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人才回乡 培育后备干部 潮南区公开招聘200多名大学生村官和专职人员到村(社区)任职

汕头日报 2020-06-28 01:27

“今天上班后一直忙着整理补充创文工作资料,等会在附近随便吃个饭后就得接着做。”6月15日上午11时,25岁的周跃彤在潮南区峡山街道桃溪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室里边整理文档材料边对记者说。这位在广州念了4年大学的本科生,毕业后返回家乡并通过全区选聘村(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成为社区居委会专职工作人员,至今已工作了一年多时间。

创新后备干部培养模式

周跃彤是土生土长的桃溪人,大学期间就确立了毕业后回家乡发展的志向。参加工作后,在社区“两委”干部的带领指导下,她先后参加了创文迎检、疫情防控、防汛排涝、雨污分流建设、经济普查、检查食品卫生、排查消防隐患等多项重要工作,还经常参加区、街道组织的一些中心工作,包括去年盛夏参加区委组织部组织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验收活动,3天之内跑了全区100多个村(社区),得到了很好的磨炼。“整个人几乎晒成"黑人"。基层的工作很杂,做起来也累,但的确让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特别是如何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周跃彤深有感触地说。

“她的综合素质不错,工作认真负责,组织能力比较强,是块好料子。”桃溪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周庆声告诉记者,电脑办公和文章写作是周跃彤的强项,她的到来补强了居委会在这方面的短板,提高了工作效率。近期她已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发展对象。

“大农村、小城区”是潮南最大的区情,全区现有232个村(社区),其中230个为行政村或涉农社区。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潮南区近年来以实施“基层铁军锻造行动”为载体,从“选、育、管”三方面同时入手,创新村级后备干部综合培养模式,锻造一支乡村振兴生力军,为厚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有效保障。

实施农村“人才回乡计划”

潮南区委明确提出每个村(社区)应配备2至3名4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在“两委”职数限额内优先选拔年轻干部,努力增强村级班子的战斗力。该区不拘一格降人才,从优秀的现任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群团组织负责人、致富能手、复退军人、创业青年、回乡大学生、联防队员、乡村医生等重点群体中推荐选拔,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目前,全区已储备村级后备干部799人,其中35岁以下404人,占50.6%;大专以上学历172人,占21.5%。

结合基层村级干部培育需求,潮南区实施农村“人才回乡计划”,出台激励政策和措施,加大吸纳本地籍大学生回乡工作力度。2018年以来,该区在全市率先向社会公开招聘45名事业编制的大学生村官、185名村(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到村(社区)任职,为农村基层工作注入了一股清流。

强化培训锻炼大胆使用

“我们区对村级年轻干部实行全方位、多层面、长时间的教育管理,将村级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纳入全区干部培训计划统筹考虑。”潮南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在强化学习培训的同时,该区全面推行村(社区)后备干部跟班锻炼制度,从2018年至2020年分期分批选派村级后备干部到区直机关、镇(街道)进行跟班锻炼,有的放矢开展实职岗位锻炼,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村(社区)干部与后备干部“结对子”,搞好传帮带,让后备干部提前参与村级管理。

为切实解决“备而不用”“培而不用”的问题,潮南区引导各村(社区)在当前各项急难重任务中大胆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当“两委”主职岗位出缺时优先选配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当“两委”其他岗位出缺或调整干部时及时按程序推荐后备干部充实进班子。去年以来,全区共有106名优秀后备干部进入村(社区)干部队伍。

本报记者 王开颖

新闻推荐

“严管+共创”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潮南区陈店镇打造陈贵公路文明示范路提升创文成效

本报讯(记者蔡僖婕)“门前三包”制度是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重要措施,发动全民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秩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