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创新探索长效机制构筑“返贫堤” 政府买保险 脱贫不返贫

南方日报 2019-12-24 08:31

汕头在全省率先推出贫困户民生保障保险。图为相关部门组织走访。

家住汕头市龙湖区的王道伟,不久前因房屋破损获得了保险公司2万元的商业保险赔偿。身为一名贫困人员,王道伟自然没有经济能力可购买商业保险,这笔赔偿正是来自于当地政府对民生保障政策的落实创新。

自2016年落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汕头市的贫困村不仅迎来了新的振兴机遇,其贫困人口也逐步减少。但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消失,更不是扶贫工作的结束。随着收官之年的临近,如何防止返贫、如何及时帮扶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才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题中之义。

日前,汕头市濠江区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汕头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保产险汕头中支)签署《汕头市濠江区建档立卡人员“防贫保”协议》,为该区建档立卡990名贫困人员提供意外伤害身故、住院津贴、重大疾病保障、疾病住院补充医疗保障在内的防贫领域的保险保障。

这是全省首单由区级财政买单的“防贫保”保单,也是汕头市创新探索防返贫长效机制的一番缩影。近年来,汕头市按照“政府主导,政企合作,贫困户受益”原则,在全省率先推出贫困户民生保障保险,充分发挥保险作用,提升脱贫质量和巩固脱贫成果,从源头杜绝返贫问题。

财政为贫困人员买商业险

此次签发保单的濠江区,是全省首个由区级财政购买“防贫保”的区县。近年来,该区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探索由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为脱贫户购买返贫责任保险,为区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构筑“返贫堤”。

据了解,濠江区与中国太保产险汕头中支签署协议,通过商业保险“防贫保”,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边脱边返、边扶边增”的难题。从2020年1月1日起,在该保险的保障下,贫困人员一旦发生疾病或意外伤害住院,保险机构将给予补偿和给付,并直接将保险金支付给防贫户,使得精准防贫真正落到实处。

“这个险种不仅能补偿医药费,还有一定额度的陪护津贴。”据中国太保产险汕头中支相关负责人介绍,“防贫保”不仅有相应的保障力度,其适应的范围也延伸至区、镇两级相关的医疗机构,这让贫困人员能够实实在在享受家门口的就医福利。

据了解,“防贫保”是中国太保集团旗下中国太保产险在脱贫攻坚决战的关键阶段,发挥专业优势创建的商业防贫保险。截至今年9月,已为超过5000万临贫、易贫人群提供防贫托底保障,累计保险金额2.35万亿元,累计赔付金额近6000万元。

汕头市扶贫办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汕头市扶贫办与中国太保产险汕头中支将以点带面,共同推进“防贫保”保险项目,提高保障覆盖面,为汕头市处于贫困边缘的农村低收入户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脱贫户提供保障。

建长效机制落实“三保障”

事实上,濠江区在防返贫工作上的创新,正是汕头市探索建立防返贫长效机制的实践体现。

据了解,为进一步建立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汕头市在全面落实“三保障”等社会民生保障政策的基础上,有效结合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以龙湖区为例,该区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推行“医疗、教育、住房”三保障再升级保险项目,对全区所有贫困户903户共2154人实行保障。

比如在教育方面,贫困学生在投保年度通过全国高考并成功为高等院校录取的,录取大专院校的每人奖励2000元,录取本科院校的每人奖励5000元,录取本科生以上学历的每人奖励8000元。

医疗和住房方面,对贫困户住院医疗费用扣除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赔付后剩余全部自付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按比例给予赔付,每人每年赔付限额10万元,住院期间每人每天发放住院津贴50元,每人每年领取津贴天数最高为20天。贫困对象单一自住房屋由于天灾或意外导致的倒塌遭受的损失,保险公司在扣除农房保险赔付后按剩余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据介绍,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共投入保险费用104.84万元,累计为贫困户减轻负担60.4万元。其中,教育保障助学金16人11.4万元、住房保障理赔4人8万元,医疗保障理赔住院贫困户352人次,发放医疗保险赔付金41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汕头市还为1989名未脱贫人员购买“民生综合保险”,为全市3933人驻镇驻村干部购买大病补充医疗保障和专项意外伤害保险,为该市决战决胜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支撑。

文/图:杨立轩通讯员蔡纯

新闻推荐

发挥“她”力量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汕头市34名妇女代表今起参加省妇代会

本报讯(记者郭丹)广东省妇女十三次代表大会今天起在广州举行,来自汕头市各行各业的34名妇女代表,肩负全市281万妇女的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