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南澳精准防控守好大门 一场海岛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期间,南澳县的志愿者和社工为坚守在战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爱心夜宵。
南澳大桥是南澳县外防输入的“桥头堡”。
南澳县女子民兵连通过进村入户派发防疫知识宣传单等方式支援基层防疫工作。
今年74岁、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黄进专主动选择奋战在基层防疫一线。
“您好!请出示证件,请问您到南澳做什么?”疫情期间,在南澳大桥的测温卡口,每个前往汕头南澳岛的司乘人员都会被一一询问,当他们呈上证件、道出目的、测量体温、获得允许通行的示意后,才可继续前往南澳大桥登上海岛。这是南澳县面对疫情“有备而战”的一幕。
2月3日,南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通告称,南澳确认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已有病例的情况下,如何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落到实处,成为南澳所面临的一场考验。
南澳是广东省唯一海岛县,能否在守好防疫“大门”的基础上开展精准防控至关重要。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除了在南澳大桥这一入岛口开展体温检测、行程甄别和宣传引导之外,南澳全县还组建了46个村(社区)的援助工作组,抽调66名县直副科级及中层干部任援助工作组组长,迅速成立66个临时党支部并由派驻组长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同时,46个村(社区)组成138支志愿者服务队,构建起县统一指挥、镇(区)统一落实、村(社区)统一执行、各交通卡口防控点统一战疫的工作模式。
在这一场全民参加、精准防控的阻击战,南澳县不仅全力守护海岛居民的平安,也令疫情扩散风险降至最低。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张伟炜
通讯员陈建武
筑牢“堡垒”守护入岛第一道防线
“前面将进行体温检测,请提前关掉暖气、打开车窗、保持通风。”在南澳大桥测温点,这样的语音广播24小时循环播报。飘扬的红色党旗下,测温点的党员志愿者面对面站成两排,对即将上桥的车辆招手示停,询问其去处并测量体温。
林锋是南澳县大桥路政队队长、南澳大桥监管部负责人,疫情发生以来,他参与卡口防控工作布置,协调有关人员落实设卡配套,不断推动卡口排查工作迅速落实和开展。他介绍,1月23日,南澳县开始设立南澳大桥测温点,县交通、公安、卫健等有关部门共派出精干力量180人,以每天40多人、每班2小时的方式轮值,做到“不漏一部车、不漏一个人”。
“我们结合工作实际,采用潮汕方言问候及询问司乘人员,能够快速甄别外籍司乘人员,也以更温馨的方式让本地乘客感受到家乡的温暖,让排查工作的开展更为顺畅。”林锋说,有时候,部分车主或乘客因车内空气不流通和情绪紧张的原因导致体温偏高,此时他会引导车主下车,让车主喝点水缓和一下情绪,再由医护人员进行第二次体温测量。
若是排查到外来人员,测温点的工作人员便会让他们打开手机扫描“疫情期间行程查询(公测版)”二维码。如此,外籍人员近15日内去过的省份与城市,便会一一显示出来。
“南澳大桥是外防输入的"桥头堡"、入岛的第一道安全防线,守好这道防线,就是守护全岛人民的安危。”南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袁永平说。
放弃休假精准追踪监测疫区游客
2月3日,南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通告称,南澳确认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是当时汕头市累计确诊的第17例病例,该病例经发现后马上被送到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和观察。
“这是我从业以来第一次接触新冠肺炎患者,说实在的,刚开始感到有些茫然。”南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县疾控中心”)疾控科负责人黄映俊说,他从1月25日起开始上班,至今未休息过一天。
