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守护流淌的文化根脉

汕头日报 2019-11-02 00:55

□ 陈嘉顺

《文化名人·蔡希仁摄影作品》采用黑白影像,展现了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名人风采,其中饶宗颐、陈复礼等潮籍文化名人的形象更是光彩照人,一幅幅照片昭显着作者对这些文化人的敬仰,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中国人自古就经常以各种需要、各种方法描绘自己的形象,当摄影传入中国后,人像迅速进入摄影领域。无论是摄影还是绘画,所表现的人物形象都是从表达象征意义到刻画瞬间,从个人心理表达到社会阶层和社会环境的记录。

以人像形象作品结集是非常有趣的雅事,1947年,饶宗颐收集自唐朝大颠禅师至清代曾习经历代三十位潮汕先贤形象画作,结集在汕头出版,展现了潮汕自唐到清千余年历史中的代表性人物,结合各人小传,使之成为一部浓缩版的潮汕文化史。叶景吕从1907年到1968年,每年都去相馆拍摄一张个人肖像,并在照片上记录相关文字,用照片编制一部跨越晚清、民国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个人影像生活史。《文化名人·蔡希仁摄影作品》也是有意思的人物摄影集,作者自言“想用自己的镜头,调整好自己的视角,把眼中所看到、触到的文化圈里的人的存照收集一下,展示给大家。”

人像摄影在今天已经成为摄影中一门最引人注目的专题艺术。收入书中的人像摄影作品,摄影家采用黑白影像,影调丰富细腻,将所拍摄的人物设置于一定的选择性场景中。结集选择人物时,作者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在文化领域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如镜头下的饶宗颐先生,似笑非笑,似乎是一位普通的慈祥老人家,但透过眼镜后的目光凝注,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位蜚声世界的大学者。该件在构图上又采用远中近三层手法,远是人物背影,近是西装上的胸花,抓住人物瞬间的光芒,突出了人物形象。二是曾经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为创造健康和谐向上的社会环境贡献才华。如中国摄影家协会原主席邵华,是中国摄影史上卓有成就的女摄影家。她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和超乎寻常的毅力,为世人呈现了革命旧址、风光风情、纪念活动、舞台、花卉等多个摄影专题,以女性的眼光展现美的生活。三是他们中大部分人虽早已名声远著,但其“庐山真面目”却不多见,如摄影大师郞静山的作品很多人见过,但他本人的形象却少为人知,作品集中的郞静山,虽已高龄,但精神矍铄,让读者感觉到不同的“民国风”。

从摄影的角度看,记录纪实是摄影的第一功能,人文关怀是永恒的拍摄主题,茫茫天地,人是中心和主角,是创造历史的群体。窃以为,这批人物摄影,其关键词即是:一幅照片、一份正能量。

书中的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都贯穿着一个“情”字。当我们品读这些经典作品时,既能体味到文化人的形象,又能感受到摄影者对文化深深敬仰和人文情怀,整个拍摄过程倾注了作者的真挚之情。在刻画方面,根据人物的不同年龄、经历、环境,力求从人物的外相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以黑、白、灰的影调与线条交织的构图,运用简洁色调,使文化人的形象有一种神圣感、内涵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充分展现出文化人的精神面貌,也就形成了他细腻刻画、高雅凝重的摄影风格。

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家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说过,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卡帕所说的“近”是有丰富内涵的,他要求拍摄距离要接近,生活体验要靠近,思想感情要贴近,又需要摄影师与拍摄者思想上的“近”。如集中的陈复礼先生形象,作者认识复礼先生是在1989年9月7日,先生来汕头参加特区影展评选活动,作者陪同老人家到新津河、月浦、海门等地采风,一路上先生为大家指点创作,让当时尚是青年的摄影家感觉到大师无一点架子,平易近人。因为有“近”的接触了解,在后来拍摄的复礼先生形象中,人如其影,风度翩翩。

每幅人物形象的拍摄,都有着摄影家独到的人生思考,耐看、耐读、耐思。除了“情”和“近”,作品集中表现的“敬”也是摄影家创作思想的重要表现。“敬”是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崇高或庄严事物时产生的情绪,它是对神圣事物的态度,敬畏自然,敬畏历史,正如韩愈所言的“敬畏天命,克己修身。”敬畏之下的“情”与“近”,便是摄影创作的本真。在蔡希仁的创作思想中,有着非常强的敬畏意识,摄影集中的“主人公”,都是文化人,他们都是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名人,尤以摄影家、美术家和表演艺术家为多。他们无论是风雨如晦的往昔岁月,还是惠风和畅的当代,都孜孜不倦地扎根在这片文化热土、扎根在文化岗位,他们是传递正能量的群体,这使摄影家由衷地以敬畏之心按动着相机的快门,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情”、“近”、“敬”,三者共同构成了这本人物摄影集的创作原素。世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艺术不是象牙塔里的花,应该是生活里绽放的花。美不仅在千里之外,更多的就在身边。摄影应深入生活,用相机去介入生活,捕捉反映时代风貌的镜头。摄影家通过拍摄文化人,通过展示的一幅幅照片,形象地阐析了摄影艺术独有的纪实性和现场性的特征,搭起了文化与生活交流的桥梁。读着这批文化人影像,就像听着作者娓娓道来的一段段生动故事,其内涵正是当今社会大力弘扬的正能量,宣扬了中国人世代传承的崇文重教精神,也进一步展示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表现方式。

新闻推荐

追寻汕头公安与新中国70周年风雨同行的故事 守护南海之滨(上)

编者按:70年烽火征程,70年艰苦创业,70年砥砺前行,70年繁荣发展。汕头公安风雨兼程,用热血守护平安。鮀城卫士前赴后继,用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