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场监管局构建大融合、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格局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 2019-09-29 06:16

省市场监管局组织“食检所开放日”活动,向市民科普食品安全知识。满运年摄

省市场监管系统对特种设备质量安全开展检查。

省市场监管局供图

2018年10月19日,广东省市场监管改革迎来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上午8时,在热烈的掌声中,新组建的广东市场监督管理局揭牌亮相,成为广东省直涉改单位中第一个挂牌的单位。

新组建的省市场监管局将原省工商局、原省质监局、原省食药监局、原省知识产权局的职责,以及省发改委的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省商务厅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职责等整合,并保留省知识产权局牌子,构建起“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新格局。

2019年是机构改革后的开局起步之年。回顾往昔,中国市场监管与改革开放同频,与时代发展共振,见证了市场繁荣、价格放开、法治规范、公平竞争、质量强国、品牌崛起、夯实标准、计量精细、认证统一、安全消费、信用约束、社会共治的历史进程。

新起点,新征程,新格局。机构改革以来,全省市场准入准营退出改革提速,监管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市场安全监管不断加强,质量强省战略纵深实施,引领型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在放开、放活与管住、管好的改革探索中,广东营商环境不断向好,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推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

商改便利升级?开办企业全流程压缩至3天

“太快了!全程自助办理,不到15分钟,就拿到了现场打印的营业执照。”7月18日,东莞首批“银政通”企业开办全流程智能服务一体机正式上线运行,闻讯赶来的董先生尝到了开办企业便利升级的“头啖汤”。

在广州,“开办企业一网通”线上服务平台于8月21日正式上线,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开办企业的“一网通、一环节、一天办”,做到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智能“秒批”。

江门率先推出的“微信+智能化审批”服务让便利度再升级。用户只需打开微信,关注“江门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即可“刷脸”认证身份、提交信息,选择智能化在线审批,最快只需要6分钟。

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上线电子版营业执照……机构改革以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将全省开办企业全流程压缩至3个工作日,企业准入更便捷,实现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全覆盖。

营商环境的优化,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187.70万户,约占全国1/10,全省每千人拥有企业46户,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省市场主体数量增长了约52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了,监管服务水平却在持续提升。为促进企业“新陈代谢”,加快市场主体结构优化,省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完善市场退出机制。通过清算组备案增加线上备案功能,债权人公告增加网上免费公告途径,部分地区试点将公告时间由45天压减为20天,设立企业注销专区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简易注销和一般注销流程。

今年上半年,全省注销登记17.89万户企业,已接近去年全年18.76万户的水平,共注吊销各类市场主体65.33万户,同比增长57.84%。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局正在制定相关方案优化企业注销流程。一方面各政府部门主动作为,通过“一窗式”政务服务,实行“一窗受理,信息共享,限时办理,全程监督”,让“想退”的企业顺利退出去;另一方面通过行政和司法机关等外部约束,细化企业吊销条件,推广司法清算,把“不想退”企业清出来,为全国解决企业退出难问题提供“广东方案”。

智慧监管?全力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作为全国首创“明厨亮灶”模式的省份,广东让“亮后厨”的经营理念深入每一家餐饮单位、每一个校园食堂,老百姓看得更真切,吃得更放心。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建成“明厨亮灶”餐饮服务单位505034家,占比为77.80%,其中广州、珠海、佛山、梅州、惠州、中山、江门、茂名、肇庆、清远10地市“明厨亮灶”建设覆盖率达80%以上,珠海、佛山、清远3地市覆盖率更超过90%。

走进广州越秀区市场监管局的校园食堂智慧监控室,十几个电子显示屏连成一片。轻点鼠标,进行信息检索,即可实时调取辖区内的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等校园食堂监控点的现场视频。

“在远程监控系统的辅助下,我们的监管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据越秀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该系统可以通过智能分析程序自动发现餐饮从业人员没有按规定佩戴帽子、口罩等违规行为,并及时抓拍和录像固定证据,有效提高了监管的精准度。同时,对从业者起到威慑作用,部分校园餐饮服务单位后厨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改善,初步实现了餐饮安全监管由“他律”向“自律”、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同时,省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突出加强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养老机构食堂、农村食品、网络食品等重点领域、重点品种安全监管,开展高风险食品监管。今年1-6月,全省快检食用农产品约418万批次,发现并销毁快检不合格问题食用农产品2.1万批次共64吨。

针对老百姓关心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问题,省市场监管局创新推行“食安封签”。9月3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做出示范,印制400万张绿色的食安封签,由主流网络订餐平台向其入网食品经营者派发,助力食安封签的推广使用,鼓励入网食品经营者在打包外卖食品时,广泛使用食安封签,更好保障外卖食品的卫生安全。消费者取餐时,如发现封签被损坏,可拒收并向外卖平台提出投诉。

此外,广东省着力理顺网络餐饮平台监管和线下实体店监管体制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采取线上监测、线下检查和抽检等多种措施,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截至6月底,省级备案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37家。经对三大主要网络订餐平台的监测,全省入网餐饮服务单位281793家,公示率为98.97%,全省各地市的公示率均达到98%的目标。

坚守质量第一?营造安全优质消费环境

质量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标杆,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机构改革以来,省市场监管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围绕质量强省战略,促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联动提升,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全力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广东速度向广东质量转变、广东产品向广东品牌转变。

在深圳,大力推进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发布200个供深食品标准,开展首批供深食品“圳品”评价贴标。全面推行企业标准排行榜和领跑者制度,全市累计88家企业登上全国标准排行榜,占全国3.37%、全省16.70%。