1月23日,从汕头市疾控中心参加完简短的培训,黄映俊对新冠肺炎疫情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茫然感才渐渐消失。随后,他严格依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的指引规范工作方式,对定点酒店的湖北籍游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与检测、病例救治、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等工作。
令他难忘的是2月14日这一天。当天,一名刚完成14天健康观察的湖北籍游客出现头疼、喉咙痛等症状,这不禁让黄映俊紧张起来。“我们为这名游客拍了CT,报告显示他一侧肺部存在炎症,这让我们着实捏了一把汗,只能采样送往市中心医院检测,将他作为疑似病例再度隔离留观。”黄映俊说,当报告显示核酸均为阴性后,黄映俊与其他同事才舒了一口气。
随着南澳3例确诊病例逐渐治愈出院,黄映俊与县疾控中心的同事也安心了许多。不过,他们丝毫没有放松下来,现在仍在对治愈出院的患者继续追踪随访及采样监测,确保他们不出现“复阳”。
“老中青”党员踊跃奔赴防疫前线
“天天往外跑,入户宣传登记为你好!防控工作要仔细,齐心协力灭瘟疫!出门戴口罩,为了他人自己好……”走在南澳县深澳镇海滨村的村道上,村委的大喇叭、进村交通卡口的高音喇叭循环播放《海滨村疫情防控歌谣》,声音响亮,话语朴实。
从年初二开始,海滨村在主要进村卡口就设立了“非本村人员,暂不往来”的牌子。村里还利用宣传栏、微信工作群、传单、横幅等各种形式进行疫情形势、防控常识等宣传。同时,村党支部充分发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监委会成员、社工和志愿者近500人次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严格把控卡口,对出入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查看是否佩戴口罩,并做信息登记,做到对出入人员信息明确、去向明白、健康信息明了,全力守护村民安危。
海滨村群防群控工作是南澳县46个村(社区)实行县、镇、村三级联动、坚守南澳基层“疫线”的缩影。在这背后,是无数党员干部踊跃的身影。把守卡口、清洁消毒、登记造表、上门宣传……凡是能干的,每个村(社区)的党员干部都抢着干。
例如,龙地渔村青年党员陈楚润在看到电视中有关疫情的新闻后,第一时间到村委会报到,放弃与家人团聚美好时光,自愿请缨加入抗击疫情工作志愿队伍;南光村委会副主任章向群及他就读广东警官学院的儿子章聚栊可谓“上阵父子兵”,他们坚守在防控一线,在南光村进村卡口为来往人员测量体温,风雨无阻。
特殊时期,老党员也不甘示弱。从年初一开始,新乡村历任支部书记如80岁的吴为义、75岁的谢加成、74岁的柯成福和现任村书记林炳亮齐上阵,主动参与防控工作,逐户宣传防疫知识,积极引导群众做好防控工作。
爱心夜宵温暖基层防疫人员
在南澳县的防疫一线,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后勤保障队伍则在默默奉献。白天里,这支后勤保障队伍分散在市场、景区、乡道等人员集聚的地方,劝导村民在疫情防控期间减少外出和走访,并向过往人员派发口罩和消毒液;深夜里,他们则在厨房里忙碌,为数十名坚守在防控卡口的工作人员准备夜宵。
疫情期间,每晚9时30分,南澳县青年志愿者、后宅社工和南岛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纷纷出动,赶赴后宅镇、深澳镇各个防控卡口,为坚守在战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带去了一碗碗香喷喷的热粥。
据南岛义工协会会长林恒生介绍,每个防控卡口除了一大盆白粥(8人份),通常还配有2盒配菜,菜式多样,有花生、鱼干、菜脯煎蛋、豆豉苦瓜、猪肉炖豆腐等,夜宵的配菜均是当天由义工协会后勤组志愿者到市场采购。“白粥是潮汕人的经典主食,熬夜的人吃了可以暖身子,比海鲜粥、蔬菜粥更受欢迎。”林恒生说。
李丽华是参与爱心夜宵配送的热心市民。“他们这么辛苦地守护南澳,我也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她说,为了防控疫情,基层防疫人员都非常辛苦,尤其是值夜班的同志更是如此,熬夜容易肚子饿,吃泡面又不营养。成为南岛义工爱心夜宵行动组的一员后,她便与其他义工一起,担负起送夜宵的职责。“比起基层防疫人员的付出,送宵夜这件事微不足道。”
与此同时,由40多名志愿者自发组成的云澳镇海星志愿者队通过自筹资金,每天晚上为云澳镇、青澳管委共14个村的基层防疫人员派送夜宵,还把对他们的感谢之情写在纸上送到他们手中:“亲爱的一线防疫人员,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守护南澳。——共抗疫情志愿服务小组。”
在严防严控的背后,南澳县的志愿者用热腾腾的夜宵,为寒夜里仍坚守岗位的基层防疫人员筑起了无形的战疫防线。得到温暖的人也继续为发光发热,为战疫筑起更加牢固的防线。
记者手记?
