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海关打造便捷高效营商环境见成效 厚植营商沃土“筑巢引凤”促发展

南方日报 2019-12-10 22:35

广澳港全景。

龙湖海关关员对出口预包装食品实施现场监管。

揭阳海关关员深入出口竹笋种植基地调研。

梅州海关关员对出口蜜柚进行现场监管。

潮阳海关到企业开展凉果出口情况调研。

广澳海关关员对“区港联动”货物加施电子关锁。

“区港联动”货物顺利进入汕头保税物流中心。

广澳海关关员对进口货物实施机检查验。

广澳海关关员对入境船员实施检查。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进出境通关全流程无纸化。

汕头港海关关员使用“移动单兵”设备进行进口资源性产品监管。陈岚摄

汕头港海关关员为企业介绍“两步申报”改革试点有关政策。

汕头海关推广关税保证保险,助力企业减轻负担。

汕头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用“两步申报”模式进行货物申报。

“区港联动”货物实现卡口数据对碰、自动放行。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关系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今年以来,汕头海关多措并举落实《广东省推进外贸高质量稳定发展若干措施》,围绕推动贸易便利化、打造智能化口岸、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等三个发力点,打造便捷高效营商环境初见成效。

随着监管和服务效率不断优化,企业合规成本越来越低,通关便利化程度逐渐提高,粤东口岸营商环境正迎来由量变到质变的跃进。数据显示,2019年10月,汕头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大幅压缩80.4%、97.23%,通关速度位居全国前列,一流口岸通关环境的“筑巢引凤”作用正逐步发挥。

●撰文:刘自学余丹

本版摄影(除署名外):袁国宏

推动贸易便利化口岸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11月15日,汕头海湾物资公司向汕头海关所属广澳海关申报进口一批重49.5吨的塑料,在提前申报、汇总征税的基础上叠加采取“两步申报”模式,企业在105个申报项目中,仅需要填报9个项目完成“概要申报”,系统进行风险甄别排查处置后自动提货放行。“通过采用"两步申报"模式,企业的通关效率大大提高了,运营成本也降低了。”汕头海湾物资公司报关员余晓生高兴地说。

企业提前传输舱单信息并概要申报后,货物到达口岸即可提离,通关效率大幅提升,船舶减少滞港1天可节约3000-4000元,汕头海关推行“两步申报”通关改革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今年以来,汕头海关全力推进通关改革,引导企业开展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实施“关税保证保险”降低企业纳税成本,进出口环节所需监管证件从86种大幅减少至46种,高效便捷的办事环境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来汕头报关开展业务;全面落实无纸化通关,国际航行船舶实现“一单多报”,进出境通关全流程无纸化,货物、运输工具、舱单申报等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要指标应用率达100%,企业报关逐步实现“最多跑一次”。

在通关效率上做加法,在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做减法,海关扶持政策的“真金白银”正成为推动粤东外贸企业加快“走出去”的“定心丸”。数据显示,汕头海关主动作为减税降费,1-10月,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累计为企业海外享惠减免关税8.12亿元,增值税降税政策调整累计让企业受益4.76亿元;扩大电子口岸客户端免费设备发放范围,今年累计为806家企业发放2697个客户端安全设备,为企业减负13.96万元。

潮州市潮安酱料食品厂是海关原产地备案便利政策的受益者之一。在公司产品即将打入国际市场的关键时刻,公司负责人傅剑彪不到1个工作日就在汕头海关所属潮州海关顺利办理了原产地备案手续。“公司申领了原产地证书,就可以享受进口国关税优惠,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让潮州米醋香飘全球。”傅剑彪说。今年1-10月,潮州海关新增原产地备案企业80家,同比增长近1倍,签证金额约10亿元,同比增长6.81%,助力企业海外减税约7500万元。

打造智能化口岸科技引领口岸通关提速增效

广澳港是汕头港重要的外海港区,也是粤东天然深水良港之一。今年3月,广澳港成功开通了从广澳港到菲律宾港口的新航线。截至目前,港区国际班轮航线已增至10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广澳港区进出口集装箱载货量同比增长31%,日益成为促进粤东地区与港澳地区、东南亚国家货物流通和经济往来的重要枢纽通道。

