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探路生态文明体系 迈向宜居宜业名城
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最美的生态绿洲,山湖城江风景美。图为肇庆星湖景区绿道。李显才摄
肇庆通过坚持生态优先,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周忠明摄
优世联合数据机房项目效果图。
受访企业供图
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最美的生态绿洲。她的“绿”可以从一个角度诠释: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高达71%,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诞生在此;广东省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也问世于此地;“中国最美的绿道”——环星湖绿道,更是让人留连忘返。
一直以来,肇庆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作为肇庆发展的永久底色和特色,把生态作为肇庆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底气,坚持走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现代化城市。今年1—9月,肇庆城区空气质量改善排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18位。
南方日报记者马喜生郭苏莹通讯员杜国智
坚持生态优先留下绿水青山
“预计到2020年,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将进入全面盾构始发新阶段!2024年具备通水条件。”近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传来新进展,该工程建成后将为广州、东莞、深圳年供水约17亿立方米,这项广东最大水利项目的活水源头便是西江水。
除了西江水,还有“肇庆粮”进入粤港澳大湾区视野。位于肇庆怀集县的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内,大量的绿色有机菜心、芥兰、瓜果和大米被输送到大湾区各城市民的餐桌上。
在大湾区内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城市不少,但位于北回归线带的肇庆独占两个“2/3”:西江在广东省境内全长338公里,作为西江进入广东的首站,肇庆段长225公里占其中的2/3;肇庆是大湾区天然“绿肺”,森林覆盖率为71%,占据广东省主体功能区划中生态发展面积的2/3。这两个“2/3”也从侧面表明,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内重要的生态屏障。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生态防护屏障。肇庆未负期待,近年来坚决走生态优先发展之路,持续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一组数据可以窥见肇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绿水青山:今年1—9月,肇庆城区空气质量改善排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的第18位。今年1—9月,肇庆12个省考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劣Ⅴ类水体比例为0,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在全国337个城市中,肇庆水环境质量排行第17名。
肇庆还划定3179.65平方公里为生态保护红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1.34%。在矿产资源开采方面,面对唾手可得的“金山”,肇庆停止开采相关黄金矿产、铜钼矿产项目。
2014年至2018年,肇庆空气质量实现“五连进”,PM2.5下降26.4%。2012年至2019年,肇庆完成造林150多万亩。2018年受国家水利部认可的绿色小水电站,广东省共有7个入选,其中5个都坐落在肇庆。
如今的肇庆,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环境优美,通过坚持生态优先,肇庆努力实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
提升治理水平赋能城市价值
12月1日,2019年中国环境上市公司峰会最后一场活动:金融机构助力环保事业绿色金融对接会举行,通过政银企合作,环境企业与金融机构实现信息和资金对接,以期为环境企业提供有效的投融资服务。
一系列扶持节能环保产业优惠政策的出台,吸引了一批高端的环保产业集聚肇庆,目前肇庆有84家节能环保企业,其中包括投资15亿元的博天集团高端膜材料生产基地项目。
肇庆生态治理早在8年前就频频亮相,首先对建筑陶瓷等高污染行业关上闸门。目前,肇庆市63家建筑陶瓷企业共255条生产线,96条生产线安装了天然气。
与此同进,肇庆将448家企业列入六大低效产业目标清单,目前完成引导退出113家,涉及用地1213亩,用电2450千瓦时,为肇庆市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腾出空间。
肇庆还通过出台《肇庆西江水质负面清单(试行)》,明确在敏感区内,对水污染物排放量大、水污染物复杂或可能造成重大水环境影响的重污染行业执行“禁入”,来确保西江水安全,连续多年来没有一家电镀等重污染企业通过审批落地。
