“狐狸君” 肖璟在“跨界”中觅胜道
人物简介肖璟,潮创会北京分会的常务理事。网名狐狸君,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曾任职全球顶级咨询公司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