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贴心人”郑文标 社区民警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也打动人心

汕头日报 2019-12-19 01:37

“郑同志,你来啦”,“郑同志,有空过来坐一下啊”。这个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呼为“郑同志”的人,就是金园派出所社区警务中队副中队长郑文标。20多年来,郑文标每天处理大大小小的纠纷矛盾,不仅当起“和事佬”、“裁判员”,更要做群众的“贴心人”。正如他所说的,社区民警在处理纠纷矛盾时,只有了解群众想什么、要什么,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才能将纠纷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当“和事佬”化解矛盾纠纷

金园派出所辖区是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商贸一向发达,辖区内不仅有苏宁广场、群光广场等多个商圈综合体,还有在建的汕头华润中心。今年10月31日,华润中心消防工程分包商王先生的一批消防器材在华润中心建筑工地丢失,查询监控之后发现是建筑垃圾清运方将这批消防器材运走,随后王先生到金园派出所报案。接报后,郑文标做了大量细致的前期调查工作,最后确认这一起事件是一场误会,垃圾清运方误将消防器材当成建筑垃圾一并运走,造成王先生一方经济损失13万余元。后来双方愿意各退一步、冷静协商,郑文标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

当“守护者”爬上塔吊救人

像郑文标这一代老社区民警,是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20世纪90年代,郑文标的辖区,仅仅只是几个鱼塘几块荒地。如今,鱼塘荒地一跃成为了汕头最繁华的地段,成为了汕头名副其实的“城市客厅”。繁华背后,社区民警郑文标却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一次,苏宁广场建设项目的一名建筑工人与包工头发生劳资纠纷,冲动之下竟爬上塔吊扬言自杀,郑文标和处警民警到场后立即爬上塔吊,一起开展对方的思想工作,最终成功营救这名工人。“站在塔吊上,腿一下子就软了。”但所有凶险和艰辛他都轻描淡写。

当“服务员”勤学为民解忧

这几年,不管是法律知识,还是智慧新警务,郑文标都肯下功夫去研究去琢磨,精益求精,臻于至善。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这就要求社区民警在从事社区警务工作过程中需要更高的法律水准。金谷庄有一户居民在家中养鸡,散发的臭味和烦人的噪音使街坊邻里深受其害。为了使自己的调解更具说服力,郑文标翻阅了大量法律文件,从而轻松顺利完成了这起纠纷矛盾的调处。

社区民警平凡而伟大。金园派出所共有7个社区,9位社区民警,郑文标只是他们其中普通的一员,虽然没有惊天动地感人肺腑的事迹,却也平凡得打动人心。

本报记者 刘文钊 通讯员 谢璇璇

新闻推荐

上学“开车门进校门” 放学“先预约人等车” 汕头市中小学校推行“校家警”护畅模式,缓解高峰期校园周边交通拥堵

志愿者协助学生开关车门,确保学生上下车安全。本报讯(记者王开颖摄影报道)与晚高峰相比,早高峰的道路交通繁忙程度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