通过全面实施《肇庆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肇庆聘请第三方团队对空气子站周边三公里全方位巡查,落实工地扬尘管控,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肇庆成立了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整治领导小组,多部门联合定期对各地开展督导,完成整治691家,其中关停取缔425家、整合搬迁79家、升级改造187家。
2018年至2019年9月,肇庆新增城市(县城)污水管网约365公里,镇级污水管网172.62公里,改造老旧管网19.21公里。截至2019年9月,累计新增城镇污水处理厂44座,污水处理能力达74.13万吨/日。
如今穿行在肇庆这座城市里,全市新增城区公园42个、其他绿地873公顷;新建森林公园58个、湿地公园7个,未来肇庆还将陆续出现一个个农业景观生态园、优质农产品生产园、创新创业科技园。
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会长陈广汉看来,肇庆通过积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未来将可形成绿色发展新高地,吸引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人才来到肇庆创新创业。
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进绿色发展
在举国重视生态文明,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今天,一场生态保护竞逐也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内展开。
惠州专门前往瑞士“取经”生态保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品质城市;东莞以生态整治带动城市品质提升,打造城市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制造名城,这一建设方略成为中组部的经典案例。深圳探索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对违法行为“零容忍”;广佛同城建立生态保护合作区,探索都市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新路。
生态保护竞逐的背后是绿色发展新格局的崛起。曾有观点这样形容人才、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过去是人跟着产业走,现在是产业跟着人走,哪里生态环境好、宜居程度高,人才就往哪里去,技术、资金、项目就往哪里聚集。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罗必良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需要一个优质生态环境,给人才以放松和沉淀思绪的空间,肇庆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生态资源,应当提前布局康养、智能、金融、信息等产业集群。
肇庆提出,坚持走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把绿色作为肇庆发展的永久底色和特色,持续推进产业、乡村和旅游“三大振兴”,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肇庆新区在规划建设之初,便提出“生态担当”,将湿地和水系视为两大生态要素,按照开放式5A级景区标准经营水系,对砚阳湖、长利河上游、长利河下游、横槎涌、长利湖、丰乐截洪果等六大水系进行综合整治,形成65公里的水岸空间,12平方公里的水系及40公里碧道景观。如今,肇庆新区综合管廊施工里程已完成35.97公里,砚阳调洪湖水系工程已经建成,长利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沙滩公园)已进入收尾阶段,吸引了肇庆华侨城卡乐文化旅游科技产业小镇(一期)、中国民商理事会总部、优世联合等优质企业落户动工建设。
“新区的环境依山傍水,港澳和国外的科研人才很在乎科研的环境,对生活品质要求高,肇庆的水、空气、生活环境都是无可挑剔的。”跨行科技技术总监兼副总经理刘立说,在进行一番考察后,跨行科技最终选择在肇庆落地。
如今肇庆空气质量实现“五连进”,蓝天白云成为日常标配的同时,经济指标也并未“掉队”:相比2014年,2018年肇庆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加超过35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其中第二产业稳中有升,同比增长6.3%。
■一线走访
独水河变身兴旺河
冬日清晨,位于肇庆高新区北江入河口的独水河上,环卫工人驾着小船缓缓打捞水草,惊起一滩白鹭纷飞。
武汉大学肇庆环境技术研究院研究人员告诉记者,2014年武汉大学受邀对独水河生态修复时,水道入江口是污水四溢的沼泽地,经过5年修复,独水河周边建起了350亩面积的湿地公园,每天有近10万吨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水标准的尾水从地下管道流出。
独水河高新区河段起点位于龙湖大道,横穿整个高新区后最终排入北江。以往由于工业园区排污等原因,河水发黑,由于长期污染,河底的淤泥也发黑,沉积了大量重金属,生态环境不佳,影响了高新区的市容市貌。
2014年,独水河完成改道,高新区内的河段由于没有水源补充,经常干涸。独水河修复之初,科研人员利用土壤修复技术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处理后的土壤再用于建设绿道公园。随后,独水河在原河道一侧新开挖一条长约5.4公里、宽30米的景观渠,引北江、白沙排渠等外水系与独水河连通,形成江湖水系循环,保证了河道整体水系的流动性。
