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阔斧推进改革重组,力促国企轻装上阵、做大做强 汕头国企“突围记”
11月1日,汕头市资产管理集团公司组织近150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到澄海樟林古巷大榕树下上党课。资料图片
当89岁的老政工高惠玉颤抖着举起右手,紧握拳头,现场重温入党誓词时,她不禁流下了激动而又喜悦的眼泪:“我奋斗了一辈子的集体,今天终于看到了新的希望。”
中断整整14年,汕头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党总支部换届选举大会于上月底重新举行。该公司是汕头市资产管理集团公司(市属国有企业六大集团公司之一)下属的一家二级企业,被省列为“僵尸企业”,要求出清。与高惠玉感同身受的,还有其他多年没参加组织生活的老党员。他们不敢想象:短短几个月时间,公司彻底改变过去长期依靠借钱运转的局面,软弱涣散党组织也发生根本变化,焕发新的活力。
这是汕头市资产管理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资产集团”)党委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落实省委巡视整改反馈意见,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力推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生动案例。
成立一年多来,资产集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刀阔斧推进改革重组,加快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正在全力谋划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努力为汕头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黄嘉锋通讯员方桂荣
精准把脉
找到制约国企高质量发展症结
汕头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是1957年公私合营而来的一家专业外贸企业,现有职工395人,其中,在职30人,离退休365人;党员86人,其中在岗6人,退休50人,解除劳动关系30人。
“该企业原负责人超龄任职长达6年,本人身体有病,长期与子女居住在外地,无法正常履行职责。”资产集团相关负责人指出,企业党委2005年6月至今已14年没有换届,党组织在国企的领导作用无法发挥,党组织不健全、不规范、组织生活不正常等问题非常突出,甚至企业常年靠借钱过日子,出现职工经常性上访的情况。
汕头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出现的这种窘境,仅仅是汕头市1100多家国企困境的冰山一角。事实上,绝大多数国企已经丧失自我发展能力、债务负担较重、需要依赖政府补贴或银行续贷维持经营,是所谓的“僵尸企业”。
改革重组国有企业势在必行。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部署要求,汕头市结合地方实际,推进加快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整合重组,在扶持培育汕头超声电子(集团)公司的同时,组建投融资、建工、冷链物流、交通运输、资产经营等5家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集团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做大企业规模。
经汕头市委、市政府同意,2018年10月,汕头市资产管理集团公司成立。与其他五家行业特色鲜明的集团公司不同的是,资产集团承担处理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僵尸企业”、承接其他集团剥离的不良资产和债权债务处理三大任务。
据统计,资产集团下属企业总数813家(其中二级企业122家),约占全市国有企业总数75%,停产停业、经营不正常约占96%。成立之初,资产集团开展为期三个多月的深调研,实现对下属122家二级企业深调研全覆盖,掌握情况,摸清家底,并建立了下属企业的基本数据库。
据资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欧阳忠介绍,经摸底研判,813家下属企业显现“散、小、乱、差、弱”状态:大多数企业停产停业、丧失自我修复能力,历史遗留问题多且复杂;党建工作薄弱、基层党组织不规范不健全;人员老化严重、领导人员超龄任职、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中青年干部队伍出现断层;相当部分企业存在经济纠纷、资产被查封拍卖、欠缴职工社保医保费、职工经常性信访上访等问题突出。
这是对汕头国资国企改革重组的一次精准把脉,也是对资产集团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做强做优做大的一次全面“体检”。“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极大程度地限制了集团改革的步伐,整个集团潜伏着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成为了汕头国企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一道坎。”欧阳忠对记者说。
党建引领
“代位主持”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数据显示,资产集团下属各级企业总职工人数近4万人,其中离退休32012人;基层党组织504个,未按时换届的党组织约占81%;党员6719人,平均年龄68.1岁,其中离退休党员5253人。企业总数、职工人数、党组织数、党员人数均占市国资系统“半壁江山”以上。
面对历史遗留的海量困难和繁重的改革任务,资产集团班子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动主题教育扎实有效开展,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带动提升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
“根据集团党组织数量多、人员分散等实际情况,集团设立4个巡回指导组和包点工作组,采用包点、巡回的方式指导下属企业开展主题教育。”欧阳忠介绍,针对集团下属一些党组织机构不建全、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的基层党组织,由包点工作组指导组织开展主题教育,个别因特殊情况无法开展教育学习的,由包点工作组“代位主持”开展教育学习。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资产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巡回包点工作组的成员认真负责,深入企业基层,全面推动落实,不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截至目前,进行代位主持的企业约20家。“许多困难企业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温暖和关怀,增加对组织的信仰和信心,从不积极、不主动逐渐转变成积极、主动参与,基层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充分展现出主题教育的教育成果。”资产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朱跃群说。
老党员袁扬安对此深有感触,他说:“经过这一年来的共事,大家感受到了一些新的变化、好的势头。集团党委班子是一个能担当、敢担当、干事创业的好班子,能调动起各级党组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党员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精心设计近6000份“学习包”(党章一本、党徽一枚、学习书籍和学习笔记本等),免费发放给每位党员;成立5支共100人左右的主题教育志愿服务队,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开展送学上门,致力做到学习全覆盖。
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有所提升,带动下属企业和干部职工以大局为重,服从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安排,增强集团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打破条框
