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浅意深 余韵无穷 《碧霞庄诗草》序
戊戌秋日,中山大学中文系78级同学返校重聚,在康乐园执手言欢,共庆入学40周年。当天晚宴时,荣章兄约我走出餐厅门外,闲聊过后,告诉其所著《碧霞庄诗草》近日编成,嘱我作序。我竟一口答应,毫无谦让之词,亦无推却之态。我并非懂诗而自充知音,而是素知荣章兄多年来“我手写我心”,为人正直而感时伤世,每每有警句传出;其应和怀人之作,情真意切,暖人心怀;长年深于楹联之学,故而常常在其诗中寄寓人生哲理,读来启人心智。即便不懂诗者如我,也能从荣章兄的诗作里获益良多,估计诗家会有更多更好的见地,故抛砖引玉,以待高明。
正写到此处,即时看到荣章兄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两首诗,《汕头日报》2018年11月14日“韩江水”刊发的《诗二首》:“谁料老天来验收,超强风速足翻舟。大桥毫发无伤损,中国工程确实牛!”(其一,《赞港珠澳大桥抗住十六级台风“山竹”》)“海誓山盟情侣石,强风过后剩妻荆。不堪一击因何故?夫石原来砖砌成!”(其二,《深圳海边“情侣石”经不住台风“山竹”考验变成“望夫石”》)均是就时事论时事,有感而发。我忽然想起清代大诗人袁枚有一首《人老莫作诗》,其中有句云:“莺老莫调舌,人老莫作诗。往往精神衰,重复多繁词。”(《小仓山房诗集》卷二五)我想,袁枚生在那个时代,无网络,无手机,无微信,人老而诗思渐衰,是很正常的;可如果他老先生活在当下,如荣章兄那样与时俱进,年过七旬而天天接收新信息,大概其《小仓山房诗集》的数量会大为增加。且看几年前荣章兄夫子自道:“孩儿帮我通微信,孤雁从今不失群。每日开机先阅读,随时见好即收存。广交多获同窗讯,博览欣看卓识文。愧我寡闻无所献,拙诗一首谢诸君!”(《加入同学微信群感赋》)有此心态,虽年齿渐长而诗思不竭,源头活水,涓涓而来。
提及袁枚,并非无缘无故,看得出,荣章兄是喜欢读袁氏诗歌的,其集子里就有这样的诗题:《读袁枚〈随园诗话〉心得》《读袁枚〈谒岳王墓〉》《仿袁枚〈所见〉》《读袁枚〈鸡〉》等等。袁枚的诗歌,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颇得宋诗以议论入诗之趣而自有面貌。有时,他的诗明白如话,却也耐人寻味,如:“画女必须美,不美情不生;画鬼必须丑,不丑人不惊。美丑相轮回,造化即丹青。”(《题两峰〈鬼趣图〉》)正所谓诗家有其“圆机活法”,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妙用白话(口语),也能够做到余韵无穷。汉乐府、白居易、李清照,一直到纳兰性德、袁枚等,均为显例。依我浅见,荣章兄对于《随园诗话》及袁枚诗歌,是深造有得,兼且融汇杜甫、苏轼、陆游、郑燮等诸家神髓,其诗风以言浅意深见长,不事雕琢,不拋书袋,不装腔作势,不故作高深,却是实话实说,有一说一,不吐不快,意到笔到。有生活随感,如“孙辈生牙日,吾侪掉齿时。新陈凭代谢,一点不稀奇”(《生牙与掉齿》),有阅世感言,如“莫道传媒皆颂圣,休言民众尽仇官。是歌是刺凭公意,不可偏颇走极端”(《自律》)……诸如此类,可以显个性,可以见胸襟,可以吐积愤,而更有数十年历经人世沧桑所积淀的识断隐藏于字里行间。
《碧霞庄诗草》是一部不难读却也不容易“一言以蔽之”的诗集,是一辑存储了几十年阅世经验与读书心得而成的“醒世恒言”,是一位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写作的中文系毕业生的尚会有“续集”的“未完之作”。
期待荣章兄不断有新作问世。
新闻推荐
构建消费扶贫和创业创新大格局,省“双创”基地落户汕头 市消费扶贫农产品交易中心揭牌
本报讯(记者刘文钊)昨天上午,“广东省消费扶贫创业创新基地(汕头)”“汕头市消费扶贫农产品交易中心”揭牌仪式在汕头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