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春日(2)
女的大长腿,四瓣花瓣如纤纤玉指。花管到花蕊,大长腿到玉指,橙黄鲜亮,如火焰般团团簇簇,在枝头燃烧。顾名思义,无忧花又名“火焰花”。无忧花长在无忧树上,四月以前,呈紫色。一进入四月,云山似乎就是无忧树无忧花的主场,C位出道不在话下,远观无忧树如一座座金灿灿的宝塔,养眼得很。
关于无忧花还有段“古”。相传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诞生在无忧树下。毫不夸张地说,无忧花见证了佛祖的诞生。相传,摩诃摩耶王后临盆前,按照风俗要回娘家生产,途经蓝毗尼花园时,欲伸手采摘无忧花,不料惊动了胎气,于是在无忧树下生了释迦牟尼。无忧树不但喜庆还非常有佛缘,又称为“佛诞树”。与其说孩童“无心插柳”,不如说唯善良纯真方能结善缘。孩童的无忧花来自能仁古寺牌坊旁的一株无忧树。不远处的“无尘境界”碑刻旁,也有四株无忧树。若要问云山中最大株的无忧树,非广州碑林《白云山赋》碑侧的那株莫属。能仁寺与碑林都是云山上最古老、最有味道、最有灵气之地,“佛诞树”还真会挑,真有眼光。
好客的广州街坊,邀约武汉归来的人们,哪天得闲时,请到云山无忧树下走一遭,品品无忧花下无忧愁的滋味。
饺饺震
1800多年前,东汉“医圣”张仲景是个了不起的“国宝”。除了医术高明外,还是资深的美食家,他目睹穷人饥寒多病,发明了具有驱寒治病功效的“祛寒娇耳汤”——饺子。1800多年来,朝代更迭,不变的却是人们对饺子的一往情深。有钱没钱,无论身处社会的哪个阶层,在中华传统食物饺子面前,那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平等”。一进入腊月的门,天南海北的外乡人,步履匆匆,朝家乡聚拢,心心念念着团圆饭。纵然昨日在“地球村”走来走去,春日终归是要掉进母亲的碗里,吃一口母亲亲手包的饺子,心灵得到了慰藉,可谓“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饺子的别称多着呢,又名娇耳、焦耳、箍扎、扁食、煮角、子孙饽饽。馅料、大小因南北、境内外不同而迥异。馅料上有茴香、芹菜、韭菜、白菜、香菇、酸菜、油菜、鱼肉、野菜、蔬菜、海鲜、红糖甜馅等各种肉馅,形状上有鱼形、元宝、月牙、钱包、小锁等。若要按地域区分,大江南北的花样已经数不过来,还有“走出去”的,饮食文化输入典范的各种外国饺子。如朝鲜、越南、印度、墨西哥、意大利、匈牙利等国的饺子,无不与所在国的风土人情、饮食习俗息息相关。俄罗斯的加大号饺子与匈牙利果酱、土豆泥馅的迷你号饺子PK,哪个才是你的最爱?饺子在烹调手法上,有水煮、蒸、煎、烤等,让饺子单独唱一台大戏“饺子宴”绰绰有余。
重庆的苏老师20年前,上大学第一次来到皇城根儿,吃到第一口茴香馅的饺子,起初有些抗拒,不习惯茴香特殊的味道。没想到毕业留校多年,如今她已是完完全全的茴香“饺子控”。“一周至少吃两次。”东北的小陈,第一眼看到广式饺子虾饺,不以为然,直呼“花哨,个头小,不顶饱。”一晃十年过去了,爱上虾饺就如每月登一次白云山这般“雷打不动”。“白兔虾饺,精致可人。”尽显粤式美食的秀色可餐、活色生香。粤式饺子还有鱼皮饺、马鲛鱼肉饺、鲮鱼饺、草鱼馅饺、元贝饺、蛤俐饺。视饺子为点心的潮汕人,在饺子的进化方面也有贡献,红糖馅、花生芝麻馅、马蹄鱼肉馅……正如去年“搞搞震”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导演编剧饺子,哼唱起了《饺子歌》的莫言老师,他们都爱“饺饺震”。见证了中华文脉发展的美食饺子,新的一年继续引吭高歌、独领风骚。
蟹黄粥
古人有云,“大隐隐于市”。我却说,“大隐隐于塔”。
东望洋灯塔,又称松山灯塔,是澳门东望洋山顶的制高点,亦是中国澳门于世界地图之地理定位。塔脚底下,有不少星级酒店的厨神,他们的看家本领便是一碗鲜甜糯软的蟹黄粥。畅游濠江,光是猪扒包“医肚”是非典型的吃货,来碗软壳蟹的蟹黄粥才是人间美味。
无独有偶,澳门的厨神将绝活手艺,毫无保留地在花城“开枝散叶”。仲春,我来到花城制高点小蛮腰塔脚下。近日,新开的一家专营蟹黄粥的店铺。虽价格不菲,但仍需提前三天预定。一只软壳蟹的蟹黄不过体重的十分之一。软壳蟹珍贵,软壳蟹的蟹黄更珍贵。资深吃货勇叔,嘴巴叼得很,独爱食软壳蟹的蟹黄粥。大摇大摆,横行霸道的螃蟹,在勇叔眼中,不再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外表再强悍威风的,也有软弱的时候,螃蟹也不例外。勇叔眼中,饱含甲壳素、蛋白质、多种矿物质的软壳蟹,是他们这类“有口福”人的心头好。
