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砂“深祖家塾”留名红色党史
外砂青抗会旧址——蓬沙书院
“锦灰堆”灰塑
解放凤凰时部分女同志合影,前排左二为高梧清
龙湖区外砂街道林厝村的“高厝巷”,聚居着一支从澄海下窖迁来的高氏后人,他们与清末民初的泰华巨商高绳芝家族是族亲关系。
1922年,高厝巷经营南北行生意发家的两兄弟高振朝(字辈名哲江)、高振丰(字辈名哲恒),在高厝巷修建了一座“深祖家塾”。“深祖”之名,取自他们父亲的名字高秉深。
深祖家塾坐北向南,总占地面积约1162平方米。整座宅院有三进门,一进门为外阳埕(此门向西南方向斜开),二进门为内阳埕(此门背面匾额“兰桂腾芳”由西泠印社元老童大年手书),三进门是主体建筑。
深祖家塾的主体建筑为石柱木梁结构,贝灰夯筑墙体,平面布局是潮汕传统民居中的“双佩剑”格局的变形。其正中为一座“四点金”,左右搭配两条火巷与两排从厝。“四点金”后部有一后包,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双层歇山顶更楼,仿似亭阁相对,是“双佩剑”形制的创新。
在宅院的内阳埕,左右两侧各有一座花厅与“双佩剑”的两排从厝相连,犹如“剑”之延伸。外阳埕有一书斋名“联壁小筑”。整座宅院共有厅房40间。
深祖家塾的装饰艺术,以嵌瓷、木雕、彩绘、漆画、灰塑为主,尤以“锦灰堆”灰塑最为精彩。
“锦灰堆”起源于元代绘画,也称“打翻字纸篓”,顾名思义,就是将残缺、污损的字画、书信、扇面、碑刻和器物等拼接成一组画面,体现了文人阶层一种写实的审美。
深祖家塾的锦灰堆灰塑,塑造了传统的折扇、宝剑、墨盒、鼻烟壶等器物,以及时髦的生活用品“固齿擦牙香粉”;有真实存在的《新修身》《精选楹联新编》《游西湖》等民国课本与图书;一本碑刻法帖的封面还有“住外砂王厝市”的字样,王厝市是民国时期林厝村的集市。
最引人注目的,是古琴下露出的一封侨批。虽然高氏兄弟的生意并不涉及海外,但侨批作为写实装饰的出现,却暗示着这是一个有海外关系的家族。
此外,“穿西装的天使”灰塑、西洋男女人物彩绘、具有欧美文化色彩的鹰塑,都反映了外来文化在外砂产生的影响。
外砂船队“南下北上”之路
谚云:一南洋,二鸥汀,三外砂,四冠陇。外砂是韩江下游四大寨之一,自南宋以来有人定居。其地处澄城以南3公里、韩江支流出海口冲积沙滩,在辟望港(澄城镇)之外围,“外砂”之名由此而来。因其村落分布连成带形,状似伏龙,又有“外砂龙”的俗称。
清末,外砂商人在海上创业风潮中,开辟出“南下”“北上”两条路线。
南下路线,市场在东南亚诸国。东溪村人在暹罗、安南创办了“海记”火砻,在马来西亚创办“振安园”橡胶园,海外财富流入东溪,使东溪获得“金东溪”的美称。 富砂村、大衙村、下蔡村的“菜廊”,生产“杂咸”(佐餐的小菜,以蔬菜腌制和水产品腌制为主)出口泰国,成为“潮汕美食”的输出者。林厝村(1956年以前称为“王厝村”)人王加全的“顺合号”商行,经营草席出口,产品远销南洋乃至美国旧金山。
北上路线,到达苏杭、京津、东北以及内河通商口岸。清光绪年间,凤窖村人陈豪业,利用本地糖寮发达的优势,在凤窖建糖房,收购囤积红糖,走“南糖北运”之商路,并从北地采购货物回汕销售,发家致富,成为外砂清末民初具有代表性的“南北行”商人。
“来往东西洋,经营南北行。”南北行泛指在南北港口之间从事一般进出口贸易的行业,其交易货物,除了奢侈消费品,大宗的为粮食、肥田料及各种机器与工业原料。汕头南北行对于潮梅内地的粮食供应、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关系。
民国初年,最著名的南北行商人高绳芝是澄海上窖人(由下窖高氏大宗迁出的一支),以高绳芝为首的澄海南北行商人在汕头商界占有重要地位。上窖高氏的发达,牵掼了林厝村高氏;澄海南北行商人的发迹,也对林厝村高氏的“入行”起到带动的作用。
