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

汕头日报 2019-12-16 00:42

□ 周树彪

汕头本土具有潮汕文化、侨乡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工夫茶文化、妈祖文化和侨批文化等文化内涵,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汕头第三产业发展却明显落后,开发好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汕头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旅游产品功能结构不够完善,开发层次较低。从汕头旅游资源现状看,优美的海滨生态环境,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发达的海上交通,可开发出观光、休闲、商贸、会议等多功能旅游产品。但在开发程度上,以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基本层面(陈列欣赏型)为主,提高(表演欣赏型)和发展层面(主题参与型)相对较少,这样不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在广大农村地区,旅游业发展滞后,开发层次较低。

旅游特色不突出,发掘深度也不够。由于对旅游环境认识层次较低,导致特色不够鲜明,特色资源开发不足,开发过程中偏重物质建设,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同时,大量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没有得到重视和开发,比如,潮阳区金灶镇的特色农业三棱橄榄和成片火龙果园、潮汕特色民俗“出花园”和潮汕特色民居“下山虎、四点金、四马拖车和百鸟朝凤”等特色旅游资源还没有充分的开发利用。

文化旅游概念空泛,损害了汕头文化旅游的形象。为迎合“汕头文化旅游热”的市场发展需求,旅游业经营者往往忽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主题,将各类旅游项目冠名以“汕头文化旅游”,把汕头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商标或宣传口号加以使用。在市场营销和产品推介过程中,频频将汕头山水观光旅游也冠名以“汕头文化旅游”"汕头风情旅游"等等。此举容易误导游客对汕头社会习俗和文化风貌的认识,损害了汕头文化旅游的形象。

科学开发汕头旅游资源的途径

挖掘汕头开埠文化的独特旅游价值。小公园片区的骑楼建筑及其开埠文化是汕头独特旅游资源,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是汕头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所在。所以,规划建设小公园开埠文化旅游区,打造汕头城市旅游地理标签,向海内外打出“开埠文化”主题旅游品牌,对这一城市旅游品牌进行包装和升华,有助于汕头争创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开发乡村旅游,完善旅游产品功能结构。汕头旅游资源开发要想适应现代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要不断完善产品功能结构,比如增设参与性,娱乐性项目。农村可以适当发展观光农业,通过种植特种花卉、水果,让游客亲自体验生态农业活动和农业技术。例如大力开发潮阳区金灶镇每年举办的“杨梅节”和潮南区雷岭镇的“荔枝节”品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通过现代农业技术让游客亲身感受种植乐趣。

引导企业开发旅游资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汕头还有大量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政府应该积极引导相关部门、旅游企业进入农村,开发旅游新产品,促进开发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其次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重点旅游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的交通、电力、通讯、环境等基础设施。鼓励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建设,并为此提供便利与优惠。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强旅游环境整治。开发旅游资源要擅于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系列,突出潮汕地区特色。汕头作为侨乡,潮籍华人华侨众多,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应重点开发探亲寻祖、朝拜妈祖、修学旅游等产品。可以利用每年港澳台胞回乡祭拜妈祖,开办国际潮学研讨会、国际潮人联谊年会之际,加大开拓旅游市场力度。

构建以产业链为基础的粤东区域旅游产业集群。一是整合潮汕揭三市的饮食文化,共建独特的潮汕三市饮食文化产业链。潮汕菜历史悠久,做工精细,三市的小吃也有着相似性,若能把三市的饮食文化与潮汕小吃加以整合规划,形成独特的汕潮揭饮食文化产业链,并将其纳入汕潮揭旅游体系加以推广,这将有利于汕潮揭区域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二是整合三市的酒店业,形成以三市酒店业为产业链的区域产业集群。三是整合三市旅游资源,推动粤东区域旅游业横向一体化发展。建议将粤东都市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联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培育“潮汕旅游”品牌。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继教学院)

新闻推荐

《庄霭岳书画篆刻作品展》暨学术座谈会在汕头举行

汕头市龙湖区委宣传部、龙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龙湖区文化馆承办的《庄霭岳书画篆刻作品展》,于12月15日上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