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方初心”书写城市高度 读《汕头观察》,读懂汕头2019

南方日报 2019-12-26 08:38

亚青特刊封面。

扫码重温亚青“汕头时间”。

全国两会“汕头强音”。

汕头“四沟”突围之路。

“向汕·向上”2、3连版。

扫码读汕头“新青年”故事。

乡村振兴报道。

扫码读乡村振兴“汕头篇章”。

汕头九章。

扫码赏阅“汕头九章”。

作风建设。

国庆报道。

扫码阅汕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线报告。

主题教育报道。

扫码看汕头主题教育报道。

创森报道。

营商环境。

汕治·善治。

扫码看“汕治”探“善治”。

“为充满希望的汕头发声”——这是2015年9月,南方日报《汕头观察》开版语的标题。短短10个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汕头观察》的初心。

秉承这一初心,我们始终站在省委机关报高度,与汕头同呼吸,为汕头齐鼓劲。我们既是桥梁,传播党政声音,反映民间实情;也是智库,联络八方智慧,推动本土成长;更是阵地,抒发百姓情感,褒扬先进、针砭时弊。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程,融媒呈现成为我们的使命。借助南方+,我们努力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策划输出一系列融媒产品,以“移动优先+深度呈现”,深耕南方日报的地方影响力。

2019年,我们依然以“南方初心”书写城市高度,绽放汕头特质。

这一年,汕头获得2021年亚青会举办权,并紧锣密鼓筹划、推进亚青会场馆建设;这一年,汕头获评“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汕头绿”成为汕头形象的新标签;这一年,汕头快速破题练江整治,攻坚“三大山头”、开展“五大行动”,全面铺开“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程,科学解决练江整治“最后一公里”;这一年,汕头坚持精准创文、常态创文、全民创文,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这一年,汕头创新探索治理路径,持续焕发特区发展活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一年,汕头深度聚焦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发出“一封信”、开出“直通车”,以“三颗真心”与企业共绘“同心圆”,共推实体经济再发展;这一年,汕头“严”字当头,深化作风建设,喊出“作风就是战斗力”的口号……

这些“汕头大件事”,《汕头观察》一一记录、一一解读:我们用“南方眼”观察“汕头事”,“呼吸着你的呼吸”,创新融媒手段,呈现城市变化;我们用“南方心”抒写“汕头情”,“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解读背后密码,传递南方态度。这一切,都是为了讲好汕头故事,让汕头声音传得更广更远。

2019年最后一期《汕头观察》,让我们一起品读这一年来的重点报道、精品栏目,从这些有力量的文字中,读懂汕头的2019。

文/杨可

关键词1

亚青故事

3月3日,当汕头获得2021年亚青会举办权的消息从泰国传来,南方+消息《重磅!广东汕头获得2021年亚青会举办权》几乎同步发出。这一全城首发消息,一时间刷爆汕头朋友圈,“刷”出了南方+当日最高流量。

紧接着,南方+汕头频道同步推出“亚青之光·荣耀汕头”特别报道,推出一张类似号外性质的移动端海报,并连续发布汕头籍著名运动员和海内外人士祝福视频的新媒体产品,同样在汕头市民朋友圈引起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南方日报汕头新闻部全员投入,精心策划,于3月5日在《汕头观察》呈现《亚青之光荣耀汕头——汕头成功申办2021年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特刊》4个整版的大型策划,深入解读汕头申办成功的关键、成功申办后的计划等,并配发重磅评论。该特刊也成为汕头全城唯一的亚青特刊。

4月中旬,在汕头拿下亚青会举办权一个半月的时间节点,南方+汕头频道、《汕头观察》又策划“高频开局:亚青会花落汕头后的"关键首月"”特别报道,梳理这一个多月以来的“亚青痕迹”,探寻汕头筹备亚青会的动向和趋势。

关键词2

“汕头强音”

今年3月初,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期间,来自汕头的5位代表认真履职,为汕头经济发展积极发声,在全国两会上发出了“汕头强音”。

围绕全国两会,南方日报《汕头观察》精心策划,以3个版的篇幅,做强做实“连线两会”报道,同时在南方+汕头频道推出专栏,以视频、一图读懂、深度报道等融媒产品,接连形成全媒体“刷屏”效应,充分展现了省委机关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3

治水破题

练江流域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入倒计时、以“源头截污、雨污分流”解决练江整治“最后一公里”、典型黑臭水体“四沟”得以创新整治……2019年,汕头打出生态治水组合拳,以治水兴城、以治水美城,“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美好景象逐渐成为常态。

聚焦汕头治水之策,南方+汕头频道、《汕头观察》持续输出一批有观察味道的深度报道和融媒产品,全面梳理治水过程中的破题、加速和突围,关注治水背后的干部之变、作风之变、城市之变。

关键词4

向汕·向上

在汕头奋进向上的实践中,“向汕”的新青年力量不可或缺。这些自信开放且充满正能量的新青年,正在或已经成为汕头各行各业挑大梁的骨干,担负起新时代建设者和生力军的重任。不管是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还是创新创业的最前沿,处处闪动着汕头新青年开拓奋进、锐意创新的身影。

为此,南方+汕头频道、《汕头观察》推出特别策划报道《向汕向上·汕头新青年镜像录》,深入实践一线,到青年人中去,青年对话青年,记录他们绽放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的励志故事,更展示汕头新时代建设中步履铿锵、勇毅笃行的青春新力量。