螃蟹的威风不是天生的,一生历尽艰辛磨难后,特写在“脸上”的。《梦溪笔谈》中称,关中人不识螃蟹。故而家中有患重疾的人,门口悬只螃蟹,辟邪驱鬼。沈括幽默说,人不识,鬼亦不识。蟹苗、仔蟹、幼蟹、成蟹,蟹这短短的一生要脱壳18次。手手脚脚长大了,原先的盔甲无法“装”下,于是壮士置之死地而后生。盔甲、腮、食囊、内脏,统统舍弃,破釜沉舟。全身的精华浓缩到旧壳与新壳之间,待四肢全部解除待命后,果断地将精华素(碳酸钙)匀及全身。软壳变成硬壳这个过程,约摸两小时。软壳蟹的最佳食用期,是刚刚完成蜕变的半个小时内。用手指使劲撮大将军的脊梁骨,永不会碰壁,也不会遭遇锋利爪子的威胁。人有弱点,螃蟹也不例外。厨师都晓得,软壳蟹非常珍贵,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还对商家、厨师的烹调技术、火候、运输储存等有较高的要求。不是铁锅炒出来的软壳蟹,还不能算上乘,不够镬气;不是软壳蟹的蟹黄煲出的粥,不能算是粥界帝王级的佳品。走进一家标榜正宗香港避风塘炒蟹的酒家,如果商家能煞费苦心地挑选原料为软壳蟹,那再贵再远都要去,良心商家才会选用软壳蟹,正宗一词如假包换。
螃蟹的自我革新深入骨髓,大彻大悟,是流血革命性的。在面对自我成长、抉择时,人也要像大将军般果断坚决。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左转,向右转,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了常道,或许就是平庸的开始。《爱拼才会赢》这首歌真是应景。
执扇扑蝶
在下至7岁上至70岁都直呼“女神”的新时代,周边的女性朋友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越发高涨。虽有浮夸抱大腿嫌疑,但任何人崇尚美追求美,终归是好事乐事,恭维者和“女神”,不约而同会心一笑。上班一族的女性,无论婚否,在“女神节”当日都能享受带薪的半天假。“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当然不负韶华,调个双休,好好充分利用,约上闺蜜,来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初春悄然而至,正是赏花游园的最佳时节。
公园里,花丛中,人比花好看,还是花比人好看,这是一个比哥德巴赫猜想更棘手的难题。人的正面、侧面,光的前侧光、后侧光或是顺光、顶光,来来回回的调试、摆拍,考验着耐心和人性。这个角度好,快来;那个角度也不错,试试。这景儿刚按下三角按钮,那景儿又按下了FN键,马不停蹄地换地儿,手指健美操不停地比划。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轻轻地落在花蕊上。女神们的注意力立即落在灵动的蝴蝶上,此时的花成了配角,花花世界有了蝴蝶,多了几分生气和朝气。女神们钟情于邀蝴蝶同框并非今人的特立独行、奇思妙想。庄周梦蝶、梁祝化蝶、宝钗扑蝶……古人对化蝶成蝶扑蝶情有独钟,确实让很多今人不解。蝴蝶首先是害虫,毛毛虫的虫卵,肆意地撕咬绿叶,获得生存的营养,成熟后吐丝结茧,过些时日后再破茧而出,扑哧扑哧地飞向天空。丑陋的虫卵到一飞冲天的生命,在古人眼中,蝴蝶是美丽自由的新生命,是追求人生自由物化的另一个“我”。
据《熙朝乐事》载,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是宋代的花朝节,在东京汴梁(今开封),执扇扑蝶是女人过节的主要娱乐项目。今儿的女神节放假享乐,并非独创,古已有之。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达到世界较高水准的宋代,显然女性的地位在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如假包换。宋代以后,美人扑蝶是历代文人、花鸟画家热衷的艺术题材。历代的画家,宋代的赵昌、李安忠、明代的戴进……不胜枚举;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宝钗扑蝶是诱人的诗性场面;在民间,中国历史上的扑蝶之戏大为流行。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蝴蝶被尊称为“花月之神”;多情女人被称为“蝴蝶夫人”;“坏女人”被贬为招蜂引蝶,称为“花蝴蝶”“蝴蝶迷”。
古人寄情于蝶,系关于蝴蝶的思考,在于其哲学化、宫廷化、传奇化;今人钟情于蝶,系关乎蝴蝶的反思,在于新时代女神们自我更新自我追求。蝴蝶与中国文化日趋冲淡的今天,美丽而自信的蝴蝶大多被 “有限”地制作成标本,或放置博物馆的橱窗,或挂于展览馆的墙壁,用于“好孩子”们上通识课的教材。在人人努力拼搏、向前冲的当下,女神们不妨“以退为进”,仿照宋代的小姐姐们,执扇扑蝶,纵情于蓝天白云之下,奔跑在广袤而辽阔的大地之上,酣畅淋漓地抛开一切烦恼忧愁,活出真我的精彩。
新闻推荐
不断提升汕头辐射带动能力 市人大常委会赴濠江区调研经济建设和职业技术教育工作
本报讯(记者陈冬琪)昨天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代理主任郑通声带队到广澳港区、汕头技师学院、保税区等地,就经济建设和职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