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非遗”文化,点亮“花灯梦”

汕头日报 2020-01-06 00:57

走进龙田小学的花灯工作坊,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潮汕花灯作品:宫灯、鱼灯、五角星灯……这是学校“潮汕花灯文化进校园”实践的成果。一年来,学校把潮汕“非遗”文化请进课堂,把潮汕花灯隐藏的智慧与文化融入学生们的思想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年前,学校成立《潮汕花灯文化进美术课堂》特色项目。经过学习,一盏盏潮汕花灯新鲜出炉了。这些花灯十分别致,但作为课题组主持人,我隐约觉得还差点什么?终于,在一次上花灯特长班时,陈雅纯同学的疑问,如春雷般惊醒了我:“老师,我们制作这些花灯就只是用来装扮教室吗?”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心!我开始寻思:创作潮汕花灯的意义过于抽象,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并不能够理解。该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

我开始查阅资料,走访民间艺人。澄海区“非遗”评审专家李哲源告诉我:“要真正了解潮汕花灯文化,就应当从历史和文化中追根溯源,挖掘它的人文底蕴。”我只关注技艺本身,忽略了它们的真正内涵。

从那以后,我改变策略,和孩子们进行了一番回溯研究。我们龙田小学地处城郊,是一所乡村学校,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我们陪伴学生,行走于学校周边的妈祖宫,探寻民间美术作品蕴含的寓意;行走于文化场馆,了解见证潮汕花灯文化的发展变迁……“老师,原来花灯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呀!”我这才发现,民间美术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探寻花灯背后的故事,就能自我感知,导之以行,挖其深意,最终内化。唯有找到永不枯竭的源头,才不是“无源之水”,点亮孩子们心里的花灯梦,可以让我们越走越远。

慢慢地,我们逐步感受到花灯古朴外表下所蕴含的厚重文化之美,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推广民间文化的亮点绝对不是瞬间随机的灵光乍现,必须像阳光一样滋养大家。在龙田居委会的帮助下,我们邀请到市“非遗”传承人、龙田乡民间艺人陈旺松,每周固定时间,走进课堂为学生传艺。在花灯教室里,陈伯伯深入浅出地介绍潮汕花灯的由来,手把手指导同学们扎胚装裱技术,传承潮汕花灯。小小的一根竹篾,在陈伯伯手中一眨眼功夫已成为了一个圆圈、一个十字形。看着他灵活的双手,同学们踊跃欲试。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却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我们不由地感叹:“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之根,小小的一根竹篾,蕴涵着广大劳动人民多少智慧啊!”

民间艺人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社区、学校牵手“非遗”传承人,用美育唤回孩子对潮汕文化的热爱与自信,让拼搏向上的潮汕精神传承下去。2019年春节,龙田居委会搭建平台,让花灯班的孩子们提着亲手制作的潮汕花灯,吟唱着潮汕童谣,在社区舞台上传播潮汕优秀文化。

2019年6月,龙田小学被澄海区教育局推荐参评广东省教育厅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项目为“潮汕花灯”。潮汕花灯文化由各媒介通过展览、网络平台、社区表演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把潮汕文化安放内心,把潮汕文化传承下去。(陈绮瑾)

新闻推荐

建筑材料乱堆放 占道经营随处见 市创文办暗访督查市容环境

华富信用分社附近在建工地建筑材料堵住巷子。本报讯(记者陈柔燕摄影报道)为持续推进创文提质升级,12月23日,市创文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