如今,新建水景渠两侧绿化带分段已种植了香樟、紫荆、黄槐等植物,并安装了太阳能灯具,打造出了一个亲水的带状公园。
2017年,独水河修复工程被授予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通过公开征集命名、公众投票,独水河更名为“兴旺河”。
独水河治理是肇庆全力打好碧水攻坚战的缩影。今年肇庆发布了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1号令,对不稳定达标河道断面实行达标攻坚方案,重点推进新窦涌31条主要支流(河涌)、以及建成区2条黑臭水体整治,通过建设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对羚山涌等黑臭水体进行“治本”整治。
截至2019年9月,肇庆累计新增城镇污水处理厂44座,污水处理能力达74.13万吨/日。完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031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也在提速,全市村庄保洁覆盖率接近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7.61%。
无独有偶,鼎湖区对九坑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实施整治,通过完善遗漏污水处理管网建设,以及安装一、二级保护区内污水净化槽设备,如今的九坑河水源保护地基本达到常年I类水标准。
■企业故事
优世联合:
数据生态聚新区
孵化产业新气象
在京东等网上商城购物,消费数据将可集成为大数据运算、分析及管理,让购物更人性化、个性化;服务于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等智能终端,利用平台搭建快速流通的数据支撑,助力产业发展……铺好“信息高速公路”,在肇庆新区,一系列重大项目正在开展。
鼎湖山麓下,砚阳湖不远处,京东华南运营中心、京东云华南总部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区域总部项目早已落户。同位于肇庆新区,肇庆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及智慧云谷产业园如火如荼建设中。智慧云谷的第一阶段智慧城市中心建设已进入最后机电安装阶段,将会在近期进入联调终验。
从京东云的华南运营中心数据支持,到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等智能终端服务,在肇庆新区,串起了广东优世联合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游合作产业链。
着力布局肇庆业务,广东优世联合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肇庆新区共有两个IDC运营运维项目,分别为肇庆智慧城市中心、肇庆大数据中心及智慧云谷。
其中,数据中心主要服务京东云华南总部,两期合计5000个机架,是国内规模较大的节点之一,首期600个机架将于年内运行,率先投入服务,2期的4400个机架于今年内动工。智慧云谷项目将建成包括优世联合大数据云计算研发中心、企业孵化能力500家以上的孵化器、大数据物联网区域展示中心及产学研结合的信息安全研究中心等,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数据技术需求。
在优世联合副总经理张艺看来,数据服务需要依托智能产业,立足肇庆正是基于对肇庆新区产业集聚的判断:“肇庆新区具有明确的发展势头,可以提供足够的产业需求支撑。此外,肇庆新区与广深距离近,性价比高,价值洼地优势凸显。”
除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肇庆新区优质的服务也成铸造企业吸引力的“金字招牌”。“受益于"双容双承诺"和良好的营商环境,项目实现了快速动工。营商成本低也让我们有信心促成更多企业一同入驻园区。”张艺表示。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机遇,我们一直思考如何对于企业的产业和区域结构进行质的优化,提升投入效率,带来产业的联动发展。而快速响应政府和地方的优势资源,率先投入建设孵化数据产业生态的核心节点,就是用行动来响应政策和抓住机遇。“张艺说。
张艺表示,立足于肇庆这个数据产业核心节点,优世联合将带动数据生态产业的上下游,合力赋能大湾区西部核心的数据产业的发展,为引进互联网、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助力。
“交通区位不如服务到位,运输速度不如数据速度”。展望未来,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将在肇庆新区铺开。未来,他期待,通过云计算整合的大规模计算资源,优世联合能够智能化处理大量数据,提供大规模和差异化的服务,可满足肇庆新区和周边城市社会需求、产业需求、科研需求和企业需求。
“肇庆山清水秀,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西边门户,肇庆新区又是核心的枢纽节点,我们相信,肇庆新区的基础条件、数据生态节点的打造,必然吸引数据生态的上下游资源,进一步孵化出数据产业新气象,将会吸引不少的数据产业人才、研发项目、高科技产学研项目等落户。”张艺说。
新闻推荐
坐落于肇庆高新区龙湖大道与将军大街交界处的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为小鹏汽车全球首个整车生产基地。自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