高秉深之子高振朝、高振丰兄弟,在民国初年创办了“裕发元”商号,北上采购大米、豆类与豆饼(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重要的植物肥料与动物饲料),返汕销售。据高氏后人回忆,“裕发元”商号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在大连、营口、牛庄、天津、芜湖、上海等港口,拥有十三家火船行,运输着货物源源不绝地南下潮汕。
大宅门走出“红色姐妹花”
1922年,高氏兄弟在林厝村修建起豪宅“深祖家塾”,又在左侧兴建了高氏宗祠。祠堂大门的匾额“高氏宗祠”,是前清官员、书法家郑孝胥所题。高氏兄弟因业务来往上海,结识了辛亥革命后隐居在沪、参加实业活动的郑孝胥,邀请他为宗祠题名。
深祖家塾生活着高家几十口人,高秉深的四个儿子(即高振朝四兄弟)没有分家,是典型的“大宅门”。1916年,这个大家庭又迎来了一个新生命。她是高振朝的长子高永生的长女,取名高梧清。七年后,她的妹妹阿凤(乳名)也降生在这里。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高家在东北的生意宣告破产。在动乱的局势中,高家其他地方的生意也受到冲击,相继倒闭,经济陷入困境。高梧清被迫从汕头友联中学辍学;深祖家塾无力聘请家庭教师,在家塾中学习的阿凤也失学了。
面对家里这群“失学儿童”,高家的几位长辈在高氏宗祠办了家塾,自己教学。阿凤因为掌握了五年级的知识,在家塾里当起“小先生”,教弟妹学习。这时候的她,听从了姐姐高梧清的建议,为自己改名叫做“高修一”。
因为宗祠“办学”的需要,高修一掌握了油印技术,又接触到了一些文学名著、进步读物,她开始把对失学的苦闷、对半封建家庭窒息气氛的不满与当时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抗战爆发后,报纸传播的抗日救亡思想,更令她受到触动。
1938年的某一天,高氏宗祠响起一阵敲门声。高修一以为是督学前来查学,开门却是姐姐高梧清的同学王慕真。王慕真是澄海县青年抗敌同志会(简称“青抗会”)的骨干,受组织派遣到外砂宣传抗日救国。
爱国青年高家姐妹迅速接受了革命思想。此时,高振朝、高振丰已经去世,高家的家庭氛围变得“自由”一些。姐妹俩请县抗青会的同志每周来高氏宗祠教抗日歌曲,如《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一起到外砂几个较大的小学去串联,发动组织青抗会。1939年2月、3月,高梧清、高修一先后入党。深祖家塾成为地下党活动点,办班、开会、宣传抗日。
加入革命队伍后,高家姐妹在澄海、潮安、饶平一带参加抗日地下斗争。抗战胜利后,继续进行党的外围工作和游击战争。1948年,高修一在凤凰山革命根据地与高梧清汇合,组成一个油印小组(后增加人员为“油印出版处”),在极度困难的“山洞办报”环境中,恢复出版了《自由韩江》。这份报纸是中共韩江地委的机关报,对指导闽粤边的武装斗争和党组织活动的意义极为重大。
1942年,党组织安排时任中共潮梅特委文书的高修一与被国民党通缉的革命者庄明瑞结合,掩护他的安全。从那时起,他们成为终身的革命伴侣。在1942-1944年的艰难时期,他们获得高修一的母亲蔡音女士的全力资助与掩护,有一段时间居住在深祖家塾。
1945年,中共澄海区委在深祖家塾成立,庄明瑞任区委书记,林派杰、温锐之、余锡渠分任组织、宣传、民运科长。这座“大宅门”,真正地在红色党史上留下了名字。
新闻推荐
举牌比罚款“记忆更深刻” 澄海交警出“新”招整治交通轻微违法
轻微交通违法者在路口举牌宣传。本报讯(记者陈史摄影报道)近日在澄海区的一些路口上,有市民在交警的监督下,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