蛴仔澎看日落
□谢娇兰
当我写下“蛴仔澎”三个字时,我还担心会不会有误,那是南澳朋友告诉我赏落日的地点。
虽然对我来说南澳岛有如家门口的风景,耳熟能详,但每每徜徉的脚步不外是那几个知名景区:黄花山、青澳湾、总兵府、宋井、后花园、白鹭公园,至多加个后宅与长山尾,“蛴仔澎”地名还是第一次听说。
秋日午后,风清气爽,与友人结伴“蛴仔澎”看日落。
小车开入环岛公路,情思不时被窗外的碧海银滩撩动,于是时不时要停车看海,将美好瞬间摄入镜头。不设目的休闲之旅,总是让人心情飞扬,无拘无束。再度出发,不刻意,不赶时,速度刚刚好。
少年时爱看日出,跟一帮同学闹哄哄,在当时尚未开发的青澳湾海滩上,搭帐篷,宿海滩,天还未亮便醒了,或者说根本就是一宿未眠,心中装的全是一轮红日升起的镜头。那种期待与亢奋是少年特有的专利。
而今专门守着时间,与长夜赛跑看日出的欲望已然被岁月磨蚀了,更多时候喜欢随心而动,随遇而安。看日落倒是适意些,没有骚动不安的等待,有的是静观其变,看一轮红日慢慢慢慢由强变弱,从光芒四射,到温煦平和,最后没入暮色中。这常常让我想起陪你慢慢变老那样的美好……
然而这样的日落也不是天天能看到。看日落,也是需遇上好天气。
前不久,与朋友相约到长山尾看落日下的海湾大桥,便未能如愿。那日有点轻度雾霾,我们加快车速赶在日落前到达观景台,但太阳就是不肯露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画面始终停留在想象中。
择时不如撞时。
这次来得正好,蓝天丽日。朋友说,天蓝水必蓝,不然怎么叫海天一色。想想也是,大海就是一面镜子,你投下什么,它便给你看什么。在灰蒙蒙的日子里,大海也是一副蒙昧不清的样子。今天这样的天气看日出一定不会落空!
沿环海公路继续前行,突然向左侧山林拐了个弯,进入一条蜿蜒山径。山径显然没有前面柏油路光滑油亮,但也平坦好走。
不时遇到步行登山者,一副闲适无忧的样子。料必也是休闲看山来的。正愁观景台上会不会像别的景区一样挤满人,友人自信地打保票:不会!那地方不是一般游人都能找得来的。友人是地道南澳岛民,平时喜作独行侠,攀高爬低,登山下海,练得一身好气色。对家乡南澳有着源于内心的幸福感。
随着车子爬高,立于山巅的风能发动机一一显现眼前,有的已迫近眼前。远看如玉树临风的风能发动机,近观竟如通天大柱,难怪说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如此,看人也如此。
越近山顶,风越大。
上了山,又分出好些岔道,每个独立山头都有一个平台,因此并不觉得高陡。友人熟路,知道各个山头的好望角,一一停顿,取景入镜,截取一段美好,定格成时光画。
青澳湾我去过多次,多以平视角度观之,而此况站在山巅石头上俯望,翠绿山峰拥着宝蓝大海,一湾清流被大山揽入怀中。时序已过霜降,青山依旧笑春风,伫立山石平台,揽景入镜,山水画面,陶醉了整个身心。
好景还在后头呢!
骄阳渐渐变得温软起来,迎风追日。我们不是夸父,追日只因热爱生活,赞美落日。寻了几个山头,约于确认一处最佳观日台。
站在山头,看四野苍翠,日头慢慢偏西,先是在排立的风能发电机之上,之间,渐渐滑向一处海湾。友人说,那个海湾就是云澳,看云澳在海中那片版图,酷似一只蹲着的老鹰,露着上半身,尖尖的喙,鼓着脖子,似反绉哺子,又若蹲守待鱼。随着落日徐徐下沉,红云染红了整个天边,也照亮了整个云澳。老鹰背着红日,好看极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没有叹惜之意,黄昏的迫近,让人越发珍惜眼前的美好。
我们不断变换着角度拍落日,不知不觉便已黄昏。天边的红云渐渐消褪去,直至变成灰白色。风大起来,吹得风衣猎猎作响,早间还微微出汗,现在拉起拉链还感觉到有点薄凉,秋意又回到了季节。
依依不舍下山来,路过早间观赏的银白海滩,已是另一番景观了,灯光映衬下的海滩,似喝醉的海。灯塔立在上端,宛如守望离人归来。
新闻推荐
前3年“后发”赶超 后3年先行示范 大鹏新区率先启动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创建
大鹏新区垃圾分类体验馆。10月25日,由大鹏新区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区局共建”模式共同推动的深圳市大鹏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