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护冲在“危险最前线” 市中心医院负压救护车24小时待命转运患者

汕头日报 2020-02-05 02:17

医护人员登上负压救护车出发转运患者。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汕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团队取消休假,24小时坚守在岗位上,随时做好转运前的各项准备,等候转运任务的来临。能减少人员交叉感染的负压救护车也随时待命出击转运患者。

“接到命令后,我们会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确认防护级别及转送地点,医生、护士备齐急救医疗设备、药品、器械和防护消毒用品,司机检查确认车辆情况及负压装置是否完好。根据患者情况,急救医生、护士、司机都要穿防护装备才能出车。”院前急救的医生告诉记者。

看着他们的防护服,像雨衣的质地一样,但实际上闷热程度要比雨衣大得多,即便这几天汕头室外最低温度已降至9℃,出车人员也会热得一身汗,气温升高一点更是从内衣湿到外衣。

记者了解到,承担转运急救工作的救护车是专用的负压急救车,这种救护车采用负压装置,使车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形成负压,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车内空气会经过高效过滤器,截留病毒和细菌后才能排出,这样减少医务人员交叉感染,也避免了排出车外空气存在病毒。

赶到现场后,救护车到达离患者最近的地方等待,减少患者与环境的接触空间,等患者上车后检测生命体征。如遇突发情况,随身携带的专用电话是他们连接医院的重要工具,随时接受指令并按流程执行。

转运过程中,由于负压救护车上的负压担架上方有个罩,比较封闭,出车医护人员不仅要守护好患者,还要耐心做好患者的安慰解释工作,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对于患者而言,顺利送往病区就算转运完成,但对于院前急救出车成员来说,要对负压车进行终末消毒,确保没有病毒残留,而所有成员也要脱衣服、消毒、洗手才算真正的完成出车任务。

急诊科王婉医生说,“像这样的转运,多的时候一天4次,都是应诊区的医生护士轮流上阵”。

看着出车人员完成任务回来,从穿戴装备、转运患者、多次消毒,前前后后竟花费3个多小时。“这道勒痕可是越深越安全”,出车医生指着防目镜、口罩勒出的痕迹笑着说。

“一开始也有过担忧,但穿上了这身衣服就不应该有顾虑,而且消毒的时间比转运患者时间还长呢……”采访间,司机的电话再次响起,又要赶赴下一个现场。

这是一次牵动千千万万人心的疫情,也是一场对于急诊人来说没有期限的健康保卫战,大家都义无反顾,毅然冲在“最危险的前线”,每个人都在坚守,期待迎来抗疫的胜利的一天。

本报记者 林子海、林鹏

通讯员 袁中佳、吴斯莉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难忘那一夜

孙虹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令这个春节变得不一样,不禁令曾经经历过“非典”的人们再次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