关键词5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如何在乡村振兴的汕头篇章中写好区县文章,成为汕头六区一县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

为解读汕头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背后的密码,从2019年5月开始,南方+汕头频道、《汕头观察》同步推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汕头篇章”栏目,派出记者深入镇街、村社,到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到汕头市乡村振兴第一线走基层、访百姓,先后输出8组报道、近5万字的篇幅,其中既有对汕头以“五个一千”共谋共建共推乡村振兴实践的深度解读,也有对六区一县乡村振兴工作的独家观察。

关键词6

汕头九章

7月26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召开期间,汕头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此推动《意见》在汕头市落地实施。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5年,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与全省一道迈入全国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行列;同时推出八项行动,对各项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个总目标,八项大行动,这是汕头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汕头行动,是谱写新时代汕头迈入新阶段的“汕头九章”。

7月30日,南方日报即推出重磅策划——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汕头九章,深入采访、深度调研汕头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努力与探索、机遇与挑战,展现为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汕头使命”。

几个月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走基层、访专家、问百姓,围绕如何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均衡通达程度、如何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粤东明珠”、如何焕发活力特区制度竞争力等话题,在南方+、南方日报《汕头观察》开设专栏,连续输出9组深调研报道、约5万字的篇幅。

这些报道中,既有新鲜动态和纵深解读,也有观点分析,部分报道还配发“记者观察”,努力做到有故事、有人物,有深度、有厚度。

关键词7

作风建设

对被发现问题的几十个被巡察单位部门严肃点名批评,一针见血指出巡察中发现的8大典型问题、8种“作风病”以及延伸出来的8个表现,首次采取“案例通报”“自曝家丑”这种方式开会,履行不力、整改不力的单位上台深刻检讨……年年召开的作风建设大会,今年的会议为什么这么“辣”?

捕捉到这一点,南方日报记者在《汕头观察》刊发报道,深入解读这场会议背后的深意:在当前这样一个发展关键期,汕头亟须以作风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励他们担当作为,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为汕头的高质量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报道还配发“记者观察”,提出必须以“鉴”为径、以“改”为要。

关键词8

国庆报道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后,南方日报汕头新闻部借助南方+、主报和《汕头观察》等平台,多维度、立体化呈现汕头各区县、各领域响鼓重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其中,在《南方日报》发布《汕头: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上的重要发展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刊”中,也频繁出现“汕头身影”;依托南方+汕头频道、《汕头观察》,分别策划推出“献礼70年”“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专栏,发布“汕头迈向高质量发展一线报告”,浓墨重彩地为汕头发展鼓与呼。

国庆期间,“汕头身影”依然在《南方日报》上闪耀,《这碗国庆面充满幸福味》一稿还登上头版。国庆节后,还在南方+策划投票行动,发动读者票选国庆“10个感人瞬间”。

关键词9

主题教育

在汕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南方+汕头频道、《汕头观察》主动策划,派记者深入区县、部门一线,从小切口、小案例入手,持续输出了一批优质报道。

这批报道注重见小见事见思想,用“讲故事”的手法,多角度呈现汕头主题教育进展、成效及反响,为汕头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凝聚正能量。

关键词10

“向汕绿动”

历经数年创建后,汕头在2019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精心营造的“汕头绿”,成为汕头城市形象的新名片、新标签。

在汕头的“创森路”上,《汕头观察》始终保持密切关注。我们敏锐地看到,“创森”实践,将为汕头迎接2021年亚洲青年运动会、建设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主动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注入更多生态活力。因此,我们策划“"向汕绿动"汕头创森实践观察”栏目,以“封面+纵深+视觉”解读意义、呈现样本;在汕头成功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后,又在封面版重要位置推出述评《勇当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担当》,以丰富的报道记录这一重要发展成果。

关键词11

营商环境

汕头是广东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2019年,汕头继续深度聚焦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提出“刀刃向内”“敢于揭短”,更提出要沉下身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汕头还发出《致全市企业家的一封信》,并出台《汕头市领导成员联系企业直通车制度工作方案》,对服务对象范围进行了扩展。

从一“扩”一“沉”的改变,南方日报记者敏锐地发现,在这背后正藏着汕头的“三颗真心”——全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的初心,全力当好企业服务生、做好营商环境服务的决心,以及携手企业共同谱写汕头振兴发展的信心。

对此,我们在《汕头观察》封面版刊发重点报道《征诉求亮“实招”共绘发展“同心圆”》,解读汕头与企业携手共推实体经济再发展的深意。配发的“记者观察”《一“扩”一“沉”背后的“三颗真心”》更是从“深圳企业家日”切入,点出两个特区发挥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加快发展的“心有灵犀”。角度新颖、视野广阔、独树一帜。

关键词12

汕治·善治

作为四大经济特区之一,汕头在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不断创新,努力探索,走出了特色化社会治理路子,涌现了一批治理精准、服务高效的典型案例。

为答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考卷,探寻汕头“善治”范本,南方日报、汕头市委政法委联合推出“汕治·善治——汕头探索社会治理创新一线实践报告”系列报道,迄今已推出濠江政法智能化建设、潮阳借物联网实现“智慧新治理”、龙湖“智慧养老”、金平“五治融合”等报道。2020年,我们的脚步还将踏足其他区县、部门,继续看“汕治”、探“善治”。

新闻推荐

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名单公布 汕头2家个体工商户喜获殊荣

本报讯(记者郭丹)12月25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在08版公布了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名单,汕头2家个体工商户汕头市澄海区源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