艳阳照耀南澳大地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连日来的艳阳天,让许多人心里的阴霾渐渐散去,南澳岛的各项工作也逐渐恢复,有序开展。
疫情严峻之时,从市区驱车前往南澳岛,一路上行车寥寥。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青澳湾沙滩上空无一人,只有海浪“懒洋洋”地拍打沙滩。
虽然是旅游“空岛”,但南澳并不是疫情“孤岛”。从年二十九起,南澳便设立南澳大桥测温点,为居民守好入岛第一道防线。同时,岛上46个村(社区)也纷纷行动起来,一个个测温点相继出现,给每位居民以心安。网格化管理、地毯式追踪、人性化关怀……遍及南澳岛的各个角落。
虽然大家戴着口罩,但是心却没有被“隔离”。村医从自己开的药铺中每天拿出药方熬抗病毒凉茶免费分发给卡口防疫人员;村干部24小时轮班在村里防疫关口;海岛志愿者“组团”为基层防疫人员送上爱心夜宵……点点滴滴,让人看在眼里,也感动在心里。
“交通卡口里面就是我们的村民,守好卡口就是守护好我们的家人!”这句出自南澳县海滨村党支部书记陈永伦肺腑的话语,也是南澳县许多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工作人员的心声。
直面疫情,说不恐惧是不可能的,然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南澳县这座海岛却处处散发着温暖的光。我们期待,战疫过后,南澳会再次迎来属于它的旅游盛况。
海岛“疫”事
南澳县女子民兵连主动担当
战疫中“玫瑰”格外香
在南澳县,有一支女子民兵连在疫情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疫情之下,连中的每位女民兵主动戴着口罩,采取进村入户宣传、无人机侦察和远程翻译支援等方式,通过地毯式排查、网格化管理,及时做好疫情宣传、监测、预警、防控等工作,成为防疫战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郑林泓是南澳县女子民兵连的一员,她的外祖父林智,曾任解放军闵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警卫连连长,参加过解放饶平、潮安、澄海、南澳等战役,去年被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荣誉纪念章。郑林泓从小就爱听外祖父讲战斗故事,她也从外祖父的战斗故事中萌发了军旅梦。学成归国后,她毅然舍弃市区的繁华生活,只身来到南澳岛,加入女民兵连。
郑林泓研究生毕业于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精通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多国语言。疫情发生以来,她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加入中国防疫翻译志愿者小组,每天晚上利用休息时间,运用自己的语言翻译技能,翻译有关国际援助物资和疫情防控资料,在确保物资精确有效利用、保障医护有效统筹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郑林泓还拿出自己一个多月工资,通过海外购物平台购买口罩等紧缺物资,并将之捐赠给驻地慈善协会,以实际行动抗击疫情。对于自己的善举,郑林泓却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也非常愿意做的事。”
实际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人都是战疫的防线,南澳女子民兵连的巾帼风采,正是疫情期间大美汕头的生动写照。
老党员“出马”协助开展防疫宣传
让每个人都“动起来”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作为一名老党员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在南澳县山顶渔村,今年75岁的南澳女民兵黄进专说。
与几个民兵老姐妹一起,捧着一摞防疫知识宣传单,带领一班年轻党员与村“两委”干部一起走家串户进行志愿宣传和排查,发放便民联系卡……这就是这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黄进专的“日常”。在黄进专与其他女民兵的感召下,全县共有1200多名基层党员、1000多名群众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黄进专曾是南澳山顶女炮兵排排长,扛过加农炮。疫情发生以来,她看到南澳基层防疫人员辛苦奋战在一线,自己也“坐不住了”。
“说实在的,刚开始我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黄进专坦言。即便有些“茫然”,从年初一开始,她便多次走访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两委”干部探讨如何发挥退休女民兵的余热。经过多次沟通,她的思路也渐渐明朗起来,决定召集其他几个民兵老姐妹,一起协助村干部开展入户宣传防疫知识工作。
于是,她们从年初七起的每天下午3时至4时30分开展工作,主要协助村干部派发倡议书、口罩等,同时为村民们进行必要的口头解答等。她们16个人分成2小队入户宣传,平均每个人要走访50户人家,全程徒步。
在黄进专看来,防疫工作需要全村“动起来”。面对思想比较“顽固”的老年人,她就在唠家常中渐渐疏导他们,让他们明白戴口罩、勤洗手的重要性,“我们在聊天中将防疫知识"翻译"得更加通俗易懂,他们也很容易就接受了”。
尽管年岁已高,但连续多日走访下来,黄进专却不觉得累,反而觉得精神更加振奋。“我是一名老党员,疫情当前更要冲在前头为人民服务。大家也都非常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我感到很欣慰。”她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看到黄进专老人家如此支持村务,山顶渔村党支部书记吴贵利感动不已。“这次疫情发生后,黄进专知道村干部人手不足,就主动带领当时的民兵姐妹们到村来帮忙。此前考虑到她老人家年纪大,又患有糖尿病,我担心她身子承受不了,因此也曾婉拒过她。没想到,老人家却执意要帮忙,她跟我说走几步路还是可以的,重要的是在党员面前起个头,做个好榜样!”吴贵利说。
黄进专只是南澳众多战疫党员志愿者的其中一员。疫情当下,无数名党员正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
新闻推荐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南澳县后宅镇西山盐村村党支部迅速行动起来,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动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