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张铭志谈疫情下医院管理的“思”与“变” “公立医院应善用管理出效益”
常务副院长张铭志。
2020年上半年,对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医护人员来说,是一场难忘的抗疫历程。“疫情迫使我们思变”,张铭志表示,从抗疫第一阶段严防死守,到第二阶段有序复工复产,再到后疫情时期谋图发展,全院医护人员上下一心,全力推进就医流程优化改革,达成了多项在平时无法完成的工作。
全员预检分检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室”一步到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学规培踏出坚实一步;防盲扶持工作不停滞……在疫情大考下,身为公立眼科医院,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一次次以精益的医院管理,将迎面而来的困难转化为发展机遇。据统计,该院3月到6月总门诊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4%。
“后疫情时代,公立医院应善用管理出效益。”张铭志说。
优化医院管理使诊疗更高效
受疫情影响,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在2020年1月到6月期间,门急诊量117084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4.77%,但随着3月份各大医院正常诊疗的有序恢复,3月到6月份的总门诊量达到90011人,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2.04%。
上半年曾前往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医的患者就会发现,该院除了实行严格的门诊预约制,微信公众号提供分时段预约服务,患者进入医院后从预检到最后拿药“不走回头路”。
对于医院服务流程的全面优化,张铭志表示,“疫情迫使我们思变”,排查固有的工作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和潜在的隐患。按照上级的精神,避免人群聚集,最大化减少患者在医院内的流动,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我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首先开启了住院全程床旁服务诊疗体系,实行智能化一对一病人管理,改变眼科集中排队的检查模式,坚决杜绝在病房诊疗中聚集传播疫情的隐患。随后,我们又启用"专家团队出诊"的看诊方式,在一个接诊单元内,患者首先完成预检项目检查,然后由主治医生首诊,再由专家复诊,整个过程一条直线,既有效防疫,也提高了接诊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诊疗质量。”张铭志说。
据了解,除了门诊系统,该院“一体化移动床旁服务系统”,实现手术患者从入院办理、收费结算、病史采集、查房宣教,到术前术后处置、取药出院等全部流程,“足不下床”完成手术治疗全流程,最大限度地避免交叉感染几率。
从互联网医院到互联网培训
1月下旬,在疫情刚发生、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为解决非急症患者无法到院就诊难题,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赶在1月27日凌晨正式开启在线咨询服务,用信息流代替人流,为患者提供高效率、低风险、无接触的就医途径。至今,每天仍有不少患者采用线上咨询的方式问诊,互联网医院线上接诊人次目前已累计过万。
有了前期“线上抗疫”的成功经验,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为满足院内80多名住院规培生的规范化培训需求,紧急整合医院优质教学资源,通过自主研发的网络培训平台,截至6月份结束,共开展149场基层医院眼科线上培训,线上培训82680人,总浏览量145325人次,满意度达98%。
“后疫情时代,迫使培训老师每天坚持线上备课,开展线上手术演示、线上教学查房。一开始,我们的老师为本院规培生而备课,后来发展到全国22个省、即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防盲扶贫足迹所到之处的医院、医学生都在听。我们将疫情化危为机,将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线上培训的触角延展出去,发现了在开展线上培训领域的更多可能。”张铭志说。
同时,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的基层医联体帮扶工作不曾停滞,半年来仍坚持派遣医生赴基层开展防盲扶贫手术,当好基层眼科医疗机构的技术后盾。上半年,医院共外派手术专家46人次,完成门诊量152例,完成手术量为268例,手术带教46例。
在科研创新方面,2020年上半年全院共发表文章24篇,其中中文9篇,SCI论文15篇,疫情防控相关专业论文7篇;科研立项共40项。眼底内科专家岑令平主任的课题《酪蛋白激酶—II在视神经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新闻推荐
以完成存款业绩为由,银行行长诈骗750万元后逃匿。7月13日,裁判文书网披露广东省高院裁定,对汕头潮阳融和村镇银行原行长林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