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鸟贺年飞人间
□谷夫
鼠年春节前夕,一张张新颖独特、品位高雅、精美温馨的贺年卡,飞越万水千山,穿过寒风冷雪,像春鸟的栖息,像梦羽的憧憬,像遐思的飙飞,将天南海北亲友们的温馨祝福,飘至我的案头。
读着贺卡上那些短短的贺语,不是市面上规格化的“恭喜发财”“新年高升”一类俗语,倒是接地气的亲切的家常话,针对个人“精神穴位”的贴心话,感受着亲切的情谊,内心的喜悦无法言表。
我们知道,这几年,贺卡越印越精美,价格也一年比一年贵,可其中所包含的感情色彩却越来越淡了。听一位厂长说,他收到的贺卡,每年都有半筐之多,原来这些贺卡上全是商品广告,自然无甚收藏价值,更谈不上朋友之情。
近读一篇文章,作者谈及明代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徵明有一首题为《拜年》的诗:“不求见面唯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原来,寄贺年卡(即“名纸”)只虚讲“礼数”不讲真情实谊的风气,古代早已有之,连文徵明这样的名士也不能免俗,徒呼奈何!
在拜金思潮严重的当今,还有那么多朋友没有忘了这份情谊,这不是弥足珍贵么?平时大家都很忙,有时连一封短信、一个电话都很吝惜,但亲朋毕竟是亲朋,即使有人当上了公司的董事长,有人在官场上当上了什么“长”,有人出洋定居于海外,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总还惦记着我这位只长胡子不长“长”的平凡人。
如今,人们崇尚自然、朴素、简洁之美。我曾收到在长春某单位工作的中年朋友寄来的一张贺年卡,透明的塑料纸里夹着两枚风干的白桦树叶,含义隽永,耐人寻味。在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喜欢利用现有材料,自制贺卡,做工虽简,其情更浓。汕头一位文友寄来的以故宫大门为载体的白纸板手绘贺年卡,在一排金色门钉的右下方题上一行清秀的小字:“叩开理想之门。”欣赏这样的贺年卡,如同一种美好而富有情趣的艺术享受,给整天忙碌奔波的人们一份宁静的心境,使人忘情其中,获益匪浅,它分明反映着寄卡人的性格、爱好、情趣和艺术鉴赏力啊。
来自天南海北的一片真诚情谊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牵出我的一丝惆怅。我心里还有多少朋友?又什么时候主动关心过他人?
光阴似水,是自己无意间疏远着朋友,而亲戚朋友远在天涯,却不断关心着我,不时寄信,或交流亲戚的信息,或寄来当地的报刊,传递文讯。而我只是间或加以回复,想起来真正是愧对了亲友的一片情。
面对他们寄来的贺卡,我要说:朋友,古人有“一片冰心在玉壶”之说,我的问候就在这寄去的贺卡之中。我知道,寄贺卡并不是简单的投桃报李,亲戚和朋友收到它,凝神遥思,感受情谊,我愿足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蔡晓丹)当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资供应较为紧缺,热心的潮汕籍企业家陈维炽在澳门采购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