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历史的“消防楼” 迎来新使命
汕头消防史馆。受访者供图
扫码看存心志愿消防队的故事
汕头消防史馆揭幕
南方日报讯(记者/廖奕文杨可见习记者/蔡沚彦通讯员/王顼乐)11月9日,汕头消防史馆正式揭幕。这座前身为汕头人熟知的“消防楼”、拥有120年历史的存心善堂水龙局迎来了它的新生命和新使命。
存心善堂水龙局是汕头最早的民间消防机构,亦是粤东首座义务消防机构。存心善堂水龙局的前身存心灭火局,建于清光绪25年(1899年),后在民国18年(1929年)由爱国志士募捐重建,是民国时期全国四个系统建设较为完善的消防队伍之一,也成为了当时潮汕地区救火、救灾的主要力量。
经过120年的岁月洗礼和时代变迁,这座“消防楼”里镌刻下了消防队伍体制从民办到官办、从公安消防队到武警现役消防队的多次沿革。按照恢复原貌、展示原物、重现历史的原则,汕头市存心慈善会历经一年时间对其原址重新修缮,成为一座集消防历史展示、消防文化旅游参观、消防科普宣传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汕头消防史馆馆藏消防文物达200多件,充分展现了汕头消防发展的历史和变革。其中有两件“镇馆之宝”:其一是位于史馆一楼的消防车,它1∶1还原了水龙局建成初期第一辆“高科技”消防车,配备水箱、水管、爬升梯等设备。该车于1929年从奥地利卢森堡亚公司进口,花了两年时间才运到,也使得汕头成为当时中国第四个拥有消防车的城市。其二是位于消防史馆后的一块立于清朝同治十三年的“慎火碑”,这块警示教育碑由公众合议而立,当时是为群防群治火灾隐患之用。
与此同时,汕头消防史馆还是存心志愿消防队的总部。1899年汕头存心善堂成立时就组建了存心义务灭火队,后又筹建存心水龙局。1953年,水龙局与当时的政府消防队合并,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汕头市消防救援支队。
新闻推荐
劈波斩浪汕头湾 1970年至1980年汕头市群众性渡海活动第二个黄金时期
汕头市职工长游纪念章1980年的石炮台游泳场王瑞忠摄1997年庆香港回归渡海活动林瑞平供图1970年,汕头市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