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区黎明社区以“红色精神”引领乡村振兴 秘密会议召开地建成休闲公园
濠江区松坤革命烈士纪念馆。余丹摄
蓝四保介绍松坤革命烈士纪念馆的情况。余丹摄
“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们的牺牲,这是不忘初心的真正写照。”谈及革命烈士蓝松坤的事迹,汕头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汕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坤达情不自禁,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水。
这名名叫蓝松坤的烈士,牺牲时年仅34岁。除了蓝松坤,黎明社区还涌现出蓝容南、蓝欺棕、蓝亚野等烈士。但这些革命事迹在过去仅仅只是在四乡六里的村民们口中流传,未有具体详细的文字记载。
达濠、河浦并区后,在宣传系统工作的陈坤达才意外知悉蓝松坤等烈士的事迹。有感于烈士们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情怀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他决定要与蓝松坤烈士的堂弟蓝四保一起,将这些革命烈士的事迹进行系统地梳理总结。这一行动,就是十几年。
2017年,随着松坤革命烈士纪念馆在黎明社区落成,濠江又新增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越来越多人走进纪念馆追寻革命先辈足迹,重温往昔峥嵘岁月。
●南方日报记者余丹
祖祠修缮一新成为革命烈士纪念馆
每当听到有人想到松坤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73岁的蓝四保总是不辞辛劳地从11公里外的家出发,驱车前往纪念馆当向导。十几年来,他已数不清给多少人介绍过蓝松坤等革命烈士的事迹,虽然不断地重复再重复,但他从来不曾敷衍,总是带领每一位参观者细细地了解,深深地感受。
在蓝四保的带领下,记者们走进纪念馆。在这间小小的纪念馆里,陈列了包括蓝松坤在内的三名烈士的铜像。蓝四保介绍说,还有一名烈士蓝亚野因缺乏照片而没有专门制作铜像。
馆内左右两侧的展示栏里,一幅幅漫画还原了烈士的英雄事迹,令人一目了然;橱窗柜里,有序地摆放着这么多年来记录出版关于蓝松坤等烈士在这片热土上英勇就义的事迹。馆内还有个小房间,蓝四保说这就是蓝松坤当年曾经居住过的房间,因此纪念馆同时也是蓝松坤的故居。
记者注意到,整个纪念馆分为前后两个独立空间,前边作为铜像资料陈列馆,后边则依然作为蓝氏祖祠。“当年,蓝松坤就是在这里召开农军会议。”蓝四保说,早些年,为了让蓝氏族人都同意将祖祠修缮为纪念馆,自己费了好多口舌,最终才让乡亲们应允。最终,他一方面自己掏腰包对祖祠进行修缮,另一方面争取到民政部门用于修复烈士故居的专款20万元,对纪念馆进行修缮。
近年来,修缮一新的松坤革命烈士纪念馆成为濠江区又一处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英雄烈士的革命精神得以代代相传。在陈坤达看来,之所以要为烈士修建纪念馆,一方面是告慰烈士在天之灵,另一方面对弘扬烈士精神具有现实意义。“蓝松坤原本只是一名普通农民,是小人物,但是他却能够积极参与革命,这个本身就带有一种普遍意义,能够启迪普罗大众,是百姓们学习的楷模榜样。”
还原烈士事迹深入田野找寻目击者
蓝四保依稀记得,小时候父亲总带他来浮山祭拜先人,那时年纪小,不曾过问背后的事。21岁那年,他从家人口中了解到堂哥蓝松坤的英雄事迹,备受感动,于是开始着手相关资料的搜集。
一直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的陈坤达同样是受到烈士们的精神感召,加入到“还原历史”的队伍。闲暇时,他俩都会轮番到蓝松坤生活奋战过的地方,以及就义的地方找寻当时的目击者。
“蓝松坤被害时是清晨,而农村地方的人很早就起来务农,当时很多人看到了他被杀害这一幕。”陈坤达告诉记者,蓝松坤烈士是濠江区历史上早期加入党组织的几位先烈之一,1925年组织农民自卫军,多次击退了国民党围剿部队,取得胜利。
一幕幕历史场景,在耄耋乡亲们口中逐渐串联起来,更令蓝四保和陈坤达内心震撼不已——蓝松坤本是一名船工,一次偶然机会搭救了汕头地下党的领袖方惟精,在其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了岭东工会,并在1926年7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任命为中共潮阳三区区委负责人,发动和领导河西廿三乡农运,秘密组织农民自卫军。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潮阳各地农会、农军骨干分子有的惨遭杀害,有的被捕入狱,革命陷入低潮。但蓝松坤领导的农民自卫军坚持斗争,声势不减,这引起潮阳国民党反动派政府恐慌,组织了更大规模围剿。后来为保全革命的力量,农民自卫军根据党组织指示暂停活动,分散撤退。