在汕头,省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活动。针对当地澄海区玩具行业存在的普遍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发挥“产品医院”优势,开展产品质量安全“义诊”;结合质量监督抽查和“义诊”情况,组织相关生产销售者开展玩具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提升工作。

在广州,最新出台实施的《电梯事务社区治理规范》推动电梯质量安全监管再升级,成为全国首部电梯事务社区治理地方标准,运用社会治理机制提升电梯安全运行水平。据省市场监管局介绍,过去一年,全省特种设备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全省电梯参保率87.30%,参保电梯总数占全国一半。

同时,广东省大力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推进《广东省标准化条例》和《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修订,积极筹建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全国首个公共场所用电设施建设及运行安全规程系列地方标准。

今年1—6月,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等4家国家质检中心获批,新增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0多项,新筹建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家,新制定发布地方计量检定规程2项。深圳作为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被国务院表彰激励。

在消费市场领域,省市场监管部门成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消费维权论坛,开通“粤港澳大湾区消费投诉转办平台”。通过平台,港澳消费者可直接向广东省消委会或珠三角9市消委会投诉,省内消费者关于港澳的消费投诉实现“一网转办”。

此外,加强省12345投诉举报数据分析研判平台建设,开展全省12345投诉举报数据质量评价。积极开展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召回缺陷消费品157.8万件。今年1—6月,全省系统共处理消费者投诉16556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2亿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最新发布的《2018年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显示,2018年广东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2.5万件,占全国总量的48.7%,连续17年保持全国第一。

自机构改革以来,广东持续加强高质量专利培育,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2018年,广东共有7.3万家企业申请专利60.2万件,占全省申请总量的75.8%。在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全球20强中,有3家企业来自广东。其中,华为与中兴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五位,深圳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分别位居全球高校第三、四位。

不仅高质量专利引人瞩目,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在构建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方面措施不断。4月30日,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挂牌运行,承担起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快速协同保护的职能,将为广东企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审查、快速维权、协同保护、复审无效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

针对广东特色优质产业,全省已建成灯饰、家电、家具、皮革皮具、五金刀剪、餐具炊具、玩具7个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其中,中国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突破口,建立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执法案件一个月内结案的快速维权机制以及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有效衔接的快速协调机制,其《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中山古镇模式调研报告》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中国首个专利保护研究项目。

此外,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切实保护企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广东在全国率先推出保护知识产权、打假治劣新举措——《举报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奖励办法》。自7月1日实施以来,截至8月底,广东省96315举报专线共接到线索工单1621宗,形成有效举报线索工单421宗,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支持,营造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一线走访

创新监管大数据“揪出”违规外卖商家

走进珠海市市场监管局的大数据监控平台间,一块深蓝色的高清显示屏上,不断闪烁着珠海各区域餐饮店的位置和名称,左侧的几组数据正随着进度条不断实时变换:总监控店铺数、已复验店铺数、预警违规商家、违规率……

随着经营、销售环节由线下转移到线上,网络订餐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安全隐患,如无证经营、后厨不规范、查无实体店等。面对“网络订餐”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大的特点,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原珠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省率先引入网络订餐大数据监控系统,对全市入网食品经营单位进行全方位监控,通过“爬虫技术”准确“揪出”违规外卖平台。

“使用网络订餐大数据监控系统后,我们的监管效能大幅提升,解决了传统人工监管耗时长、覆盖面有限等难题。”据珠海市市场监管局餐饮科科长陈万里介绍,针对“平台管理—餐厅备餐—外卖送递”这三个环节,珠海分别采取了不同措施。对订餐平台,监管部门采用爬虫技术进行数据抓取、图片识别和定位监控,通过与当地监管部门的基础数据库比对,没有亮证亮照或许可证异常的入网食品经营单位由平台先行下架。经核实缺证缺照的,监管人员将进行实地排查和整治。

这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保障了公众饮食健康。截至2019年9月,珠海市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共抽查了1700余家网络经营单位,其中涉嫌违规商家470家,下线商家240家,查处商家2家,现已全部整改完毕。对比爬虫技术引入前后的数据可以发现,这一技术切实提高了入网食品经营单位持证持照率。

在餐厅备餐环节,市民只需打开“食安香洲”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实时搜索查看外卖实体店的后厨情况及安全卫生评级。“我们希望通过创新监管,将"明厨亮灶"从餐厅厨房引入每一位消费者的手机端,让他们能更直观、更方便地掌握餐饮单位后厨加工情况。”据介绍,截至2019年9月,该局共有1002家餐饮单位接入平台,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网络实时播放。

除了餐厅和后厨的卫生安全,外卖送递这一环节如何保障?食安封签。陈万里表示,推行食安封签是针对配送过程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对外卖餐食封签,可以进一步加强餐食配送过程管理、确保配送过程不受污染,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同时,外卖小哥入职前须进行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对配送箱进行定期消毒,从而为配送过程安全和食品安全再上一道“锁”。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网络爬虫"技术开发方的合作交流,继续开展网络订餐专项整治,整治工作重点除提升许可信息公示率外,还包括规范量化分级信息公示、超范围经营、超许可期限经营、食品配送环节等。”珠海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

本版采写:南方日报记者王佳欣

新闻推荐

抗日侨领 蚁光炎(1879-1939)

澄海人,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1937年抗战爆发后,号召华侨抵制日货,还带头认购救国公债并开展募捐活动,共筹集600万元以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