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销路也就有了收入 新闻助农给力!潮阳金灶桑葚5天实现销量近9倍增长

汕头日报 2020-02-28 01:07

果农筛选刚采摘的桑葚。

原来只需要三十个女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度“无工可用”,而如今单自家的“点”就有四十五人,加上“外点”用工数可达八、九十人。这个规模呈三倍增长的企业叫潮艺园果业,是潮阳区金灶镇高斗村的一家农企,也是“新闻助农”公益行动中最直接的受惠企业之一。

当季的桑葚乌黑鲜红,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天微亮,辛勤的果农挂着篓筐来到桑葚地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临近中午,果农们陆续回到潮艺园果业分拣区,熟练地将口感最佳的“金苹果”筛选出来,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桑葚将乘着一台台货运车来到市区,供市民食用。

媒体助力“杀出”销路

在果业基地忙碌的不仅有果农,还有潮阳区速农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燕鹏。此时他只有两件事,近乎不间断地接着来自各方的订货电话和“盯着”成批量的桑葚装载上车。往年金灶镇的桑葚可远销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金灶桑葚对外销路明显“受阻”,因此,包括陈燕鹏在内的合作社领头人变通思路,转“外销”为“内销”,在“新闻助农”公益行动的助推下,广大市民踊跃订购,为金灶桑葚“杀出”一条销路。

“现在每天从我们这里出去的货量都是很大的,一整条一整条的货柜车,”陈燕鹏告诉记者,每天单从自己对接出去的桑葚量就达十来吨,“近段时间,我们本地市场打开的局面非常好,自从有了新闻助农活动,我们本地的很多热心企业都会主动来找我对接,以团购的形式建立团购点,跟每一个村的果农建立合作关系,然后将桑葚销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单位里头去。”

以前人们对桑葚的食用习惯大多为即食,讲究新鲜,单次购买量较小,而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也逐渐将桑葚用于制酱、浸酒,单次购买量明显增多。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陈燕鹏充分发掘广大消费者需求,在包装上进行改进,“以前的商场超市都是一小盒一小盒的进,三两、半斤这么卖,所以之前我们是以小盒包装"走量"为主,现在我们针对现代人的需求量,推出了四斤装和十二斤装两种包装,从而实现大批量快速走货,甚至在本地形成了一股熬制桑葚酱、泡制桑葚酒的热潮。”

打开了销路对普通的果农们意味着什么?作为果农们的“老板”,潮艺园果业负责人黄晓彦最有发言权:“政府部门、媒体、热心企业"出面"帮忙找销路,有了销路也就意味着有了收入!果农们都特别开心,劳动的积极性也提高了!”黄晓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的桑葚收购商只会给“一点量”,因为怕无法销售,所以果农们也不敢多摘,每天只需上班几个小时即可完成一天的任务量,随着近期需求量的极具增长,果农们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工作至晚上十一时,大部分的女工工作时间更长达十三个小时以上。

桑葚采摘“日摘日销”

据潮阳区金灶镇党委委员胡舒虹介绍,种植桑葚是当地村民农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桑葚收入约占村民全年农业收入的30%。近期,受疫情影响,桑葚价格约为往年价格的一半,销售困难。

“连日来,在市、区农业部门及区委区政府的支持、指导下,镇委镇政府及时牵头农户代表、收购点、收购商及电商代表召开产销对接会,搭建良好的产销平台,2月20日全镇桑葚销售量约2万5千斤,至2月25日达到约20万斤,5天时间实现销量近9倍增长。现在当天采摘的桑葚果基本能够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出去。”胡舒虹表示,接下来,金灶镇委镇政府将继续加大宣传及协调力度,全力发挥金灶果香小镇特色,助推桑葚鲜果销售,使增产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农户增收。

金灶桑葚成“网红食材”

连日来的新闻助农行动让金灶镇的桑葚“走入”了广大市民家中。当充满潮汕风味的桑葚果邂逅西式甜点,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记者来到在汕头市颇具名气的“网红”糕点店“CAKE OK 蛋糕掂”。

“桑葚具有改善皮肤、健脾消食的功效,一直备受消费者喜爱。”在CAKE OK 蛋糕掂,高级蛋糕师廖师傅向记者展示了店里最新上架的桑葚蛋糕卷和桑葚酥。加入桑葚果肉的糕点颜色鲜红,入口酸甜,“颜值”口感双在线。廖师傅告诉记者,之所以会研发出系列桑葚产品,是关注到金灶镇桑葚受疫情影响而滞销的新闻,CAKE OK 蛋糕掂作为本地烘焙企业,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将爱心接力下去。

本报记者 翁夏、杨舒佳、李德鹏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潮汕环线榕江特大桥南北岸主塔节节攀升突破120米 主塔封顶迎来“倒计时”

本报讯(记者蔡晓丹通讯员纪顺利摄影报道)在潮汕环线高速公路榕江特大桥主桥的工地上,建设者们正在进行主塔爬模施工,伴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