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助力新时代 中国实现“良法善治”

南方日报 2020-06-02 06:26

“只有这个时代才能产生民法典。”金平说。这位98岁的法学专家此前曾三次参与民法典起草工作,被称为中国“当代民法史活化石”。曾将民法典作为一生执念的他,如今终于夙愿得偿。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适逢决胜全面小康之年、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宣告诞生。

作为西南政法大学的资深教授,金平认为,编纂民法典,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民法典对民众的安居乐业、社会的长治久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基础性价值。”他说。

回顾新中国有关民法典的立法活动,制定颁布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具备重要影响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法典,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条件包括:强有力的党的领导、稳定和平的社会环境、充分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及法学实践有了相当丰厚的积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事立法以婚姻法为开篇,开启了全新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以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的制定为标志,中国民事立法速度加快、种类完善、科学有效。

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民法总则以民法通则为基础,经过完善和发展,成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

民法总则同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体”成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后,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经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国民财富不断积累、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使中国快速迈入大数据时代,中国人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希望可以获得更加充分、更加有效的权利保护。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人张业遂介绍,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与此同时,这部法典也集合了中国法律人的智慧。有学者曾经统计过,本次民法典编纂新编或修改了数百个条文,约占总量的一半。这其中许多更改,都源自学者的讨论与交锋。

“物权编的内容是我最关注的部分。”武汉市民彭凡说,他所在的小区是一个居住人口超过一万人的大型小区。物业与业主之间的问题与纠葛,由于无据可依,难以处理。民法典物权编部分的内容,将为调整物业纠纷等民商关系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从内容上看,不单单是物权编,民法典各编内容都几乎是为老百姓“量身定制”的。“居住权”“子女抚养”“隐私泄露”“高空坠物”“高铁占座”……民众日常生活当中关心的各类问题,都可以通过民法典寻求解决答案。

“和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的民法典相比,中国民法典在21世纪编纂,具有后发优势。”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研究室主任谢鸿飞认为,“中国民法典的特色集中体现于中国性与时代性两方面。”

民法典在第一编第一章中就规定了立法目的和依据。其中,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体现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鲜明中国特色。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贾宇认为,“树立优良家风”“敬老爱幼”等相关内容,凸显中华文化的印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这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贾宇说。

因应着近些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在全新诞生的民法典中,亦有不少内容回应当下生活中已经出现的问题,或是为未来生活可能出现的问题留出空间。

作为一部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法典,民法典的概念与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现实,即便是一些相对复杂抽象的概念与规范,其语言也体现出平易近人的特质。

“平易近人的特点会让人觉得民法典"好懂""好用",有助于民众增强法律意识,也体现出立法为民的理念。”青年商事律师、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博士林耀说,“有理由相信民法典将为老百姓安居乐业提供更多法治保障。”

此间接受采访的法学专家普遍表示,新通过的民法典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过程,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将推动中国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更高质量的“中国之治”。

新闻推荐

志愿者黄惠华用真情投身公益 帮助他人就是最大的快乐

在小公园开埠区,有这样一个群体,用爱谱写着文明的乐章,他们就是开埠区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