去年以来,汕头海关启动“广澳海关口岸业务发展战略方案”课题研究并起草《广澳海关战略发展框架方案》,努力推进“智能化、集约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助力广澳港成为通关手续最简单、通关效率最便捷、监管最严密有效的贸易便利化高地。

在此基础上,汕头海关成功试点“区港联动”,运用物流链可视化系统、智能关锁等信息化手段,广澳港与汕头保税区物流中心实现了卡口数据自动对碰、货物自动放行,作业环节从5个简化为3个,货柜调拨提离可节省1天时间,海陆联运明显提速。

广澳港的新变化是粤东地区口岸通关提速增效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汕头海关在关区各海运口岸积极推广24小时智能通关模式,大部分监管作业场所实现了卡口自动核放的智能管理模式。

11月26日,汕头海关所属饶平海关根据新一代查验系统“机检+人工”查验指令,使用H986设备,对一票进口聚丙烯胶粒实施机检查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汕头海关大力推行“先期机检”,非侵入式查验优势大幅提升,机检报关单占查验报关单总数的80%以上。“原先单纯人工开箱查验全部完成至少得小半天,现在整个查验过程只花了30多分钟。”代理报关这批货物的饶平县诚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报关员杨健平表示,海关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口岸通关的智能化水平,企业得以享受到更快的通关速度和更优的通关服务。

智能化口岸的建设运行,用户体验是关键。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打造的汕头海关“粤东E通关”微信公众号,集成了海关主要业务办理系统入口、12个服务模块、15项业务查询功能,可以直接与各隶属海关交流互动,已成为关区外贸行业从业人员手机里首选的订阅号。“我们集成粤东企业及公众关注的通关环节信息资讯和业务办理入口,线上线下同互动,点对点无障碍交互,就是为了让粤东广大进出口企业和群众切实享受到海关改革红利。”汕头海关科技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粤东E通关”不仅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还突出了双向双通的交互渠道,将打造成为汕头海关便企利民、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外贸发展的重要平台。

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涵养地方经济发展之基

11月8日,粤东首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海运转关货物在汕头澄海海关辖区内的宝奥城跨境电商分拣清关中心顺利通关,并于汕头港装船出境。这标志着粤东实现了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海陆双通,粤东企业向全球消费者发货将更加便捷。

“此次关区监管方式的新突破,不但提高了海关通关效率,还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给粤东地区外贸出口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对外贸出口的跨境快递运输带来了创新思路,也为粤东地区跨境电商贸易提供了规范、合法、便捷的出口渠道。”汕头海关监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1-10月,粤东企业采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50.9亿元,同比增长59.5%,已成为粤东地区新的外贸增长点。

推动外贸高质量稳定发展是应对当前各种风险挑战的破题之举。今年以来,汕头海关紧密结合关区外贸发展需求,全力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各项扶持措施同向发力。加强高资信企业培育,为关区45家AEO高级认证企业配置协调员,关区一般认证以上企业占比达3.42%。支持关区特色商品扩大出口,汕头牛肉丸、潮州糖果、揭阳竹笋、梅州蜜柚、汕尾冰鲜肉等特色农副产品畅销海外;制定16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工作要点,主动呼应粤港澳大湾区与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高水平互动发展,加快融“湾”建“带”步伐。今年1-10月,粤东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值为41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

此外,汕头海关还出台20条措施,支持粤东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推动汕头保税区向综保区转型,支持梅州申建综合保税区。今年1-10月,经汕头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值10.2亿元,同比增长48%。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下大力气、啃硬骨头。”汕头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关将继续瞄准外贸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持续发力、深挖潜力,出台更多实实在在的举措,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推动粤东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汕头海关举办口岸生物涉恐应急处置联合演练

汕头海关口岸生物涉恐应急处置联合演练现场。纪宗恺摄12月5日,汕头海关联合地方反恐部门,在汕头宝奥城跨境电商分拣清关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