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遇见更好的自己

汕头日报 2020-03-07 01:14

赖小林 (汕大医学院心理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谢郁珊(汕头二中副校长,金平区作协主席)

洪梅(杂志编辑)

□ 本报记者 吴湘红 文/摄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让女性拥有聪慧的头脑、敏锐的直觉,更拥有优雅的气质,以及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在此次抗疫行动中,汕头的知识女性发挥所长,为社会尽自己一份力量。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董卿可谓将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在台上,她举手投足间的从容和优雅让人赞叹不已,而这一切,得益于她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人说,董卿的气质里,藏着她走过的路,读过的书。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现实生活中,不少女性因为爱好读书而拥有温润如玉的气质。许多时候,我们可能以为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就在你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中。在爱读书的女人眼里,你能看到诗情画意,看到碧海蓝天。三八妇女节将至,让我们走近3位女性,听听她们对读书的感悟。

读书让生命之树常青

赖小林 (汕大医学院心理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知性儒雅的赖小林酷爱读书。她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读书时,她就经常泡在图书馆里,因为图书馆里面很多属于孤本的书是不可以借出的。为了多看一会书,她甚至中午的时间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吃个面包喝点水当午餐,如饥似渴地看书,她说,当时感觉这样的日子很幸福。因为专业的关系,赖小林读的大多是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书,看这些书,可以跟工作结合起来。兴趣广泛的赖小林也爱读世界名著和诗歌,特别喜欢雪莱和泰戈尔的诗。她也喜欢看哲学方面的书,比如黑格尔和康德的哲学。诗歌让生活多了些浪漫和幻想,而哲学让人更科学清醒地看待世界。

赖小林喜欢看不同的书,因为她觉得每看一本书,就能走进那个作者的内心世界。比如读不同人物写的传记,你就能领略到不同的人生。在她看来,这跟她的专业也有关系,因为她是学心理学的,就是研究人的,所以多读不同的书,有助于更好地走进来访者的心中。

赖小林说,读书是一种习惯,永远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她觉得,一个人要永葆青春,就是要不断地学习,一个人老了的标志,其实首先是一个人知识结构的老化,不能够兼容并蓄。若要生命之树不老,就要用知识去浇灌它,才能让生命之树常青。现在社会上有不少读书分享会,只要有可能,她都会争取去听,看看别人读什么新书好书,有什么好的理念可以分享。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够帮到更多的人。

也许正是在学习路上永不停歇,在赖小林身上,总能感觉到超越年龄的活力和激情。哪里需要她,她就奔向那里。当年汶川地震中她奔赴前线做心理干预辅导,此次抗疫行动中,中科院心理所启动“抗击疫情安心计划行动”,她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主要专家之一,在国家“安心大讲堂”主讲“热线志愿者的心理赋能”。她还参加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工作,在喜马拉雅频道开通“女性自我关照”节目、并在线帮助云学习下儿童青少年与家长的沟通,被誉为给人们戴上“心理口罩”的心理学家。

生命因阅读而更加充盈幸福

谢郁珊(汕头二中副校长,金平区作协主席)

对谢郁珊而言,有记忆的地方,就有书籍的影子。书在她的生活中一直不可或缺。平时,书只能是在时间的缝隙里,零零碎碎地看着。每逢假期,才会有一段时光,可以静静地阅读。生命也因阅读而更加充盈幸福。

谢郁珊喜欢读的书大致有三类。文学类是从小就偏好的。因为去年有文学前辈讲到一些文学名著里的细节描写,记忆已经有点模糊了,所以近期基本是在翻看以前的书,简·奥斯丁的“为天下有情人树立一个榜样”的《傲慢与偏见》;茨威格的燃尽生命不求回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司汤达的“意识流小说”《红与黑》;泰戈尔美丽的《飞鸟集》《草叶集》;以及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其次是专业类以及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比如最近在看的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描写一位青年与日本哲学家的谈话录,谈的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以前也看弗洛伊德、荣格的书。这也许与她的职业有关,因为比较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所以也阅读了不少的这类书。最近因为疫情的影响,比较关注这一类的新闻,现在手机上关注了《人民日报》、新华社、财新网等的公众号,也关注了方方日记和小引日记。

书本的熏陶让谢郁珊多了一份恬淡和豁达,在与学生相处时也多了一份宽容和理解。郁珊说,对于一个女性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自身的愉悦,更有对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许是看到书柜上满目的书,也许是看到姥爷和妈妈看书的身影,女儿自小喜欢看书。郁珊只建议她看什么书,但不强迫她看什么书,而且无条件支持她买书。所以小姑娘上大学以后,灵感迸发,写了不少读书笔记。

最是书香能致远

洪梅(杂志编辑)

洪梅,一位喜欢吟诗作画和花花草草的杂志编辑,一直相信书中自有山水,可与岁月静处,书中有草木,可以怡情,有张力的文字让她勇敢做梦,诗意栖居。

洪梅说,越来越浮躁的年代里,生活方式千变万化,已经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看完一本书,当宁静致远成为这个世界中一个高贵的语境,这份简单的幸福便是阅读所能给予的。当洪梅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总是舍不得把它一口气读完,而是刻意放慢阅读速度,字斟句酌地感受,跟作者如遇知己。每一次阅读都像经历一次灵魂的升华,终极目标是把自己读懂,放下书,站起来,走出去,做最好的自己。

洪梅说,现在人们总感叹太忙,根本没法看书,其实有一种新型的读书方式——听书,可以弥补这种遗憾,“我经常在做家务、上下班开车的途中听《百家讲坛》和蒋勋《美的沉思》,不仅拓宽知识广度更带给我立体的阅读感受。”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抗疫过程中涌现出可歌可泣的无私大爱和在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怀感召下,洪梅写了《蝙蝠》、《戴着口罩过年》和《谁家玉笛唤春归》,被演绎成有声作品传播。能够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对洪梅而言,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新闻推荐

防疫施工两手抓 金平农村雨污分流工程陆续开工

本报讯(记者郭丹摄影报道)连日来,随着汕头市复工复产工作完全展开,金平区农村雨污分流工程也陆续开工,各施工现场防疫和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