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盘点2019年成绩单,聚焦2020年“小目标” 打造东翼经济带产业发展主战场

南方日报 2020-01-14 06:36

汕头将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汕头将致力建设“东南西北”四个重大平台。图为华侨试验区。

汕头将壮大提升高等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和水平。图为汕头大学。

1月10日,汕头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召开,会上总结了2019年全市经济工作,发布了汕头经济发展“成绩单”。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汕头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1%。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汕头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稳中求进”,是汕头新一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汕头将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文:杨可图:杨立轩

营商环境扩大制度型对外开放

站在汕头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历史节点,汕头将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汕头将推进“收权强市、放权强区”改革,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2019年,汕头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2天以内,政府和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90个和50个工作日以内。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5.87万户,新增规上限上企业477家,新认定省高成长中小企业25家,获评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

新的一年,“制度化”成为汕头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词。汕头将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打造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示范区行动方案,系统化、集成式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加快完成省改革试点任务。通过加快推进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和平台建设,推进市、区(县)政务事项90%“一窗”分类受理,网上可办率达80%以上,90%实现“最多跑一次”。

汕头还将推动“湾+区+带”协同联动发展,积极复制推广大湾区、先行示范区改革创新经验,在跨境贸易、投融资、财税政策、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加大改革探索力度,构建与“双区”“双核”衔接、与国际接轨的制度体制,助推形成“双核+双副中心”动力机制,以此扩大制度型对外开放。

基础设施加快“一三五九”工程

2019年3月,汕头获得第三届亚青会举办权。以此为契机,汕头围绕打造沿海经济带东翼重大引擎,专门成立重大项目建设总指挥部,系统谋划和推进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交通市政、医疗、教育、体育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发力攻坚。当前,全市在建重点项目277个,总投资3618亿元,全年完成投资822.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5.3%。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的文明城市,将是2020年汕头的重点工作之一。汕头将以促进汕潮揭都市圈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一个枢纽、三条铁路、五条高速公路、九条快速干线的“一三五九”工程。以“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理念,从点、线、面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改造,提升城市净化、绿化、美化、序化水平,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并加快推进亚青会场馆建设。

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围绕增强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功能,汕头将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谋划和研究,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有一大批开工条件成熟、可随时拿得出来的重大项目。

实体经济建设东南西北四大平台

在实体经济稳增长的背后,汕头做到了“三个强化”:出台促进工业小升规、通用厂房建设、大型商贸企业发展、促进进出口贸易、拓展和加密港口机场航线航班等六大高含金量政策措施,实施市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企业直通车制度,强化政策服务;结合全市控规全覆盖,加大土地储备和供应力度,强化要素供给;加快纺织服装、塑料化工、工艺玩具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强化转型升级。

迎来2020年,汕头将在这一基础上,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东翼经济带产业发展主战场。

其中,“东南西北”四个重大平台建设工程尤为亮眼。向东依托华侨试验区,启动建设创新研发、数字经济、金融、文创等主题总部产业园区;向西依托高新区,推进“5G智能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园区和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平台建设;向南,依托临港经济区,推进保税区扩围和省级产业转移园、南山湾科技产业园、中海信创新产业城等建设;向北,大力拓展澄海六合现代产业示范区。

抓住省部署在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加快培育重大产业的有利契机,汕头将实施重大项目引进工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石化、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国家、省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开展精准招商、大项目招商、全产业链招商。

在创新驱动发展工程的实施上,汕头将聚焦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工程,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汕头还将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工程——完善制造业产业链条、打造超千亿产业集群、加快工业互联网和工业设计发展。

“有求必应、无需不扰,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汕头市委市政府对“企业直通车制度”所作出的细微调整,暖了不少企业的心。新的一年,汕头仍将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以及“制造业十九条”等政策,确保“六大高含金量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同时,通过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全面实施市领导成员联系重点企业、项目直通车制度,重点帮助企业减轻负担、融资对接、落实用地、招工引才。

城市服务打造粤东教育医疗高地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汕头始终致力于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对外的吸引力、辐射力或影响力。因此,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升级,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全面跃升,同样是汕头新一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近年来,汕头市教育支出逐年递增、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育公平持续提升,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接下来,汕头将继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通过壮大提升高等教育、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不断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和水平。

在增强区域医养服务功能上,汕头提出“三年投入不少于20亿元”的目标,重点支持汕大医学院附一院、市中心医院建设省高水平医院和异地建设,加快市二医院、市三医院、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汕大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市中医院、市皮防院和市妇幼保健院等新改扩建,支持11所区级医院升级改造,加快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此外,汕头将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科技、金融、旅游、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设特色文化商业街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通过开展旅游产业发展整体规划研究,专门制定出台扶持政策,推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以此增强区域文旅服务功能。

区域商贸服务功能的增强也被纳入其中。汕头将大力实施促进大型商贸企业发展拉动消费若干措施,推动商贸物流与电商协同发展,促进商贸会展提速发展,并鼓励发展城市“夜间经济”。

三大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2019年,汕头脱贫攻坚交出亮眼“成绩单”:2.8万户共9.4万人实现脱贫,全市相对贫困人口脱贫率达99.97%,37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2020年,汕头将通过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生态环境治理的“成绩单”同样引人关注: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2+2+13”环保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五大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海门湾桥闸国考断面综合污染指数下降34.7%,10、11、12月连续3个月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梅溪河升平断面全年平均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成功申报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市38宗黑臭水体已完成30宗;全面铺开农村“雨污分流、源头截污”建设。

在这一基础上,汕头立志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对于练江,将做实做细重污染支流整治,确保练江干流水质稳定达标、实现长制久清;梅溪河整治的关键词是“标本兼治”,将确保升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此外,将推进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全市所有1157个自然村,也将全面实现“源头截污、清水入河”。

与此同时,汕头还将以“一企一策”精准帮扶上市企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环境整治双提升

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方面,汕头将高标准建设澄海蔬菜、潮阳丝苗米、潮南生猪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创建澄海狮头鹅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扶持建设7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商与休闲农业也将得到大力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改革土地计划管理方式,引导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有序流转,探索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点状供地模式。

人居环境整治,将在汕头农村地区全域推进。通过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将确保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以上、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率达100%、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100%。在汕头拿下“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背景下,村庄绿化美化也将继续推进,2020年将建成各级林业生态绿化美化示范村455个,全市80%以上自然村建成干净整洁村,40%以上行政村建成美丽宜居村。

2019年,汕头民生投入持续加大,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9%,新增城镇就业4.91万人、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2.67万人。完成生猪稳产保供给年度目标,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新一年,汕头将继续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解决好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努力确保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15万人。

新闻推荐

汕头市扎实推进落实社工双百计划 打造十六个特色服务品牌

本报讯(记者周敏)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汕头市坚持树品牌、建机制,抓重点、促落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双百计划”落实,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