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桌子上唱大戏”的小城奇迹,到未来融入湾区的“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经济适度多元化 澳门拥抱新商机
夜幕下的澳门灯火璀璨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摄
澳门大三巴牌坊附近游人如织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闪亮招牌装点“不夜城”羊城晚报记者宋金峪 摄
羊城晚报记者王丹阳
30分钟发射16万枚烟花,56艘无人船、600架无人机组成“澳珠一家亲”“20”等字样及大三巴牌坊、港珠澳大桥等图案……12月22日,澳门旅游塔与珠海横琴金融岛对出海面,一场壮丽璀璨的烟花盛典即将上演。
与祖国同行,看濠江盛景。昔日回归前“一穷二白”、连续多年经济负增长的澳门,如今人均GDP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卢森堡。这座面积32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的海滨小城,以举世瞩目的跨越式发展证明:“只要路子对、政策好、身段灵、人心齐,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戏。”
站在回归20周年的新起点,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在日益强大的祖国母亲的支持下,风华正茂的澳门特区正阔步前行,一个繁荣进步、幸福和谐的现代化国际都市呈现在世界面前。
旅游休闲业居“半壁江山”
21年前,澳门第一个非博彩业的旅游景点澳门旅游塔成立之时曾受质疑。如今,从澳门旅游塔58层眺望,如洗的碧空下,西望洋山、两湖一塔、议事亭前地、福隆新街等“澳门新八景”尽收眼底,游人如织。
临近关闸口岸的汉佑新街“珠宝一条街”,来自五湖四海的口音在问“今日金价几何”;曾经远在路环的安德鲁葡挞,把新店开到了著名的的“手信一条街”官也街,从早到晚排长龙;不少澳门知名手信店还开通了电商平台,内地游客轻轻一扫就能送货到家……
小城盛开繁荣花,旅游休闲业无疑是其中最光鲜亮丽的一朵。
在国家政策支持、澳门特区政府与业界齐心努力下,旅游休闲业在这20年间获得了飞速发展。2018年,包括酒店、餐饮、零售和博彩业在内的旅游休闲相关产业已稳居澳门经济“半壁江山”。
斐然变化要追溯至2003年。当年非典疫情肆虐,澳门经济严重受挫。中央政府适时批准了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直接拉动澳门经济开始新一轮起飞。在巨大的市场红利和政策支持下,“莲花宝地”紧紧扭住了旅游业这一主线。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8十年间,到访澳门旅客总量由2175万人次上升至3580万人次,澳门酒店客房增长约一倍。除了迪拜,世界上很少有地方如澳门这般在短时间内涌现出如此多的豪华酒店。
这张名片还在继续擦亮,且成为澳门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在澳门成立大湾区城市旅游合作联盟,推进粤港澳共享区域旅游资源,构建大湾区旅游品牌。抓住机遇、乘势而为,来日胜景更可期。
经济适度多元格局基本形成
科技部港澳台办主任近日表示,支持澳门在面向葡语系国家的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搭建中国—葡语国家科技交流与技术转移平台。
土生土长的澳门商人罗盛宗最近的打算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优质养老院。等5G技术全面普及后,他还计划通过远程医疗,让澳门长者在大湾区内其他城市也能有“尊严感”养老。
《千里江山图》数字长卷近日首现澳门。而在氹仔的一家豪华酒店里,全球最大的室内永久LED屏幕24小时正展示着故宫、天坛等多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景象;犹如足球场大的天幕下,旅客可以边散步边免费欣赏堪比美术馆级的珍藏艺术品……
回归20年,澳门的繁荣远不止旅游休闲业。从打破“东方拉斯维加斯”的单一印象,到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等多张靓丽名片,澳门正走在一条适度多元的繁荣大道上。
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来形容澳门的变化:“回归前澳门经济衰退,回归后逐步恢复经济增长,可以说是‘站起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澳门可以说实现了‘富起来’。”
如今,澳门的“强起来”更在于经济适度多元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进一步发展的行业抓手已经出现!特色金融、会展业、文创业、以中医药产业为主的大健康产业……一批颇有亮点的行业使“盛世莲花”愈发绚丽多姿。
新闻推荐
澳门绽放迷人光彩新华社发澳门披上节日盛装羊城晚报记者林桂炎摄20年前,濠江之畔,澳门回归祖国那一刻,人们充满喜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