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类志愿服务、近5万个项目 逾4200个组织编织 志愿服务“爱心网络”

南方日报 2020-03-06 06:56

走进防疫小课堂化身“奥特曼”打“怪兽”、联合线上问诊平台专治“不开心”、各行各业共同筑起战“疫”青年防线……疫情发生以来,在南粤大地上,42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团队)成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之间的纽带,凝聚起逾十万名志愿者,用不变的坚守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

呵护疫情下的身心健康

方便面、牛奶、瓶装水……在阳江市海陵岛上,志愿者收获了岛上湖北籍游客送来的“礼物”。阳江市海陵区青年战疫志愿突击队的队员,在游客隔离期间为其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游客感受到身在家中的温暖。

此前,为了规范做好上岗志愿者的防护工作,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团海陵区委邀请专业医生为海陵区志愿突击队员进行上岗培训,详细讲解如何在服务过程做好防护,增强队员们的战“疫”信心。结束观察期后,岛上游客代表亲手把写着“如家温暖,至亲呵护”的锦旗送给了队员以表感谢。

争分夺秒生产急需医疗物资,就是开辟抢救患者的生命线。在得到医用标本采集器供应商急需志愿者协助的消息后,2月4日,黄埔区迅速成立广州市首支青年战疫志愿突击队,一闻号令,不到两小时,40名志愿者即招募完毕。

每天组织超200人次、至少8小时、部分志愿者连续工作达10天以上……在志愿者的协助下,企业口腔/咽拭子常温标本采集器生产产能迅速提升,每天产量达10万人份。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除了物资上的帮扶外,市民的心灵创伤同样值得注意。针对这一情况,自1月29日起,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联合各单位开通热线,面向社会提供“心晴热线”电话咨询及网络心理辅导服务。

华师青年战疫志愿突击队由心理学家领衔,通过一套三级心理危机综合干预体系,帮助志愿者团队逐步缓解求助者的内心焦虑,呵护疫情下的“心”健康。

据了解,“心晴热线”自1月29日开通至3月3日,已通过电话或微信端帮助2445名求助者,对192例有迫切需求的求助者进行一对一电话心理咨询。不少市民在其帮助下,大大增强了战“疫”的信心。

帮助照顾独居老人与流浪人员

为进一步提高志愿服务效率,助力打好打赢防疫狙击战。广东省在社区(村)疫情防控、交通要道体温监测及登记、在线心理疏导和防疫医疗咨询等十大类志愿服务中,设立了近5万个项目,帮助志愿服务组织精准对接受助者的需求。

疫情期间,不少市民选择“宅”在家中,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独居的老年人来说,会产生许多不便。为应对这一情况,汕头市龙湖区设立关爱老年人的“生活防疫110”项目。通过此前已有的“呼援通”平台,组建一支200多人的“95后”志愿者队伍。

队伍担负着龙湖区1.3万多名75周岁以上老人和金平区筛选的333名低保鳏寡独居老人的各种需求,为长者们提供多达18类170项公益服务。在龙湖区的各位老人家看来,这些青年志愿者“无所不能”。从紧急呼援、救助危难,到上门理发、水电维修、买菜买药,独居老人遇到任何生活难题,“只要按下紧急呼援电话,志愿者15分钟内就会赶到。”一位老人家说道。

面对新冠肺炎,普通人尚且难有招架之力,长期颠沛流离、露宿街头的流浪人员的安全,更让人倍感忧心。

在茂名团市委、市志愿者联合会指导下,茂名发起了“为爱寻找——好心茂名寻亲回家”项目,通过建立转介救助机制,帮助流浪人员找到亲人。在寻亲项目的帮助下,已经有十余名省内外流浪者成功回到家中,两百余名走失人员找到亲人。部分寻亲成功的家属,随后也加入到项目团队中,希望能帮助更多流浪人员。

项目开展至今得到不少当地公益团队的认可,他们纷纷加入,逐渐形成本地寻亲联盟,并与国内寻亲志愿者搭建沟通平台,共同发布协寻信息,提升寻亲效率。

此外,为倡导疫情下正确的防护方式,用艺术抗“疫”,团省委主持开展“艺起战疫”志愿行动项目。200名艺术专业青年志愿者围绕“疫情防控”主题,以各式各样的艺术表现方式,创作丰富的文创产品。

截至3月4日,广美师生共创作“疫情防控”主题文创产品超220份,内容涵盖致敬最美逆行者、科学防疫、坚定防疫防控信心等各方面,为疫情防控贡献艺术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陈理

新闻推荐

强化巡查监管 提升卫生文明 市创文办、市城管办联合检查金平区涉农片区卫生情况

本报讯(见习记者黄榛)为强化公共卫生管理,3月3日,市创文办、市城管办联合检查金平区涉农片区环境卫生情况。在岐山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