然而就在此时,因为叛徒出卖,蓝松坤一家惨遭毒手,怀孕的妻子和三岁的小儿,接连被射杀;其他的兄弟亲人迅速转移到达濠岛,自此隐姓埋名生活。但仍有几位亲戚和乡里人,如蓝容南、蓝欺棕、蓝亚野等,在这个时期被杀害。
“二尸三命,近邻乡亲闻者无不伤心落泪!”采访过程中,陈坤达多次哽咽,“蓝松坤的事迹在当地深入人心。尽管过去了这么多年,如今想来仍让人感怀,无比动容。”
“这段历史如果没有人了解,烈士们的精神无法传承。”蓝四保说,接下来松坤革命烈士纪念馆将申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英雄烈士的革命精神继续弘扬。
传承红色基因见证革命老区蝶变
新中国成立后,蓝松坤烈士的事迹被写进了《潮汕英烈传》。正是由于有烈士精神的传承延续,激励一代又一代黎明人苦干实干,砥砺前行。近年来,黎明社区干群更是发扬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红色传统,持续发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村容村貌的“华丽蝶变”。
黎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蓝章喜表示,近年来,黎明社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为契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做到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全面推进,全民参与,较好地解决了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
截至目前,社区已全面拆除街巷违章占道建筑,社区还新修建村道水泥路面,实现全村路面硬底化,修建休闲广场1360平方米,完成“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程,累计铺设污水管道6580米,接通住户245户……
如今的黎明社区,村容村貌越来越美,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实现了“颜值气质”双提升。记者走访当天,放学后回家的学生们蹦蹦跳跳地穿街走巷,老人家拄着拐杖慢悠悠地向休闲广场走去,处处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黎明社区的后山,曾是一处杂草丛生的荒地。蓝章喜说,由于后山的隐蔽性,蓝松坤烈士曾在此召开秘密会议,为了更好地保留革命遗址,黎明社区近几年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契机下,对后山进行改造,修建了登山小路、休闲凉亭和栏杆等,如今已成为居民们散步的好去处。
蓝章喜说,在烈士精神的引领下,社区“两委”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所有工作的中心,每时每事尽责尽心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烈士为之奋斗的美好生活成为现实。
■声音
“我真切触摸到
革命先烈的脉搏”
“这真的是一位传奇人物。”陈坤达在搜集蓝松坤的资料过程中,时常发出这样的感慨。
“我们不是要挖掘一个神来崇拜,而是要挖掘这个人物作榜样来学习。”在许多党课的讲座中,陈坤达也多次对蓝松坤的事迹进行介绍,“我们总是说不忘初心,如何不忘初心?这要求我们挖掘分析这些革命先行者的内心世界,悟出他们最深刻的内涵。”
陈坤达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真切地触摸到革命先烈的脉搏,基本上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才会一次又一次不由自主地被感动。“正是出于对所有人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革命队伍及共产党的坚信,才让他们能够为之奋斗,甚至连性命都不顾。”
陈坤达建议,为了突出纪念馆的教育功能,可以松坤革命烈士纪念馆为中心,把蓝松坤烈士生前战斗过的地方、牺牲的地方串起来一并进行保护,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从内部结构方面增加更多配套设施。
另外,他还建议要继续面向社会征集关于蓝松坤烈士的资料。他坦言,关于过去的这段历史,曾被人为毁坏以至于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这些年来他们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还不到1/10,如今应该把这段历史重新发掘出来。
新闻推荐
盛世莲花日日新,幸福濠江处处和 回归20年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从回归前的社会动荡,到如今的安居乐业;从博彩一业独大,到经济适度多元初见成效;从对接珠海横琴,到不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