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然公元 梦里花落
怅然公元
柯达(2004年5月)
乐凯(2005年10月)
彩色相纸验收证书签字仪式(1989年)
● 蔡育青 文/图
1985年5月的一天,汕头公元厂数百名干部职工在厂区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引进日本富士彩色相纸和彩色胶片生产线项目议定书签订。6月,项目合同在广州正式签订。这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广东省当时最大的引进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安排在汕头感光化学厂。
感光化学厂原名公元摄影化学厂,出品公元牌胶卷、相纸等,人们习惯称为公元厂。“彩色”两字,在公元人心中的分量沉甸甸。前辈们早在1957年就开始进行包括彩色胶卷和彩色相纸在内的彩色项目研究,试制成功的彩色电影正片,先后拷贝了《红日照山村》《百凤朝阳》《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电影。1979年开始筹划彩色相纸和彩色胶卷生产线项目。1983年进口日本富士彩色半成品大轴,加工包装成135彩色胶卷和彩色相纸。建厂30年,上交税利逾2亿元,等于国家投资8倍,公元厂将眼光投向未来。不过,厦门福达公司先行一步,1984年在国内率先引进了美国柯达公司彩色感光材料全套生产线。研制出我国第一张黑白照相纸的公元,始终面临创新开拓的问题。
开始招兵买马了,班组有多位工友报名彩色线培训班。我心里咯噔一下,去吗?终究没去。但梦想属于所有公元人,属于所有希望生活多姿多彩的人。我随团组织到准备作为主车间用地的足球场拔除杂草,到设备堆场清扫场地、搬运杂物。“黑白线”办公人员参加“彩色线”工地劳动的规模颇大,可不是做做样子,挖泥、运土,没歇气一干就是两个多钟头。
据说,彩色线工程将在三年内建成投产。所有人都兴奋地议论着、憧憬着,仿佛天边的彩虹降落,凝注入手中的相片,幻作五彩缤纷。各种内部文件、资料中,“彩色”两字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我写下诗歌《“彩色”工地》向报纸投稿,短短几行诗句恨不得揉入更多高大上的形容词。公元!她是南海之滨的璀璨明珠呀,潮汕平原的斑斓锦绣呀。彩色的梦想,像感光乳剂涂布在片基纸基一样,向城市每一个人辐射。媒体一贯关切,作家也前来采写关于彩色线引进工程的通讯,同组有工友以“明天,将是彩色的”为主题撰稿获得市业余大学征文奖。省作家到厂采风,诗人野曼即席赋诗《彩色世界》:“我跋涉过没有彩色的岁月/收藏着一卷卷没有感光的历史/华夏,曾经被关在暗房里/生命的胶卷一片漆黑……”
1986年11月17日,彩色感光材料引进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主车间基建工地以及专家楼宾馆工地同时奠基。合同规定的土建工期只有13个月时间,工程指挥部采取边设计、边施工、边安装的做法,大大缩短了工期。据说,高峰期安装公司同时有1000人在主车间干活。彩色线培训班的学员成为“公元第二座里程碑建设者”队伍骨干,与随后进厂的大批技工学校毕业生等共3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在日方70多名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试机,力争早日进入试产阶段。
梦想催生奇迹。彩色线的施工建设,按照日方在国外的建设经验,至少需要54个月的施工期,在我方强烈要求下,合同规定工期缩短为46个月。经过土建、设备检验、安装和试车交叉进行、机械试运转等阶段,彩色线开始试产了。
公元牌产品质量过硬,所获荣誉数不胜数,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引进的彩色线生产出来的彩色胶卷、彩色相纸又如何呢?请允许我当一回“标题党”——从1989年9月至1992年1月的媒体报道抄几则标题,略窥一斑:“质量达到富士同类产品水平:公元彩色胶片通过验收”“流光溢彩开新花:公元彩色相纸通过部级技术鉴定”“国产黑白彩色胶卷质量评优结果:汕头公元均排名榜首”“公元彩色相纸有富士水平”“轻工部1991年感光材料产品质量评比:公元彩卷荣登榜首”……
1991年12月,汕头经济特区举行成立10周年庆典。汕头新貌摄影展览向来宾形象地展现汕头10年建设成就,200余幅照片全部采用公元牌彩色相纸放大制作,部分照片采用公元牌彩色胶卷拍摄,色彩还原准确鲜丽。观众惊艳,业内人士惊喜,纷纷评曰:已经达到当今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不过,无关国计民生的小小胶卷,市场争夺却也是硝烟弥漫,单凭质量声誉无法拥有市场畅销通行证。进入上世纪90年代,感光材料消费需求急剧膨胀,潜力惊人。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国产胶卷渐渐丧失市场优势。公元努力改善经营,致力彩色产品原材料多国化、国产化,呼吁减少彩色产品的非正常渠道进口,对外寻求合资合作。
1995年,厂区里出现了美国人的身影——柯达公司一个规模20多人的观察组,在这里足足呆了10天。很快,北京来的评估公司前往各车间采集资料,我作为厂方人员协助拍摄厂房、设备相片。穿行在黑白生产线之间,大家感叹这些创造辉煌的设备面临的境遇。稍后,国家经贸委、计委、轻工总会及省有关部门在汕头迎宾馆召开了公元与柯达合作可行性报批协调会……
1997年8月,柯达公司先行人员入驻厂区。很巧,他们的办公场所,正是10年前彩色线工程建设期间日方人员办公的地方……
厂区中间开始砌起围墙,大家戏称其为“柏林墙”。合资公司与公元总公司各自所占面积差不多。墙的这边,公元总公司对500多名退休职工和2700多名在职职工进行安置分流,企业改制重组。按合资协议,柯达将聘用620名公元员工。由企业法人股和职工自然人股组建的公元有限公司,依托国内技术领先的、既能生产黑白相纸又能生产黑白胶片的双功能生产线,一直经营至2005年。
花开花落,天道轮回。随着影像数字化浪潮攻城略地,从柯达手里接过彩色生产线的乐凯公司,于2012年宣布停止彩色胶卷的生产。1975年就研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拍出史上第一张数码相片的柯达,十余年来则不断转型,加速调整。
十多年前,四个在公元厂区玩耍的女孩儿,背对一墙之隔的柯达标识,摄下可爱的笑脸。她们的父辈在这里工作过,见证了彩色梦想,或离开公元,或受聘于柯达,或参与黑白线重组,或选择坚守至今。崇尚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年轻一代,不知是否还愿意聆听,这座城市记忆里“开创新纪元”的故事。
新闻推荐
2018年8月,黄旭华在三亚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李俊伟摄本报讯(记者张明纯)昨天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