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剪纸代代传
□黄光月
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每到年底,很多亲戚和左邻右舍都会来请和我们住在一起的老二叔(妈妈的亲二叔)帮忙,剪一些猪头花、鸡鸭花、乌鱼花、斋菜花,用来装饰祭神的供品。老二叔总是有求必应,忙得不亦乐乎。有一次,一位亲戚想绣一幅祭神桌上用的“围裙”,还请老二叔帮她画一幅鸳鸯荷花图,老二叔特意放下手中其他的活儿,为她在一块红绸布上细心地描出一个很精美的剪纸图样。最后这位亲戚按老二叔的图样,真的绣出了一幅很美的围裙。老二叔的手艺可真不简单。
我后来才知道,老二叔的手艺其实就是传统的潮阳民间剪纸。它被誉为潮阳“三瑰宝”之一,与英歌舞、笛套音乐齐名。1997年,潮阳还因此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剪纸艺术)之乡”。
也许是从小受到老二叔的影响,从未玩过剪纸、只是有些画画功底的我,长大后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竟也剪出一幅剪纸作品《魅力潮阳,海滨邹鲁——海门莲花峰》,还有幸去参加了2006年国庆节期间潮阳区在铜盂明安里举办的“我爱家乡山和水”书画作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笛套音乐·剪纸)巡回展演活动。当时全家人都特别高兴,特意集体前往明安里参加此次活动,大家还特意站在我的作品旁拍了一张照片。
没想到,这张照片在十年之后又带来另一个惊喜:2016年母亲节前夕,女儿拿着这张照片参加《羊城晚报》官方微信、羊城派APP“派派团”联手重磅推出的“爱在母亲节——嗮妈妈赢钻石”活动,结果入围28强,进入公众投票环节。
也许是与潮阳剪纸有情结,女儿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曾经送她到潮阳区文化馆举办的美术班专门学习剪纸。当时女儿剪了一只特别漂亮的小蜻蜓,得到潮阳剪纸传承人魏惠君老师的表扬。女儿还就此事写了一篇小作文《学剪纸》,被刊载在2005年12月26日《汕头都市报》芳草地栏目上。她在文中写的一些关于潮阳剪纸的内容其实都是老师教的,比如“剪纸的形式有阴剪、阳剪,阴剪就是线线相断,阳剪就是线线相连”,“剪纸的表现语言又有月牙形和锯齿形”,等等,都特别有意思。
“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这两句诗应该是诗人对潮阳民间剪纸最真实、生动的描写。而我讲述的,则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关于潮阳剪纸的一些事,以此向我的家乡这一特色文化遗产致敬。
女儿当年在作文里提到,老师告诉她潮阳剪纸如今在中国十大剪纸中排首位,她很自豪。我也为此感到很自豪。我想,老二叔如果知道这些事,一定也很自豪。
《“乡音”征文》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投稿请发至邮箱:hdjs@ycwb.com,并以“乡音征文”为邮件主题,个人信息请提供电话、身份证号码。
新闻推荐
学校公号二维码专题又到升学季,很多家长又开始烦恼——公办摇号,民办也摇号,今年升学真的好难!过去的四大豪门已经成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