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未成“标配” 过往路人“心慌” 记者巡城发现部分老年人在公众场合不戴口罩;疾控部门呼吁市民出门务必戴好口罩
月眉翠堤上老年人扎堆,佩戴口罩的却寥寥无几。
近日,二则“汕头老人不戴口罩乘公车遭拒”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疯传,不少网友表示劝导老年人戴口罩是个“技术活”,即便是目前疫情严峻形势下,有些老年人仍对此“不以为然”。记者昨天巡城发现,市民在公众场所佩戴口罩的习惯已经基本形成,但仍有部分老年人是“素脸朝天”。
老人佩戴口罩寥寥无几
昨天上午,记者先后走访部分农贸市场、公园周边等公共场所,大部分市民都非常自觉地佩戴好口罩。然而,佩戴口罩的老人仍是寥寥无几。在月眉翠堤上,记者发现有15名市民分别围站在两排石椅旁,边晒太阳边下棋对弈,显得非常悠闲自在。其中,仅有三位老人佩戴口罩,但仅有一位佩戴正确。而且,这些中老年人之间的距离不足半米,甚至是直接面对面交流。
在新大华市场外,刚买完菜的市民熙熙攘攘,而佩戴口罩的老年人也是寥寥无几。记者在现场蹲守的10多分钟里,就有10余名老年人没有佩戴口罩。在广兴综合市场内及周边,记者所看到的10余名老年人当中,正确佩戴口罩的仅有5人。
无戴口罩老人上车被劝
在此前微信朋友圈热传的视频中,一名未佩戴口罩的老阿姨扒着公交车的前门与司机、警察理论,尽管司机、警察苦口婆心教育宣传,但老人家仍固执己见。双方言辞较为激烈,最终老人被带离公交车。
为此,记者联系市公交总公司副总经理吴迪杰了解情况。原来该名女乘客在葵花园站乘坐42路公交车出行,司机发现其未戴口罩,违反相关规定,所以对老阿姨进行劝说,但她并不理解。无奈之下,司机只能报警求助,最终在司机、警察的劝说下,老阿姨被带离现场。而在这起事件发生的当天晚上,另有一名中老年乘客在搭乘21路公交车时无佩戴口罩,司机对其进行劝说,其仍坚持在车上乘坐,于是司机也报警求助。
“虽然近期搭公车的人明显减少,但大多数乘客都有佩戴口罩乘车的。”吴迪杰告诉记者,自1月26日省发布“口罩令”之后,明确要求搭乘公交车必须佩戴口罩后,公司第一时间在公交车显眼位置贴上公告。在要求司机务必佩戴口罩的前提下,也要求乘客佩戴。同时,公司还在每辆公交车上配备多一名工作人员,对不戴口罩的乘客进行劝说,让乘客充分理解。
昨天上午,记者在金砂路的公交站点附近走访发现,乘坐公交车的市民已经自觉佩戴上口罩,其中3名中老年人也都佩戴上口罩,并未发现乘车未戴口罩的现象。
子女劝说老人戴口罩难
面对疫情防控的持续推进,全体市民群众都积极行动起来,到公众场合大多都自觉地佩戴口罩。可是,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以“买不到口罩”、“佩戴难受”甚至是“不会那么容易就中招”等借口,而不愿意佩戴口罩出门,存在较大的侥幸心理。
家住老市区的林先生,这个春节与年逾六旬的父亲因出门戴口罩的问题发生了多次争执。林先生表示,老人家有自己的社交圈,喜欢在晚饭后去海滨路散步。这本是好事,但在疫情面前,每次出门不戴口罩的父亲都令家人担忧不已。父亲坚持认为,“只是出去散步,又不是去串门拜年,也没跟别人说话,如果连我都能被感染了,那这疫情还得了?”林先生对此十分苦恼,他告诉记者,“病毒有潜伏期,家里还有老人小孩,真不知道怎么扭转父亲的固执……”
家住广厦的陈小姐对此事也很苦恼,疫情发生后,便在家中囤了一些口罩以备出门用,但母亲就是不用,被子女说急了,就假装放在包里,压根就没拆封。面对子女的教育,母亲就说“闷得慌”,说每天就去市场而已,路过的地方没什么人流,而当年非典的时候都没事,觉得子女“小题大做”了。
外出佩戴口罩,是一种对自己、对别人负责的行为。对此,市疾控部门表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老年人外出时要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要出行时务必戴好口罩,尽量做好个人防护。
本报记者 李德鹏、林鹏
见习记者 黄榛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逐户发放 全面普及防控知识 汕头市各街道居委分发新型肺炎防控温馨提示
本报讯(记者周敏)1月27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防控组发出《关于立即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温馨提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