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警周作钢在拱北口岸坚守国门近40年渔村小关口变身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
自助通道逐渐取代人工,减轻了边检民警工作压力(受访者供图)
“还有3年就退休啦。”坚守国门近40年的老民警周作钢掰着指头数。1983年11月,不到20岁的周作钢便来到了珠海这个“小渔村”,在拱北口岸一待就近40年。周作钢没有想到,曾经的小渔村关口,如今已经连续8年位居全国客流第一大陆路口岸,发展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陆路口岸之一。珠海和澳门间的口岸星罗棋布,两地通关“全天候”无缝对接,就像邻居串门一样方便。
从人工查验到“一站式”车辆验放
周作钢告诉记者,刚到拱北口岸时,他被分配到车辆查验通道。当年没有电脑,也没有现在的大型扫描设备,全部都靠手工申报,司机需要下车填表,交给边检民警核对无误后,上车查验,没问题才可以放行。
澳门绝大部分生产生活物资都供应自内地。每天清晨,当濠江还沉浸在睡梦中,拱北、横琴、湾仔、茂盛围口岸已是一片繁忙景象。一车车带着露珠的蔬菜、活蹦乱跳的鱼虾,一船船娇艳欲滴的鲜花,呈半包围形状环绕着各个口岸,是一条从不间断的供澳物流“生命线”。周作钢告诉记者,为了保障“生命线”畅通,拱北边检站出境车道队的民警们每天4点多就要赶往口岸,5点多便准备上岗,保证鲜活产品车辆在上午8点前完成出境手续。
没有设备辅助,周作钢和同事们仅靠一根根铁条,每天需要查验过往的一千多辆车。“我们曾经查到一辆拉砖头的货车,砖缝用铁条都插不下去,搬开才发现中间用砖头砌好,只留了一条缝,里面躺了一个人,为了偷渡出去。”据周作钢回忆,当时查一台车大约需要10分钟时间,甚至更长,因为有些货物还需要卸下来仔细检查。
2005年,全国首创的“一站式”车辆验放系统在拱北口岸投入使用,边检等3家联检单位采用并联“一站式”电子查验模式,自此,每辆跨境客车的通关时间从人工验放的10分钟缩短到20秒。“一站式”车辆验放系统承担了珠澳两地车辆通关的主要功能,目前经“一站式”通道出入境的车辆每天已过万。
从排队挤满大厅到“秒放”成常态
1999年澳门回归以后,周作钢被调到了行人出境大厅。据周作钢回忆,澳门回归以后,两地往来发展的速度超出了想象。
1999年10月2日,作为当时澳门连接内地的唯一陆路口岸——拱北口岸新联检大楼正式启用,共建有66条查验通道,设计日通关流量15万人次,预计可以满足未来10年至15年的通关需求。但随着国家陆续出台CEPA、“自由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仅过了不到5年,新联检楼查验通道的使用率已接近饱和,口岸通关能力捉襟见肘,处于超负荷运作状态。
特别是自由行开放以后,前往澳门的人越来越多。周作钢回忆,每逢客流高峰期,旅客一波一波地进入大厅,个个探着脑袋等候查验。但是当时工作全部靠人工查验比对,验放速度很难提升。“人多的时候,整个出入境大厅都挤满了人,验放压力非常大。”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发生在2005年3月。在原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指导和支持下,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研发的旅客自助查验通道率先在拱北口岸试运行,电子化通关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次年2月,24条崭新的边检自助查验通道在拱北口岸出入境大厅启用。自助查验通道简化了查验流程,人均通关时间仅10秒左右,相比传统人工查验方式,效率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当时的自助查验通道仅针对持回乡证的港澳居民,内地居民前往澳门依然要使用原始的本式通行证。2007年5月,拱北口岸正式启用内地居民来往澳门的自助查验通道,原本45秒的通关时间缩短至15秒以内,而后随着内地居民往来港澳通行证以及中国护照电子化的不断普及,自助通道越来越多地在内地居民来往澳门的过程中被广泛使用,让拱北口岸整体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出入境大厅通关队伍变得更加有序从容。
截至目前,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已在各口岸建设自助查验通道将近400条,有近80%的旅客实现自助通关,“秒放”成为通关新常态。(何叶舟钱瑜)
新闻推荐
经市委研究同意,陈锐勇同志拟选拔任用。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现予以公示:陈锐勇,男,196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