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南区 百亿投资建设 融入“湾”“带”发展

南方日报 2019-09-27 07:17

近年来,潮南区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陈瑜摄

潮南区结合自身实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面貌大有改变。

位于大南山麓的潮南区,是广东著名革命老区,也是汕头市最年轻的行政区。这里虽然地处城市“边缘”,却阻挡不了历代潮南人敢为人先、发奋图强的拼搏步伐。

从“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到荣获“莫扎特勋章”的钢琴大师周勤龄,从香港回归15周年“15位功勋人物”之一的马介璋到腾讯公司主要创办人马化腾,从昔日的小作坊集散地到被评为“中国内衣家居服装名城”,从交通不便的偏僻农村到成为当地最多淘宝村(镇)的区县,这方水土养育了无数各领风骚的风云人物,也为汕头振兴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源泉。

迈进新时代,找准新定位。在汕头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与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顶着诸多“光环”的潮南区再出发,主动融入“湾”“带”高水平互动发展,深入实施“南拓北优”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两带两走廊、一轴一城区”城市化发展格局,突出“四个紧密结合”,力争开创潮南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南方日报记者杨立轩

通讯员潮南宣

构建“外联内通”交通体系

9月的潮汕大地,暑气未退,热浪扑面。在潮南区环城公路共线段施工现场,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这一路段力争国庆前主线建成通车,届时将连接潮南区三个中心城镇,成为贯穿峡山西片经济走廊的主要交通干线。

俗话说,路通财通。环城公路的加紧建设,是潮南区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缩影。

潮南区由农村升级而来,薄弱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当地发展的一大短板。今年3月,潮南区打响“百亿投资大会战”,掀起了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热潮。其中,重头戏就是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包括陈沙大道、振兴南路、峡新公路二期等项目25个,覆盖省道、区多条主要干道及一批“四好农村路”,计划投资16亿元。

强补交通短板,提升互通互联,也是潮南区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潮南区借助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和汕头推进陆海空新通道建设,全力配合汕汕高铁和汕湛、揭惠、潮汕环线等3条高速公路建设,推动汕湛高速今年底实现通车,潮汕环线高速2020年通车,构建“一高铁四高速、两国道四省道”的“外联通道”。

同时,借助“外联”倒逼“内通”,加快区内主干道建设改造,进一步疏通“内部循环”,构建“两带两走廊、一轴一城区”的城市化发展格局,加快南北区域扩容提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该区公路里程934.74公里,农村公路里程约785公里,占全区公路总里程84%。

规划先行加快城乡发展

与汕头市其他区县不同,潮南区最典型的特点是“小城区大农村”的城乡格局,全区232个村(社区)中涉农的村(社区)就有230个,几乎所有工作的开展都不离开农村这一客观背景。

对此,潮南区结合自身实际,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创文提质升级、污染防治、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基层治理和基层党建等工作相融合,探索一条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紧密结合的新路径。

走进潮南区陇田镇东华村,花红柳绿、小桥流水,田园牧歌式的“小清新”景致无不体现出因地制宜、凸显特色的规划原则。可谁曾想到,这里原本却是一个地理位置偏僻的纯农业村。

针对自身弱势,近年来东华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编制全村发展规划、引进社会资本成立合作公司,对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产业项目进行建设管理经营。这个纯农业村按照“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产品变商品、人力变人才”的思路,把村里的部分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和基础设施作价参股,将闲置资源转化为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本。所有村民因持有股份而变成股民,形成了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产业优先、村企合作、富民兴村。

东华村的蝶变,正是潮南区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心和探索体现。近年来,潮南区注重抓好规划引领,及时制定出台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配套政策。目前,潮南区已完成232个村(社区)整治规划,其中包括17个省定贫困村新农村示范村创建规划、11个“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村庄整治规划、5个省级新农村村庄连片规划、39个美丽乡村规划,实现了村庄规划全覆盖。

打造产业集聚示范样板

今年6月,潮南区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下称“潮南印染中心”)首家入驻企业开始试产,开启了当地印染企业的“园区时代”。

潮南区是练江流域最早启动印染中心规划建设的行政区,将所有拟保留的印染企业入园集聚生产、集中治污,是练江流域综合整治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潮南区加快支柱产业集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近年来,潮南区主动融入汕头“南部大建设”,以产业集聚为方向,不断释放产业新动能。该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革命老区产业规划发展,加大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力度,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潮南区新增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38个,计划总投资3.18亿元。

与此同时,潮南区将培育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目前累计高新技术企业已有65家、省级技术创新联盟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工程中心19家。区级财政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补助专项资金,列入1000万元作为“1+8”人才政策、创新团队引进发展专项奖励资金,有效推动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数读

2018年,潮南区GDP完成427.79亿元,增长7.1%,其中工业增加值249.83亿元,增长8.7%,占GDP5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1家,完成规上工业产值744.03亿元,同比增长11%。制造业企业5128家,工业总产值1076.24亿元,同比增长8.8%

潮南区到2018年底拥有纺织服装企业3158家,生产总值565.59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2.55%。每年生产逾10亿件内衣家居服装销往全球各地

潮南区拥有淘宝村38个,淘宝镇6个,是汕头市淘宝村(镇)最多的区县

见证观察

四大优势

潜力无限

作为汕头最年轻的行政区,潮南区有232个村(社区),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多地少且脱胎于农村的区域。虽说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其“底子”仍不及汕头中心城区的其他行政区。

当然,有劣势也就有优势。革命老区、临海区位、民资侨力、后发潜力是潮南区的“四大优势”,在当前汕头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如何用足用好老区苏区政策,如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如何激发海内外乡贤力量,如何打造发展新增长极,都关系到潮南区能否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先机。

潮南区对此提出:以改革为动力,突破发展瓶颈,焕发体制机制活力;以规划为引领,提升城市功能,强化潮南发展能级;以转型为契机,集聚高端要素,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问题为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以民生为依归,回应群众关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新时代的号角已吹响,经过10多年不断建设完善的潮南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踏上新征程,140万潮南人一定能够实干担当、奋勇争先,为汕头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建设粤东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支点,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潮南力量”。

新闻推荐

“工业兴镇、农业稳镇、文化强镇” 成田:用文明引领乡村建设

成田镇是著名侨乡,近几年来,成田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调动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牢牢把握...

 
相关阅读