创新举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干部队伍老化,是长期困扰国企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据统计,资产集团下属122家二级企业,超龄任职达80家,其中被省委巡视督查限时整改的38家,占汕头国资系统的91%。这严重制约了资产集团公司的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
如何解决这一突出难题?资产集团直面矛盾困难,打破条条框框,通过企业内部选拔任用、干部兼任、派驻“第一书记”等方法,大刀阔斧推进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使企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汕头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资产集团成立后,将汕头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整治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资产集团拓宽用人视野和方式,从下属其他三级企业中挑选一位政治素质过硬、懂经营管理的负责人,以“第一书记”身份,派驻到该公司负责党建和经营管理全面工作。
“第一书记”罗逵和到位后,积极着手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同时进行一系列盘活资产的“操作”:成立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企业债权清欠小组,先后走访潮州及澄海多家债务单位,使多年来中断的债权清欠工作得以继续开展;通过司法诉讼,成功收回外马路和东龙路近200平方米的房产,解决历史遗留的出租物业被长期侵占的问题;腾出近1000平方米的场地用于出租,增加收入。
短短几个月,“第一书记”带领职工实干和苦干,彻底改变靠借钱过日子的局面,特别是解决职工切身利益——社保医保问题,消除了信访等不稳定因素,使广大干部职工看到企业发展新的希望,增强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只有维护好职工的基本权利,改革的方向和最终目标才不会偏差,改革的措施才能得到理解、支持,改革的步伐才能迈得更加扎实、坚定。”欧阳忠告诉记者,整个集团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困难企业职工安置工作,量大面广、费用巨大,而社保和医保则是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今年以来,资产集团致力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成为大家最大的共识和奋斗目标。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资产集团已认定各级困难企业221家,已有近4000名职工完成社保历史欠费补缴工作,基本实现职工“老有所养”全覆盖。
为早日解决“病有所医”问题,资产集团创新提出采取逐月缴交的方式代替一次性预交的政策建议,减少安置费用,有效解决历史问题。同时通过盘整收储土地等做法筹措安置资金,全部计划用于解决集团下属企业职工安置问题。
搭建平台
加快“僵尸企业”出清释放资源
汕头市化工轻工公司、汕头市散装水泥工业公司、汕头市金属材料总公司、汕头市木材工贸公司、汕头市外商投资企业物资总公司、汕头市利亨电脑报关公司、汕头市百货大楼……日前,记者在汕头市金信资产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看到,在一排排办公“卡座”中布置着数十家公司,一些年纪偏大的职工正在认真办公。
记者获悉,资产集团专门成立市金信资产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对丧失自我发展能力、低效管理的“僵尸企业”,先集中托管、释放资源,再采取兼并合并、清算注销、申请破产、国有产权退出等方式逐步退市。目前,已有63家企业入驻,近3万平方米房产和73亩土地集中管理,月收入近6万元,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益,为资产集团改革发展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金信服务公司还对改革后续工作进行接续管理,彻底终结“改制一家企业、成立一个留守机构”的做法。通过集约化管理,共有55家留守机构清结撤销。原有资源全部释放出来,不再开支任何费用,每月节约5.5万元,以实际结果彰显改革成效。
据统计,资产集团共有214家“僵尸企业”,约占全市80%,涉及职工人数约8000人,安置资金约10亿元,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资产集团成立接管后,积极推动市出台《市属““僵尸企业””出清重组的指导意见》,并以超常规的工作强度,强力推进完成95家实质性出清,达到上级的进度要求,并成为全省经验总结单位。
欧阳忠说,接下来将以金信服务公司为载体,分类实施、统筹规划,采取兼并合并、清算注销、申请破产、国有产权退出、集中托管等方式有序推进下属经营不正常企业的清理处置工作,力争集团下属企业数量减少50%,卸下资产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沉重包袱,增强集团整体发展动力,提高发展效益。
做好加法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
在努力推进“僵尸企业”出清的同时,资产集团还着手做好“加法”,即以集团公司本部、核心企业和四大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资产集团高质量发展。
“集团"三大任务"对应的是海量、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欧阳忠表示,集团党委班子明白,要完成好"三大任务”,必须依靠创新发展,依靠高质量发展,依靠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记者了解到,资产集团成立伊始,积极开展银企战略合作,与华兴银行汕头分行、交通银行汕头分行各签订了1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的《战略合作协议》,引入“金融活水”,进一步增强国企改革信心,助力国企改革重组。
目前,资产集团正在着力打造若干重点项目:推进汕头机械厂22亩场地改造,打造中心城区新商圈,提升土地价值;全力支持糖烟酒总公司、工业资产公司参股汕头市农商行,项目已落地;争取引进合作者,把濠江区北山湾旅游度假区内近100亩土地,打造成南区高端养老悠闲度假旅游区;把艺都影剧院改建成汕头新的文化传播中心,建成中心城区的文化新地标。
此外,资产集团还积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多种形式,着手探索推动下属文化公司、电影院等10多家同业企业整合为文化影视公司,助推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启动常汕电子公司等同类生产型企业创新融合和混改工作,助推企业二次发展;着手开展对保安公司进行混改试点工作,借用社会资源和力量,采取增资引资的方式,引入合作伙伴,提升企业实力和形象。
在欧阳忠眼里,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有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才能赢得发展机会。在这一年来的改革发展中,资产集团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成功逆袭、或者正在逆袭的例子,呈现出向好发展的态势,使更多企业和员工重新燃起发展希望。如糖烟酒总公司在坚持主业的基础上,今年9月,积极开拓出口外贸渠道,与泰国公司合作对外出口凉果业务,仅9、10月份出口额已超过35万美元,在企业做大做强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新闻推荐
汕头海警连续查处15起海上违法案件 查获无合法手续海砂约70000吨、涉嫌走私油约140吨
本报讯(记者翁夏通讯员江子波)近期,汕头海警局围绕海警“7+1”职能,加强对辖区重点航线海域巡逻管控,连续查处了15起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