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周早产三胞胎危殆 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治疗平安出院
通讯员章妮纯
“非常感谢汕大一附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百天的精心守护,换来了这三个小生命的延续。”近日,看着怀中三个由几百克长到两公斤多的“萌宝”,汕头人谢女士无不感激地说。
此前,怀上三胞胎的谢女士在孕26周早产,三个体重仅有755g、840g、715g的“手掌宝宝”生命危在旦夕。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运用早产儿及多胞胎儿系统管理,经过早期呼吸支持、全程营养和后期并发症管理等,三个宝宝终于在9月份康复出院了。
“我们不仅仅满足于把患儿抢救过来,还要兼顾患儿今后的生活质量。”该院儿科党支部书记、新生儿科主任郭继忠介绍,作为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建设重点推进科室,该科不断增强新生儿疑难、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每年收治病理新生儿1700余例,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高达95%以上。
高龄产妇先兆早产
汕头人谢女士今年40岁,去年她通过生殖技术辅助生育,没想到一下子就怀上了三胞胎,全家人喜出望外。没想到,三个月前,妊娠期不足26周的李女士忽然出现了早产的征兆,一家人不敢怠慢,立即送她到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
为了这三个提前到访的脆弱生命,该院儿科党支部书记、新生儿科主任郭继忠带领团队早早便在手术室待命。在产科、儿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的保驾护航下,三个超早产儿顺利出生。
“产妇分娩出三个宝宝时,仅有成年人手掌大小。”郭继忠介绍,大宝(女)体重只有755g,二宝(男)840g、小宝(女)则只有715g。“"多胞胎""超低出生体重""超早产"都是新生儿的高风险因素,三个高风险的因素合并在一起,极大程度增加了抢救难度。”
经过有效复苏抢救后,三个“手掌宝宝”随即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系统管理脱离危险
如预期一样,三位“手掌宝宝”因胎龄小、出生体重低下,导致各个器官发育极不成熟。相继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症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各种早产儿并发症等。
三个小生命危在旦夕,医护团队一刻也不敢耽搁。凭借多年的早产儿及多胞胎儿系统管理经验,郭继忠团队为三个“手掌宝宝”制订了周密的抢救、治疗、护理措施。
在NICU里,主管医师和护理人员日以继夜、寸步不离,实时监测三胞胎的生命体征,运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缓解呼吸窘迫,积极抗感染治疗,维持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医护团队通过脐静脉置管、PICC置管等深静脉置管技术以及合理肠外营养支持等维持患儿生命,再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还通过早期抚触康复、早产儿口腔干预运动等手段促进他们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发育。
在新生儿科团队无限的细心、耐心和爱心中,三个“手掌宝宝”顺利地跨过了一道道艰难的关卡:成功撤离呼吸机、成功脱离吸氧、发出第一声哭声、第一次吸吮、第一次睁开眼睛……经过100多个日夜的坚守和努力,三胞胎终于达到出院标准,顺利跟爸爸妈妈回家了。
“出现早产的原因有很多,高龄、多胞胎都是早产的高危因素,有类似情况的产妇应积极产检,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郭继忠提醒,阴道有水样、粘液状的分泌物或见,阴道分泌物的量明显增加,下腹部及盆腔疼痛,轻微下腹部痛经样不适,伴或不伴腹泻,规则或频繁的子宫体发硬,羊水流出等都可能是早产的先兆。
新闻推荐
扫码发表你的评论最近早上坐公交上班有点晕,等的时间太长,而且不知道下一趟班车何时来。查查手机上的汕头公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