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画笔展现汕头百年建筑新风采 汕港澳油画家走进小公园开埠区
汕港澳画家走进汕头小公园开埠区采风写生。本报记者 林鹏 摄
本报讯 (记者陈柔燕)11月28日下午,“我和我的祖国”——汕港澳油画作品邀请展的画家走进汕头小公园开埠区采风写生,用文艺的形式展现新时代汕头改革发展蓬勃向上的新气象、新风貌。
丝丝凉意的小公园开埠区热闹不减,画家们来到中山纪念亭前,一番观察之后各自选好创作的最佳位置,支起画架,放好画板,将调色板上颜色鲜明的颜料调成与实景几乎一样的色彩,有人画中山纪念亭、有人画南生百货大楼、有人画街景。不少游客被画家的现场创作吸引过来,驻足、围观、拍照、有的甚至等上一两个小时,等画家的作品“初现端倪”后才满意地离开。
香港油画研究会秘书长潘跃辉最早选定了国平路35号的位置开始创作,“利用国平路的街口左右两边作为前景,为中山纪念亭和南生百货大楼作衬托,利用"框架构图"的方法达到一种透视效果。”潘跃辉告诉记者,此次是他第一次来到小公园片区采风,看到这些风韵犹存的百年建筑,很快就有了创作灵感。
“从这些修旧如旧的建筑物可以看出汕头非常重视保护环境、花了很多心血保护传统文物,觉得很感动,周边的街道也很整洁有序,给人感觉很好。”香港油画研究会主席林鸣岗此次创作的主体是小公园亭和附近还未修复完成的旧建筑,他说:“通过一新一旧的对比来反映它们之间的历史积淀及文化脉络关系,更有故事感。”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此次采风活动深入汕头最具特色的人文场景,拉近艺术创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在展现当代汕港澳画家艺术风貌和爱国情怀的同时通过艺术的展示、传承、共鸣,培养广大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新闻推荐
装配式建筑,离我们还有多远? 汕头市出台方案大力发展装配式绿色建筑,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构件的生产工序全部在“一条龙”流水线上完成。近年来,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装配式建筑发展,先后出台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