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尽其用稻草也是宝
■ 陈玩真
潮汕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雨量充沛,水系发达,适合水稻生长。据《潮汕史》记载,在唐代,稻作农业已成为本地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新中国成立后,因长期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生产方针,潮汕地区的耕田比例较大。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潮汕平原水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1957年澄海县全年粮食产量平均亩产1257市斤,《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澄海县志》)。
潮汕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如此之广,粮食产量如此之高,那每年两季稻收割之后,大量的稻草又是如何处置的呢?除了烧成草灰当田间肥料,勤劳智慧的潮汕人民更将稻草应用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稻草资源。
收割完水稻后,将散落于田间的稻草一把一把扎起,称作“打草攥”,分开竖立晒干。几天后,家里的青壮年劳力就到田间将草攥挑回家储藏起来。田间剩下一些没用的碎草,称“草寇”,这时才点起一把火,烧成灰当肥料。也有人连草寇也用抠耙耙回家当燃料。
稻草挑回家后,家里阿嫲空闲时就会搬张小凳子坐在灶间或户外,将稻草缠成一小捆一小捆,如同小枕头一般,平时烧火煮饭用一两捆就可以把火点起来,再烧柴。
家里的大人将稻草抽取出来,去掉碎草,挑一些长度够长有韧性的稻草浸在水中,半天后晾干,然后招呼家里的小孩坐在长凳上帮忙绞索。长凳上有一个小圆洞,可以插绞索的工具。绞索工具形似一个T字形的小架子,架上左右有两孔,孔外一头带钩,一头装转轮,两孔两个转轮。绞索时,大人在凳子前方用浸泡过的稻草挂在钩上打结。小孩坐凳上,按顺时针方向转轮,大人根据转轮速度不停地饲草(塞草),边饲边后退,稻草在转轮的转动下慢慢拧成绳子。大人右手饲草,左手还要不停地将前面成形的绳索按压揉捏,力求每段绳索都结实光滑,稻草就夹在两大腿间。如果两孔同时用,需要两人饲草,两人转轮。
在以前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样的草绳可以用来捆绑稻草、木柴,可以扦篱,可以在台风来临之际绑石块固定草寮屋顶的稻草……总之,草绳在民间生产生活中应用极广。
稻草除了当燃料,制绳索,农村的养殖业上也是广泛被应用。养鸡养鸭的人家用它们来做下蛋的窝;冬天养鹅的人家用稻草给小鹅仔取暖,每天都要更换新的稻草;养猪的人家整捆整捆的稻草扔在猪圈给猪睡觉用,冬天别的地方有的人家还用稻草编成草帘子围住猪圈,给猪御寒取暖。农业方面,稻草编成的草索除了扦篱固定篱笆可用,还可以在初春时扎成小捆栽在苦瓜苗边,挡住寒风护住小苗。种菜的农民用稻草把菜扎成一捆一捆,方便售卖。
除此之外,主妇还用稻草刷便器。将便桶倒干净,抓起一把稻草往小溪边或池塘边,撒一把沙子,用稻草三两下就把便器刷干净了。以前塑料刷没有那么普遍应用,床板也是可以在溪边用稻草刷洗的。
在农村晒菜脯时,稻草也必不可少。先用稻草当垫,萝卜整齐摆放在稻草上曝晒;傍晚将萝卜收起的时候,又可以用来盖住萝卜;菜脯晒干装入瓮中,菜脯上面放一层稻草,再密封,稻草在瓮中可以吸收潮湿水汽,起到诸如干燥剂的作用。
在潮汕沿海各村的创村史上,经常会提到先民在开荒耕作或捕鱼之初,常往返于原住村与田地之间。为方便生产生活,他们用稻草搭寮在田间居住,久之人越聚越多而成为村落。汕头沿海的村落如辛厝寮、合仔寮、南畔寮、三寮等村名即来源于此。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逐渐减少,稻草在潮汕民间生产生活中逐渐淡出,绞绳成了70后80后儿时的记忆。现在农村的主妇不用用稻草烧火或刷洗东西了,种菜的农民改用塑料绳绑菜了,晒菜脯的人们没稻草也能用别的器具来代替。但能弄到稻草的农民,还是会在家里藏一捆稻草,以备不时之需。至于带寮字的村名,作为一种地名文化,则一般会永久地保留下来,让后人能从村名中窥见先祖创业的艰辛。
新闻推荐
澄海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53.8万村民喝上“放心水”
本报讯(记者蔡晓丹)今年春节后,澄海区上华镇岛门村的华侨水厂停止运营,村里的自来水全部改由上华水厂供应,结束了岛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