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信仰不忘初心,老革命冯德忆特区建设峥嵘岁月 “拓荒牛精神”是奋进的不竭动力

汕头日报 2020-07-01 01:39

引子

1949年,冯德成为闽粤赣边纵队战士,那时起他立志听党话、跟党走;革命胜利后,他服从组织安排来到汕头工作;195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特区建立,冯老带领一班特区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搏浪前进,以“拓荒牛精神”谱写出了一首激荡人心的“特区之歌”。

流年可以带走青春,但总有一段经历镌刻着岁月的峥嵘。“我还想把当年参加革命跟党走的经历梳理成文,明年献礼建党100周年”,说这话时,冯老眼里透露出由衷的喜悦。

时光可以改变容颜,但总有一种讲述能唤醒尘封的记忆。倾听着冯老的故事,那个关于特区拓荒牛们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的集体记忆再次被唤起。

口述

为特区规划建设筹备组让房

我10多岁参加革命,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亲眼目睹了特区建立40年来的巨变。

时针拨回到40年前,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汕头经济特区建立。当时,住房之难,曾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那时候,我们的房屋多是平房老屋,人口多,面积小,三代人挤一间房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汕头居民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

也是在当时,不少机构部门为办公场所发愁。1980年底,汕头市外贸局5层综合楼刚刚建成,分为办公和宿舍两大区域,将解决无房户、住房特困户以及大龄青年结婚住房等困难。有一天,市有关领导提议把我们局的综合楼四楼作为汕头经济特区规划建设筹备组的工作用房,这对于我们全体员工来说,简直是“晴天响旱雷”。那时候,单位的房子十分紧张,如何熬上一套房子成了大家共同的忧虑。

我们几位局领导和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开会讨论研究,有部分员工对此事很难理解和接受,摆出了许多实际困难,“我们做饭、睡觉都在一个屋里”“狭小的空间,简陋的生活用品,来个亲戚都放不下脚”“住房一直扰动着大伙敏感的神经,好不容易看到希望,突然就破灭了”……

我详细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和支持创办特区的意义,“特区之特,重在解放思想,重在直面问题!”经过一番争执之后,我们形成共识:为了汕头特区的建设,我们把房子让出来!

随后,我们着手修改综合楼用房方案,包括改建五楼和六楼的梯间、在六楼天台加盖八间简易平房等,想方设法解决无房户的燃眉之急。

现在回想,特区之所以能发展得快,也得益于它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政策鼓励创新发展,特事特办。

第一家广告公司横空出世

改革开放40多年,广东以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姿态,成就了许多个“第一”,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汕头经济特区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行动,也创造了很多个“第一”。

1980年,汕头市广告公司批准成立,性质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也即是汕头第一家国营广告公司,由我兼任公司经理。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凭着省、市的“红头文件”,我迳向财政局申请了两千元作为公司开户银行资金。

1981年初,公司在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对面立起一块广告牌,吸引无数过往的群众围观,“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条广告引发热议。这是改革开放之后,汕头的第一块商业广告牌,虽然形式仍然很单一,但也是广告形式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事实上,这块广告牌来之不易。我当时好不容易和一外商谈下来这个广告,公司员工知道后都很兴奋,广告制作也很简单,靠手工绘制。但很快就遭到城管、公安局等部门的强烈反对。不得已,我们向市有关部门打报告,理由很简单,既可以增加公司收入,为职工谋福利,又能帮国家创汇。

第一块户外广告牌成功推出后,表现形式不断创新,汕头的广告市场可谓流光溢彩,百花争艳。随后,配合市政府编撰的第一本《外商投资指南》闪亮登场,由广告公司招揽国内外广告商,筹集资金,印制中、英文版本的广告册,扩大汕头在海内外的宣传与影响,成为各级领导和外商的决策参考。广告逐步多了起来,我们公司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

很快,广告牌风靡整个鮀城,除小公园开埠区外,无论是戏院、广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还是单家独户的门面前都会有户外广告牌的“身影”,异军突起的广告牌开创了汕头广告业的新时代,从单调的“无创意时代”到各种广告形式“层出不穷”的转变。

来料加工001号业务正式诞生

乘着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国家发文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创办出口加工区,还下发了对外开展“三来一补”的有关规定。据此,汕头市政府决定成立市引进办公室,由外贸局、计委抽调人员组成,我被委任为引进办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在友好合作、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双方代表就毛衣来料加工业务进行了充分协商,一致同意达成协议如下……”,在多方帮助和努力下,我们一路奔波到广州,与港商林周如兰女士签订了汕头市来料加工“001号”协议书,主要是负责手工钩制马海毛毛衫,配以珠片装饰,将“三来一补”带入汕头。

回汕后,我将该加工项目具体落实给当时的同平区火车街道办事处,该街道一家工场(后来才组建毛衫厂)很快投入生产,获得了第一笔对外来料加工工缴费收入,展开了一段被载入史册的合作。

“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当年,这样的生产场景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投入生产热情的人们,无暇思考这一业务模式会对特区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很快,这一业务模式推广开来,几年间在汕头遍地开花。

特区精神让我带头吃起了“螃蟹”。学费是愿意交的,但是,我们也不放弃探求一条少交学费或者不交学费的路子。汕头的毛衣等加工生产进入高峰期,而整个汕头也因此掀起了一股大办“三来一补”企业的热潮,解决了大批城镇闲散劳力的就业出路。三五成群的家庭妇女聚在一起织毛衣做手工,成为大街小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当时,这算是“敢为天下先”的壮举了。

如今有人问我,您那么高龄了,还操那么多心干嘛?我觉得改革是无止境的任务,40年,变的是时代风貌,不变的是“拓荒牛精神”。这块沃土不仅让我的才学得以施展,更让我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感恩党,祝福汕头!

摄影:本报记者 陈文兰

档案

人物:冯德,89岁。离休老干部、高级经济师。

时间:2020年6月27日下午

地点:市区冯德家中

记录:陈文兰 莉莎

新闻推荐

汕头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29号)

《汕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汕头市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和〈汕头市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违法行为条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